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逆變器賽道:華為向左、陽光電源向右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逆變器賽道:華為向左、陽光電源向右

逆變器市場變局將至?

圖片來源:Unsplash-Rosie Steggles

文|韭菜財經

今年以來,受極端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全世界范圍內“用電難”的問題愈演愈烈。北半球進入夏季以來,日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以及飽受能源影響的歐洲,正有超過十幾億人遭受不時停電的影響,且截至目前幾乎看不到任何緩解的跡象。

在重重外部壓力之下,歐洲一邊著手恢復一些此前被停掉的燃煤電廠以求暫時渡過能源危機,另一邊則加大了“新能源”的推進速度。其中,作為重點被關照的光伏行業,則有望迎來空前的歷史性機遇。

碳中和背景下的黃金賽道

在內外部諸多因素影響之下,逆變器作為協助電能轉換,面對光伏+儲能兩大高增長需求場景的應用領域,自然也進入了爆發的黃金階段。

從需求端來看,光伏需求放量和儲能的高速增長,帶動了逆變器產品產量的高速增長。根據國家能源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內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了3.06億千瓦,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僅僅在2021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就達到了54.9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容量不斷增長,2021年占比首次超過了50%,裝機量為29.3GW,其中新疆、西藏等地的光伏消納水平顯著提升。

逆變器作為影響電站收益、電能質量的關鍵元器件,在整個光電轉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隨著光伏發電“平價時代”的到來,光伏組件、逆變器等環節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包括集中式、組串式、微型和集散式等各種技術類型的逆變器,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其中,截至2021年國內組串式逆變器的市占率,已經達到了70%,已經成為了行業主流,其在過去四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5%以上,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另外,隨著光伏以及風能發電比例的提升,儲能的地位變得愈發重要,儲能市場對逆變器的需求開始逐步提升,并日漸成為了推動逆變器行業增長的第二曲線。

從供給端來看,隨著國內逆變器龍頭企業在產品方面的持續迭代升級,逆變器國產化水平持續提升,并開始在全球占據重要位置。在順利“熬過”了早前的靠補貼生存之后,國產逆變器龍頭企業開始迅速壯大,目前已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據Wood Machenzie提供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光伏逆變器企業出貨量Top10中,國內企業占了6席,華為和陽光電源構成了全球光伏逆變器企業的第一梯隊,2020年出貨量分別為41.7GW和35.0GW,占全球出貨量的23%和19%。

總的來看,無論是身處前景巨大的光伏儲能賽道,亦或是碾壓外國“友商”的強大實力,都讓中國的逆變器企業在碳中和這個賽道上占據了很好的位置。

陽光電源性價比為綱

作為國產逆變器領域的先行者,陽光電源從光伏逆變器業務起家,并憑借其在電力轉換技術方面的優勢,橫向外延至風電變流器、儲能變流器、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等領域,并進一步延伸到下游的新能源電站投資,成為了覆蓋多個能源應用場景的全能玩家。當然,陽光電源能夠在逆變器這個領域一騎絕塵,與其自身的多重優勢分不開。

首先,相比其他競爭對手,陽光電源在產品的綜合性能方面占據優勢且價格較低,具備極高的性價比。比如,在轉換效率方面,目前國際一流品牌產品的轉換效率最高可達98%以上,而早在2017年,陽光電源推出的全球首款戶外集中逆變器SG1250UD的最大效率,就已經達到了99%以上,產品技術優勢十分突出;在壽命方面,光伏發電系統設計使用壽命一般為20年左右,而陽光電源的戶用逆變器SG10/12KTL-M可以達到25年。

除了性能好,更重要的是其擁有極強的產品成本控制能力。過去十年由于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平價上網的要求,光伏產品的價格急速下降。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8年十年間逆變器價格從2元/W降到了0.2元/W,價格的快速下降迅速洗牌了一大批行業玩家,頭部龍頭企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陽光電源正是通過低成本優勢而受益的龍頭之一。

據悉,陽關電源的產品成本區間大多在0.12元/W-0.5元/W,盡管價格下降比較厲害,但是目前陽關電源依舊擁有30%以上的毛利,并沒有受到產品價格下跌帶來的太大沖擊,甚至憑借這些優勢逐一打敗海外巨頭,躋身全球前列。

