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7月22日,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與土耳其和聯合國簽訂協議,為經由黑海運輸烏克蘭糧食掃清了障礙。這也是自俄烏沖突以來,俄烏之間達成的首份重大協議。
周五的會談前,土耳其曾預告俄烏土和聯合國將簽署四方協議。而在周五最終談判中,由于俄烏拒絕直接與對方簽署協議,兩國分別與土耳其和聯合國簽署了三方協議。
協議最初有效期為120天,可自動延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黑海航道投入使用后,烏克蘭將可運出2000萬噸糧食。
協議內容
周五,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烏克蘭基建部長庫布拉科夫參加了當天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簽約儀式。
為避免坐在同一張桌子旁,紹伊古和庫布拉科夫輪流與土耳其和聯合國簽署了“黑海倡議”。
澤連斯基辦公室副主任西比哈(Andrii Sybiha)在Facebook上放出了烏克蘭簽署的協議全文。

根據協議,俄烏土和聯合國四方將在伊斯坦布爾設立聯合協調中心,負責協調黑海運糧流程,包括安排貨船抵達和離港時間。烏克蘭的糧食將通過烏在黑海的三個港口敖德薩、切爾諾莫斯克和尤日內運輸。

此前俄烏對黑海運糧有兩大主要分歧點。俄羅斯堅持要求檢查進入烏克蘭的運糧船,防止武器和士兵運往烏克蘭;烏克蘭則不愿清除黑海港口附近的水雷,擔憂俄羅斯將乘機攻入烏克蘭港口。
考慮到俄羅斯的要求,協議規定在土耳其設立檢查小組,小組成員來自簽約四方。貨船進出烏克蘭港口時需經過小組檢查,以確保船上沒有未經授權的貨物和人員。
對于烏克蘭的擔憂,協議規定所有在烏克蘭領海的活動都由烏克蘭負責。烏克蘭領航船將帶領貨船避開水雷進入港口。商船和民用船只在黑海通道行駛時,俄烏雙方都不能對船只發起進攻。
如果確實有排雷需要,則在四方同意的前提下,由其他國家的排雷船進行排雷。
此前烏克蘭提議西方國家派出軍艦為運糧船護航,遭到俄羅斯堅決反對。協議明確,任何軍用船只、飛機和無人機都不能靠近黑海運糧通道,簽約四方將遠程監控船只的行駛情況。
這份協議的最初有效期為120天。如果期間沒有簽約方要求對協議進行修改或者中止,則協議可自動延期。
除了黑海運輸烏克蘭糧食之外,俄羅斯還與聯合國達成協議,以便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正常出口、免于受西方制裁影響。
目標每月500萬噸
黑海運糧協議簽署后,澤連斯基稱現在烏克蘭將可運出約2000萬噸去年收割的糧食,價值100億美元。
烏克蘭是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國和第五大小麥出口國。俄烏沖突前,烏克蘭每月出口500萬到600萬噸谷物,其中90%以上通過黑海港口運輸。而到今年3月,烏克蘭的谷物出口跌至20萬噸,6月回升至217萬噸。
7月,烏克蘭進入了新的收割季,烏克蘭谷物協會預計今年收割糧食將達6000萬噸。
古特雷斯預計烏克蘭的黑海糧食運輸將在“未來兩周內”開始。聯合國官員透露,烏克蘭需要10天時間在港口做準備。運糧啟動后,烏克蘭目標每月運出500萬噸糧食,為今年的收割騰出糧倉。
協議簽訂后,各方如何執行將成為關鍵。此前有官員指出,商船和船員可能因為擔憂被卷入交火中而不愿前往黑海,保險商也可能不愿為相關船只提供保險。
世界糧食計劃署此前警告,受俄烏沖突影響,今年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人數還將增加4700萬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本月初指出,俄烏沖突引發的糧食危機給非洲和中東地區造成了最大影響。
包括蘇丹、索馬里在內的東非七國周五表示,今年七國有500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短缺,還有30萬人處于饑荒邊緣。非洲有85%小麥來自進口,而俄烏的小麥和谷物產量占到全球的25%。
一旦黑海運糧協議得以執行,將有助于緩解各國面臨的糧食危機。古特雷斯已將此次協議的簽署成為“希望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