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姜菁玲
互聯網行業的裁員潮仍在持續,而人才的流動方向已在水面下悄悄改變。
在近日的一場溝通會上,脈脈CEO林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約從2021年年底開始,脈脈發現,互聯網行業人才市場的情況開始從凈流入變成凈流出,人才市場已經發生結構性變化。
林凡稱,整體人才市場中,硬技術周期已經來臨,互聯網逐漸成為傳統產業,人才從互聯網流向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生物醫藥、碳中和五大新行業。
“行業新興時期,最優秀的人會流入,而行業衰退時期,最優秀的人會率先離開。”脈脈方面表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離開互聯網行業前往新興產業創業。
在創投領域中,這些新興行業正在快速發展。脈脈數據顯示,今年6月,在國內獲得融資的91家企業中,三分之二投入了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生物醫藥、碳中和這五個硬技術產業。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13.9%、105.2%。據脈脈統計,五大產業及其上下游產業可容納超五千萬人就業,且規模在持續擴大。
林凡認為,隨著產業規模的持續發展,硬技術行業不缺資金,但是人才缺口極大。技術周期帶來的產業結構性調整,吸引人才逐漸流向硬技術產業,正在推動職場大遷徙時代到來。
2022年4月由脈脈發布的人才遷徙報告數據顯示,超四成職場人會在被動離職后選擇轉行。而IT互聯網人才大量流去了人工智能行業,新能源產業人才的主要來源是IT互聯網和制造業。盡管有大環境影響,包括新能源汽車、芯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碳中和在內的五大產業仍在逆勢招聘。
脈脈長期被稱為“互聯網茶水間”,由于定位職場社交且支持匿名吐槽,成為許多互聯網大廠員工吐槽公司的網絡陣地。脈脈披露的數據顯示,脈脈平臺對滴滴、字節跳動、快手、百度、螞蟻集團等互聯網大廠的員工滲透率已經超過80%。
另外,對于此前引起爭議的招聘點評功能,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稱,在近期的改版中,脈脈對該功能進行了優化。在點評者維度,脈脈增加了點評者在職狀態、設置了更多的點評維度和情緒標簽;在企業維度,給企業開放了回應點評的權限,并將公司點評聚合進企業主頁、職位詳情頁。
點評功能允許用戶實名或匿名在專門的板塊對公司情況進行點評,以供求職者篩選公司。這個功能被林凡視作是脈脈的重要用戶戰略,不過由于匿名的特性,在上線之出被許多人質疑點評的真實和公正性。
脈脈仍在繼續發力招聘業務,點評功能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據王倩透露,日后該業務或許會引入雇主品牌廣告。
2020年,林凡曾表示,脈脈公司招聘、廣告、會員三項主營業務的營收占比為1:1:1。此次溝通會上,林凡向界面新聞透露,當前該占比已變為2:1:1,招聘業務在營收當中的比例大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