其次,在技術更替暫緩、補貼退坡的情況下,陽光電源在運維上的優勢逐漸凸顯了出來。近年來隨著光伏補貼的退坡,光伏發電站的收益需要靠提升電站發電量來保障,除了光伏組件的性能外,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也至關重要。而發電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件的清潔程度,灰塵與污垢正是影響發電效率的最大隱患(灰塵會影響組件的傳熱、散熱)。

針對這個問題,陽關電源推出了升級版的iSolarCloud 5.0智慧光伏云,并研制出全方位解決新能源利用難題的iSolar智慧能源運營管理平臺6.0,以確保能源供給的高可靠性和高利用率。另外,公司還可以借助這些技術將第三方光伏電站運維的優勢,與現有逆變器業務實現導流形成聯動效應,進一步增強企業在相關市場的影響力。

總的來看,陽光電源在逆變器領域的領先,既有高性價比產品的因素助力,也有多業務聯動以及強運維優勢的支撐影響。

華為技術創新為本

與陽光電源相比,華為發力逆變器的時間并不長,但憑借著技術優勢其在逆變器市場依舊實現了“換道超車”,甚至有“后發先至”的跡象。

一方面,其入場時機的恰到好處和產品定位上的差異化為其贏得了前期機會。目前來看,我國逆變器環節主要經過了海外主導、國產涌現、降價洗牌、組串入局、政策調整、出海替代等6個階段,逆變器企業也從最初的500多家縮減至十幾家。而華為入場的時機,恰恰正是在2012-2013年行業經歷了大規模的降價洗牌之際,彼時大規模的洗牌在短期內,造成了一定的供給端短缺(因為需求仍在增加),華為入場恰好彌補了這個空檔。

2013年,國內逆變器市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內卷”市場,受電價補貼驅動國內地面電站大舉落地,由此帶來了集中式逆變器的供不應求,其市占率甚至一度達到了九成。但隨后入局的華為,卻并沒有選擇集中式逆變器,而是憑借自身的技術水平進入了組串式逆變器這個當時還相對較新的領域。

華為入局的動機也十分明確,光伏行業的前景廣闊,逆變器制作與華為的“老本行”通訊設備業務及電源管理業務有相通之處,華為入局可以迅速復制遷移其已有的技術和供應鏈優勢并導入供應商,從而大大降低采購成本并形成自己的優勢。

不可否認,華為定義下的組串式逆變器顛覆傳統,將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融合,以智能控制器為核心,打造了更優度電成本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其所倡導的無風扇無熔絲、智能光伏解決方案,智能IV診斷技術、SDS智能跟蹤支架優化算法等一系列概念,將組串式逆變器價值發揮到最大,同時也引領了逆變器市場的概念革新。

另一方面,組串式光伏對于當時的華為而言,是具有更高價值的領域。一是隨著國家對光伏行業的扶持加大,新形式的分布式光伏逆變器開始贏得了外界的注意;二是組串式逆變器短期價格高,但長期看其發電量遠高于集中式逆變器,具有十分顯著的前景;三是集中式逆變器行業競爭已經趨于惡化,留給新晉者的機會不多。

不論是有意為之還是客觀因素使然,以“創新者”姿態進入逆變器領域的華為,在隨后的2016年趕上了國家鼓勵分布式逆變器政策出臺的東風,組串式逆變器開始受到熱捧,固德威、錦浪等玩家紛紛入局爭搶市場份額,但早先入局的華為已然成了這個領域的執牛耳者。

隨著組串式逆變器在逆變器市場市占率的不斷提升(華為預計組串式逆變器2022年將攀升至80%),華為已經顯現出了“后來居上”的態勢(一度超越陽光電源坐上頭部位置)。

逆變器市場變局將至?

