文|新盟財經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美妝賽道向來不缺乏熱度,從臉部整體到五官各部都有著各自的美妝細分領域。
近兩年來,由于韓系妝容的流行以及疫情期間戴口罩的影響,眼部妝容得到了年輕美妝消費者的格外重視,其中美瞳也受到了一眾消費者的追捧,在這幾年里快速崛起,正迎來自己的巔峰時期。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國內美瞳的銷售規模已超100億元,同時近五年來,中國彩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1%,其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500億元,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被韓劇帶火的彩色隱形眼鏡:
在美妝賽道其他領域略顯萎靡之時美瞳能風靡起來,很大原因是吃到了當下疫情的紅利。而回顧美瞳的誕生與引進,其實也有著偶然因素。
說到美瞳的誕生,首先就不得不提到隱形眼鏡。
早在1508年,達芬奇就提出了將鏡片直接戴在眼球上的概念,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大量的理論支撐,一位德國科學家終于在1887年研制出了第一只玻璃隱形眼鏡,時隔300年終于將隱形眼鏡的概念轉化為現實。
不過此時的隱形眼鏡對人的角膜來說還是太硬了,多次改良與精進后,1938年有科學家在此前的基礎上制作出了更加柔軟的全塑膠隱形眼鏡。
1945年,有學者發現了更加柔軟的水凝膠材料,并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了透氧量更高的“硅水凝膠”材料。
而后,美國眼鏡公司“強生”買下了硅水凝膠生產技術,將這種技術應用于隱形眼鏡的生產,并在1987年推出了更加柔軟透氣、雜質更少、更健康衛生的隱形眼鏡,贏得了眾多消費者青睞。
而后,隨著硅水凝膠隱形眼鏡的發展與普及,強生公司在無色隱形眼鏡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彩色隱形眼鏡,并將其稱之為“美瞳彩色隱形眼鏡”。不過后來隨著彩色隱形眼鏡市場的擴大,美瞳便成為了一個統稱。
而美瞳又是如何傳入國內的?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眼鏡大廠就相繼進入國內市場布局,在博士倫占據國內軟鏡市場多年后,強生也進入中國爭搶市場,并將美瞳代入國內。不過由于當時國內的時尚風格相對保守,所以美瞳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并沒有得到太多關注。
直到2000年,韓劇《藍色生死戀》在國內大火,韓劇中男女主角的裝扮也在國內引起了爭相模仿,其中作為韓劇演員標配的美瞳由于有著明顯的亮眼效果,更是得到了消費者們極大的青睞。在短時間內,國內美瞳市場的需求量飆升。
與此同時,美瞳在國內市場突如其來的火爆也讓強生、博士倫以及其他海外品牌措手不及,再加之海外商品進貨不易,國內美瞳長期的供不應求讓國內開始資本蠢蠢欲動,并逐漸建立起代工和國產美瞳品牌。
從瞳代到“瞳代”再到品牌
如上文所說,隨著韓劇在我國的火爆,國內消費者對美瞳的需求也迅速增長。在火爆的賽道上,除了強生、博士倫等美國大廠,日韓也相繼推出多家美瞳品牌,且產品更多樣,價格也更低廉。而由于當時海外購物渠道較少,于是在此背景下國內衍生出了一批“瞳代”,出售從海外代購回來的美瞳。
不過,瞳代們真正的代購銷售并沒有持續多久。
在國家將美瞳列入第三類醫療器械,并抬高美瞳的售賣門檻后,瞳代們便開始另尋出路,與無證小廠家聯合在一起進行生產,并通過微商等渠道售賣,逐漸形成了一套自有產業鏈。
但瞳代與小廠家聯合生產的美瞳并不正規。
美瞳作為醫療器械,它的制作工藝復雜且嚴密,有著很高的技術壁壘,同時由于正規市場對其安全性的嚴格要求,美瞳產品問世后需經過長時間的臨床試驗并通過復雜的監管審批,合格后才能上市。
而一心想著賺錢的瞳代們顯然沒有精力和耐心去鉆研技術和等待產品考核。
為了節省成本,他們生產的美瞳原材料低劣且生產工藝簡單,鏡片原材料既不含硅水凝膠,也不透氣透氧,鏡面上的花紋也幾乎都是直接在鏡片表面直接上色,這無疑會對脆弱的眼角膜造成巨大傷害。
但是即便如此,瞳代的生意依舊興隆,因為幾乎沒有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仔細研究了解產品的成分,或者是細扒生產廠商是否合規,相比于這些他們更在意的是美瞳的樣式是否好看。
至于質量,只要聽到瞳代和他們保證質量沒問題就夠了。
如此一來,低研發成本加之巨大的市場需求,讓美瞳成為了暴利生意。
據相關報道顯示,很多瞳代拿貨成本只需幾十塊錢,但卻對外出售一兩百,毛利率高達60以上,一個月的利潤甚至能高達幾十萬。
面對高收益的巨大誘惑,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其中成為瞳代,賺取暴利。
而后隨著瞳代的規模逐漸龐大,瞳代行業也積累了不少資金和資質,并開始向品牌化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市場開始涌現出一批國產美瞳品牌,如Moody,可啦啦,和CoFANCY可糖等獨立品牌,完美日記、橘朵等美妝品牌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美瞳品牌或與其他美瞳品牌聯名合作。
不過,雖然冠上了一個品牌名,但事實上這些美瞳的質量依舊是曾經的代工品質。
比如Moody和可啦啦的生產商——晶碩光學和精華光學就分別是強生、博士倫等品牌的美瞳代工廠。由于在代工模式下很難把控產品質量,也使得品牌方質量參差不齊且同質化嚴重。
沒有技術也不能保證質量,國產美瞳便開始利用最簡單的營銷策略出圈,通過全方位的廣告投放以及明星代言來吸引消費者。
2021年5月,Moody就憑借選用當時憑借創造爆火的明星利路修做代言人,進一步打響了知名度,此后Moody開始頻繁進入大眾視線;同時它還通過在IP方面與Line friends的聯名合作,打造出了自己的爆款產品。
然而,多個事實證明,品牌單憑營銷出圈并走不長遠。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消費者也越來越注重產品質量,廉價劣質的美瞳終有一天會被淘汰。
國產美瞳的出路
單憑營銷建立不起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為了提升產品品質,Moody也開始嘗試建設工廠,打造自己的生產線。
然而想要實現自產自銷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美瞳生產過程中,從生產原料到生產模具都有著一定的技術限制,而且這些成品也很難從國外購得,所以想要建立好一條屬于自己的美瞳生產線,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成本。
所以從目前來看,剛起步的國產美瞳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也說明未來它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當下,相比于在營銷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盡快投入研發才是國產美瞳更需要重視的。
在經歷不斷的研發與行業洗牌后,未來有一定技術支撐的國內美瞳市場也會誕生出能媲美甚至趕超強生、博士倫的行業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