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錢伯彥
歐洲正在遭遇持續的致命熱浪。
繼7月19日英國錄得氣象記錄上的最熱一天,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出現上千例高溫致死案例后,大部分中歐與南歐地區將于7月25日再次迎來超過35度的熱浪。
與熱浪形成對比的是,歐洲不足5%的家庭空調普及率。該數字不僅遠低于同為發達國家美國和日本的近90%,甚至低于墨西哥16%、印尼9%以及印度6%的家庭空調普及率。

額外成本高企
近年以來,將歐洲家庭空調普及率極低歸咎于空調價格高昂、空調安裝費用更加高昂、以及電費價格導致空調使用成本高企等經濟因素的觀點愈發常見。
不過這并不是阻礙空調在歐洲普及的主要因素。
以德國為例,一臺制冷功率為3400瓦(約1.5匹)的普通空調含運費售價為650歐元左右,由于人工費用昂貴,空調的安裝費用一般需要1500歐元以上。若以普通工況下每晚平均運行8小時計算,持續時間兩個月的夏天空調耗電量約為500度電,以已經上漲至0.4歐元/度的居民電價計算,每年空調的額外使用成本約為200歐元。
一次性近2500歐元的支出,確實并不是儲蓄率較低的歐洲普通家庭所能夠負擔得起的。
但事實上,在大件支出上優先選擇分期付款或者小額貸款才是歐洲家庭的主流方案。以萬得城電器為例,該公司能夠為顧客提供12至24個月的無息分期付款,即相當于每月100歐元的額外開銷。
另一方面,占據大頭的高昂安裝費用因人工成本的高企在歐洲十分普遍,并不僅局限于空調的安裝。以一體式廚房為例,素有“使用一流廚具烹飪三流料理”之稱的德國廚房安裝費用普遍在200至250歐元/米,尚未包含至少50歐元的運費。不過,這顯然并沒有影響歐洲人在宜家家居等居家用品商店內大筆消費。
不劃算的買賣
與每天都要使用的汽車、廚房、消費電子產品不同,真正制約空調在歐洲普及的關鍵原因之一是使用頻次極為有限。
即便是在希思羅機場錄得40.2度紀錄的倫敦高溫在持續兩天之后,已經迅速回落至27度的日最高氣溫,并將于7月27日進一步降溫至22度的日最高氣溫。事實上,倫敦7月的平均日最高氣溫僅為23.5度。
根據德國氣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德國2010年以來日最高氣溫超過30度的天數平均為每年10天。

持續僅幾天的熱浪加上人工成本的高昂帶來的一個尷尬結果便是,在西歐國家從預約空調安裝到專業人員上門服務至少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而彼時西歐短暫的夏天可能已經結束。
除了高溫天數較少之外,相較于中國長江流域潮濕悶熱的“四大火爐”以及受到大陸性季風型氣候支配的東亞大部分地區,歐洲大部分地區相對干燥,且呈現出海洋性氣候帶來的日夜溫差較大的特點。這也使得普通歐洲家庭即便在高溫天下夜晚回家之后也不存在開啟空調的需求。


即便是在南歐的希臘、西班牙等國,地中海氣候夏季干燥冬季濕潤的特點使得“干熱”相較于“濕熱”更容易忍受。
節能住宅=天然空調?
此外,歐洲的大部分民用建筑由于冬天取暖與環保需要都擁有較好的隔熱性能。
以英國為例,根據英國政府的數據顯示,英國六分之一的住宅建于1900年之前,采用天然石材的外墻擁有比鋼筋混凝土更大的比熱容,使得室內升溫速度遠慢于戶外環境。而英國超過46%的房屋建于1980年代以前,以普通粘土磚為材料的承重外墻加上墻體中現有的老舊電力線路等因素都增加了安裝空調的難度。
相比于存量巨大的老舊住宅,沒有技術困難的歐洲新房同樣并未給空調預留設計空間。以德國為例,一方面,環保規范嚴格的新建住宅外墻傳熱系數(即U值)的最低要求為0.26 W/m2*K,當前主流的KfW 40標準對應的則是0.22 W/m2*K,隔熱性能極佳的住宅能夠最大程度地隔絕戶外的熱量;另一方面,愈來愈多的新建住房使用了地暖制冷技術,即通過屋頂光伏發電于夏季將冷水泵入地暖管道起到制冷效果。
至于貢獻了最大傳熱系數的玻璃整窗,歐洲民用住宅無一例外地均配備了外側百葉窗,甚至是在南歐更加流行的實心木板。夏季白天民用住宅宛如堡壘一般門窗緊閉、暗不透光并不罕見。

強勢的業委會
另一個嚴重制約空調普及的因素便是業主委員會的存在。
昂貴的人工成本不僅使得訂購與安裝空調遙不可及,也推高了物業管理費水漲船高。目前德國市場主流的物業管理費高達每月每平米4歐元,相當于普通10戶人家的公寓樓每年的物業管理費就高達43000歐元,如果再計入從第五年開始征收的年均3000至5000歐元的維修基金,則每年一棟普通住宅的物業費總額將逼近10萬歐元。
管理著大額經費的業主委員會因此也擁有著管理樓棟內細枝末節的巨大權力。
一般而言,業主委員會統一制定樓房管理條例,其中就包括車庫泊車朝向、樓道鞋架占用空間、陽臺綠植限高等問題。而封閉陽臺以獲得更大居住空間、或者在外墻或陽臺上放置空調室外機并不被允許。
對于位于市中心沿街、且擁有老舊外立面的房屋,安裝空調室外機除了需要獲得業主委員會批準之外,還需要市政部門就市容環境問題的首肯。
即便是鄉間的自建別墅,也受到當地房屋管理局的制約,例如擅自更改房屋屋頂顏色或更換外立面整體風格均需要房屋管理局批準。
觀念正在轉變
在安裝成本、使用場景、法律法規等諸多客觀因素的限制之外,崇尚環保的部分歐洲人仍然相信進出空調環境的冷熱交替不利于身體健康,而空調產生的額外電力負擔更不利于碳中和目標。例如意大利政府于4月初要求所有公共建筑的空調溫度設定不得低于27度,5月24日西班牙政府同樣要求公務員限制使用空調以節省能源。
不過,愈發炎熱的夏天也使得歐洲人正在轉變觀念,就如同佩戴口罩者已經不再是病人的象征。
目前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家庭空調配備率分別為3%、5%與5%,夏季炎熱的意大利的家庭空調配備率也僅為7%,但西班牙的該比例已經達到33%。在更加炎熱的西班牙南部,塞維利亞市超過七成的住宅配有空調,兩大都市巴塞羅那和馬德里的空調普及率也高達58%和56%。而在更加受到利益影響的租房市場,空調普及率也明顯更高。西班牙租房市場上超過半數的住宅都配有空調,塞維利亞市超過八成的出租房源也均配有空調。
國際能源署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中就指出,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和法國南部的空調擁有量在過去十年中已經迅速上升。尤其是西班牙在過去25年時間之內,空調普及率翻了三倍。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計,歐盟的空調數量將從2019年的1.1億臺增加到2050年的2.75億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