從近兩年的行情來看,組串式逆變器增長很猛,尤其是以華為為代表的組串式逆變器玩家的崛起,更是對行業現有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那么,逆變器市場的變局來了嗎?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結合多個方面去考慮。

一方面,逆變器應用場景多種多樣,目前產品還處于不斷變化演進和發展之中,在最終的主導型產品形成之前,各種逆變器并存或許仍是常態。

比如,目前集中式逆變器因為單機容量大,設備數量少、安裝維護便捷、適配各類型組件。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集中式逆變器在全球大型平地電站及水面電站中仍是主流方案;而組串式逆變器則以分布式電站和復雜山地應用為主,同時微型逆變器也在大規模應用,且各種逆變器存在一定的場景交叉,因此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可能。未來隨著國家碳中和政策的不斷落地,大體積、性價比更高的集中式逆變器,更適合在沙漠、戈壁等平坦地形上應用。

不過也有人表示,隨著組串式逆變器的容量越來越大(已經做到了單機300KW),組串式逆變器的成本有望進一步下探;同時,與傳統集中式逆變器限于技術的不足,可能無法滿足在沙漠環境下的長期穩定運行,反倒新式的組串式逆變器防護性能更好,更適宜沙漠環境。

不過站在當下來看,目前各種逆變器之間尚且無法做到完全的“單品通吃”,并存同時共同服務于各種場景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另一方面,逆變器與電力輸送有著密切關系,追求高可靠性、高效率以及低成本始終是核心訴求,因此能夠滿足這一條件的新技術應用將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核心趨勢。

目前,行業內已經圍繞這些訴求演化出了如下五個趨勢:一是高壓高密(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逆變器的功率密度和系統高壓將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二是光儲一體(可儲可控);三是智能化(算法調節自動適配);四是模塊化(降低運維成本);五是支撐電網(以更有效的并網算法支撐不同電壓下的電網運行)。

以此來看,目前包括華為、上能電氣、陽光電源、錦浪科技等在內的國產廠商,仍在為這一目標而努力,全新的變化似乎已在醞釀之中了。不過,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行業中似乎變化一直在發生,區別只在于這個變化是顛覆趨勢的大變化,還是影響行業的小變化而已。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陽光電源

3.5k
  • 國內規模最大儲能展會,透露了哪些行業信號?
  • 陽光電源:已回購51.79萬股,使用資金總額2999.54萬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逆變器賽道:華為向左、陽光電源向右

逆變器市場變局將至?

圖片來源:Unsplash-Rosie Steggles

文|韭菜財經

今年以來,受極端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全世界范圍內“用電難”的問題愈演愈烈。北半球進入夏季以來,日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以及飽受能源影響的歐洲,正有超過十幾億人遭受不時停電的影響,且截至目前幾乎看不到任何緩解的跡象。

在重重外部壓力之下,歐洲一邊著手恢復一些此前被停掉的燃煤電廠以求暫時渡過能源危機,另一邊則加大了“新能源”的推進速度。其中,作為重點被關照的光伏行業,則有望迎來空前的歷史性機遇。

碳中和背景下的黃金賽道

在內外部諸多因素影響之下,逆變器作為協助電能轉換,面對光伏+儲能兩大高增長需求場景的應用領域,自然也進入了爆發的黃金階段。

從需求端來看,光伏需求放量和儲能的高速增長,帶動了逆變器產品產量的高速增長。根據國家能源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內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了3.06億千瓦,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僅僅在2021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就達到了54.9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容量不斷增長,2021年占比首次超過了50%,裝機量為29.3GW,其中新疆、西藏等地的光伏消納水平顯著提升。

逆變器作為影響電站收益、電能質量的關鍵元器件,在整個光電轉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隨著光伏發電“平價時代”的到來,光伏組件、逆變器等環節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包括集中式、組串式、微型和集散式等各種技術類型的逆變器,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其中,截至2021年國內組串式逆變器的市占率,已經達到了70%,已經成為了行業主流,其在過去四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5%以上,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另外,隨著光伏以及風能發電比例的提升,儲能的地位變得愈發重要,儲能市場對逆變器的需求開始逐步提升,并日漸成為了推動逆變器行業增長的第二曲線。

從供給端來看,隨著國內逆變器龍頭企業在產品方面的持續迭代升級,逆變器國產化水平持續提升,并開始在全球占據重要位置。在順利“熬過”了早前的靠補貼生存之后,國產逆變器龍頭企業開始迅速壯大,目前已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據Wood Machenzie提供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光伏逆變器企業出貨量Top10中,國內企業占了6席,華為和陽光電源構成了全球光伏逆變器企業的第一梯隊,2020年出貨量分別為41.7GW和35.0GW,占全球出貨量的23%和19%。

總的來看,無論是身處前景巨大的光伏儲能賽道,亦或是碾壓外國“友商”的強大實力,都讓中國的逆變器企業在碳中和這個賽道上占據了很好的位置。

陽光電源性價比為綱

作為國產逆變器領域的先行者,陽光電源從光伏逆變器業務起家,并憑借其在電力轉換技術方面的優勢,橫向外延至風電變流器、儲能變流器、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等領域,并進一步延伸到下游的新能源電站投資,成為了覆蓋多個能源應用場景的全能玩家。當然,陽光電源能夠在逆變器這個領域一騎絕塵,與其自身的多重優勢分不開。

首先,相比其他競爭對手,陽光電源在產品的綜合性能方面占據優勢且價格較低,具備極高的性價比。比如,在轉換效率方面,目前國際一流品牌產品的轉換效率最高可達98%以上,而早在2017年,陽光電源推出的全球首款戶外集中逆變器SG1250UD的最大效率,就已經達到了99%以上,產品技術優勢十分突出;在壽命方面,光伏發電系統設計使用壽命一般為20年左右,而陽光電源的戶用逆變器SG10/12KTL-M可以達到25年。

除了性能好,更重要的是其擁有極強的產品成本控制能力。過去十年由于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平價上網的要求,光伏產品的價格急速下降。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8年十年間逆變器價格從2元/W降到了0.2元/W,價格的快速下降迅速洗牌了一大批行業玩家,頭部龍頭企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陽光電源正是通過低成本優勢而受益的龍頭之一。

據悉,陽關電源的產品成本區間大多在0.12元/W-0.5元/W,盡管價格下降比較厲害,但是目前陽關電源依舊擁有30%以上的毛利,并沒有受到產品價格下跌帶來的太大沖擊,甚至憑借這些優勢逐一打敗海外巨頭,躋身全球前列。

其次,在技術更替暫緩、補貼退坡的情況下,陽光電源在運維上的優勢逐漸凸顯了出來。近年來隨著光伏補貼的退坡,光伏發電站的收益需要靠提升電站發電量來保障,除了光伏組件的性能外,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也至關重要。而發電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件的清潔程度,灰塵與污垢正是影響發電效率的最大隱患(灰塵會影響組件的傳熱、散熱)。

針對這個問題,陽關電源推出了升級版的iSolarCloud 5.0智慧光伏云,并研制出全方位解決新能源利用難題的iSolar智慧能源運營管理平臺6.0,以確保能源供給的高可靠性和高利用率。另外,公司還可以借助這些技術將第三方光伏電站運維的優勢,與現有逆變器業務實現導流形成聯動效應,進一步增強企業在相關市場的影響力。

總的來看,陽光電源在逆變器領域的領先,既有高性價比產品的因素助力,也有多業務聯動以及強運維優勢的支撐影響。

華為技術創新為本

與陽光電源相比,華為發力逆變器的時間并不長,但憑借著技術優勢其在逆變器市場依舊實現了“換道超車”,甚至有“后發先至”的跡象。

一方面,其入場時機的恰到好處和產品定位上的差異化為其贏得了前期機會。目前來看,我國逆變器環節主要經過了海外主導、國產涌現、降價洗牌、組串入局、政策調整、出海替代等6個階段,逆變器企業也從最初的500多家縮減至十幾家。而華為入場的時機,恰恰正是在2012-2013年行業經歷了大規模的降價洗牌之際,彼時大規模的洗牌在短期內,造成了一定的供給端短缺(因為需求仍在增加),華為入場恰好彌補了這個空檔。

2013年,國內逆變器市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內卷”市場,受電價補貼驅動國內地面電站大舉落地,由此帶來了集中式逆變器的供不應求,其市占率甚至一度達到了九成。但隨后入局的華為,卻并沒有選擇集中式逆變器,而是憑借自身的技術水平進入了組串式逆變器這個當時還相對較新的領域。

華為入局的動機也十分明確,光伏行業的前景廣闊,逆變器制作與華為的“老本行”通訊設備業務及電源管理業務有相通之處,華為入局可以迅速復制遷移其已有的技術和供應鏈優勢并導入供應商,從而大大降低采購成本并形成自己的優勢。

不可否認,華為定義下的組串式逆變器顛覆傳統,將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融合,以智能控制器為核心,打造了更優度電成本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其所倡導的無風扇無熔絲、智能光伏解決方案,智能IV診斷技術、SDS智能跟蹤支架優化算法等一系列概念,將組串式逆變器價值發揮到最大,同時也引領了逆變器市場的概念革新。

另一方面,組串式光伏對于當時的華為而言,是具有更高價值的領域。一是隨著國家對光伏行業的扶持加大,新形式的分布式光伏逆變器開始贏得了外界的注意;二是組串式逆變器短期價格高,但長期看其發電量遠高于集中式逆變器,具有十分顯著的前景;三是集中式逆變器行業競爭已經趨于惡化,留給新晉者的機會不多。

不論是有意為之還是客觀因素使然,以“創新者”姿態進入逆變器領域的華為,在隨后的2016年趕上了國家鼓勵分布式逆變器政策出臺的東風,組串式逆變器開始受到熱捧,固德威、錦浪等玩家紛紛入局爭搶市場份額,但早先入局的華為已然成了這個領域的執牛耳者。

隨著組串式逆變器在逆變器市場市占率的不斷提升(華為預計組串式逆變器2022年將攀升至80%),華為已經顯現出了“后來居上”的態勢(一度超越陽光電源坐上頭部位置)。

逆變器市場變局將至?

從近兩年的行情來看,組串式逆變器增長很猛,尤其是以華為為代表的組串式逆變器玩家的崛起,更是對行業現有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那么,逆變器市場的變局來了嗎?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結合多個方面去考慮。

一方面,逆變器應用場景多種多樣,目前產品還處于不斷變化演進和發展之中,在最終的主導型產品形成之前,各種逆變器并存或許仍是常態。

比如,目前集中式逆變器因為單機容量大,設備數量少、安裝維護便捷、適配各類型組件。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集中式逆變器在全球大型平地電站及水面電站中仍是主流方案;而組串式逆變器則以分布式電站和復雜山地應用為主,同時微型逆變器也在大規模應用,且各種逆變器存在一定的場景交叉,因此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可能。未來隨著國家碳中和政策的不斷落地,大體積、性價比更高的集中式逆變器,更適合在沙漠、戈壁等平坦地形上應用。

不過也有人表示,隨著組串式逆變器的容量越來越大(已經做到了單機300KW),組串式逆變器的成本有望進一步下探;同時,與傳統集中式逆變器限于技術的不足,可能無法滿足在沙漠環境下的長期穩定運行,反倒新式的組串式逆變器防護性能更好,更適宜沙漠環境。

不過站在當下來看,目前各種逆變器之間尚且無法做到完全的“單品通吃”,并存同時共同服務于各種場景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另一方面,逆變器與電力輸送有著密切關系,追求高可靠性、高效率以及低成本始終是核心訴求,因此能夠滿足這一條件的新技術應用將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核心趨勢。

目前,行業內已經圍繞這些訴求演化出了如下五個趨勢:一是高壓高密(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逆變器的功率密度和系統高壓將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二是光儲一體(可儲可控);三是智能化(算法調節自動適配);四是模塊化(降低運維成本);五是支撐電網(以更有效的并網算法支撐不同電壓下的電網運行)。

以此來看,目前包括華為、上能電氣、陽光電源、錦浪科技等在內的國產廠商,仍在為這一目標而努力,全新的變化似乎已在醞釀之中了。不過,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行業中似乎變化一直在發生,區別只在于這個變化是顛覆趨勢的大變化,還是影響行業的小變化而已。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兴海县| 偏关县| 中超| 五河县| 信宜市| 章丘市| 南澳县| 洛扎县| 庆城县| 连山| 三都| 古交市| 安平县| 龙江县| 金山区| 富锦市| 饶河县| 隆德县| 尉犁县| 南部县| 阳西县| 扶沟县| 新泰市| 连城县| 崇明县| 周至县| 上林县| 晋江市| 山阴县| 略阳县| 宣城市| 南皮县| 永善县| 光山县| 仪征市| 门源| 佛冈县| 娄烦县| 江陵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