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闌夕
從文本到視頻,舊日的矛盾在新鮮的行業里再次重復上演。
提起影視內容二創,《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當年因無授權截取電影《無極》的內容而被告上法庭。近幾年,網紅博主谷阿莫被起訴引發的人們對“X 分鐘看完XX電影”是否侵權的討論。最近一兩年,長視頻平臺和影視制作公司們集體發聲對短視頻內容侵權現象的一致聲討,都莫不如是。
只是這次的解決方案和集體智慧,都遠比十年前要來得高明。
7月19日,愛奇藝和抖音發布共同聲明,依據雙方合作,愛奇藝將向抖音集團授權其內容資產中擁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的長視頻內容,用于短視頻創作。值得一提的是,據悉相關二創內容呈現里,抖音會提供跳轉到愛奇藝觀看整片的鏈接。
這意味著長期困擾兩個行業的二創矛盾,有了一次全新的解法。
在此之前,「愛優騰」們對短視頻平臺上切條、解說、剪輯影視劇的內容苦惱已久,在現有的版權制度里,部分二創行為實質上是踩著了紅線,尤其是以2021年底廣電總局發布「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為標志,粗暴搬運、拆條的二創短視頻就失去了法理支持。
只是二創內容的生產和消費市場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傳統性」,如果一味要追求強令禁止——要求平臺下架每一條二創視頻,并提出經濟賠償——反而會帶來多方共輸的結果:
短視頻公司損失影視二創內容這一重要庫存,創作者們難以擺脫違法風險,有些可以引流、利好長視頻內容的二創形態也不復存在,用戶則失去了喜聞樂見的整活內容。
所以,圍繞二創內容的處理,既存在著合規與否的成分,更涉及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難的不是一刀切地解決糾紛,而是能否創造增量價值。
從合作協議來看,抖音給出了一定的誠意——這在侵略性極高的字節跳動發展史上并不常見——原因也在于抖音是身位最為靠前的承壓方,它必須直面與日俱增的合規要求和剛性增長的用戶需求之間不可兼容的麻煩。
最重要的是,對于互聯網產品的監管邏輯,也逐漸從「避風港原則」切換到了「紅旗原則」。
「避風港原則」源于美國早在1998年制定的「數字千年版權法案」,認為那些不主動制作內容的互聯網平臺并不承擔內容本身的合規審查義務,中國于2006年發布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繼承了這套國際通用程序,同樣主張網絡服務商不必承擔內容違規的行政責任。
毫無疑問,「避風港原則」極大地促進了互聯網繁榮,但在時過境遷之后,內容市場已經是大型資本和產業巨頭的角逐地帶,服務商們不再是弱勢群體,而從全球的趨勢來看,「紅旗原則」在各國都被以各種形式相繼豎起,也就是強調主體責任,在算法空前發達的今天,服務商們已經不再有權繼續欺騙自己搞不清有哪些用戶在上傳哪些內容了。
更何況,隨著行業內外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對新興侵權行為的判例認定完善也值得短視頻平臺警醒——長此以往下去,面對影視機構與長視頻平臺的維權,不會是一件輕松的事。
這是驅使抖音尋求妥協方法的根本原因,而愛奇藝率先出來響應,則是論證了新的解法是有可行性的。
在抖音和愛奇藝的合作聲明里,有一處細節非常重要:「雙方對解說、混剪等短視頻二創形態做了具體約定」。
這意味著大家對什么是合規的二創、什么是不合規的二創有了一個界定,一定程度推動了長視頻內容知識產權的規范使用。
而在這個合作基礎達成后,不管對愛奇藝,還是抖音,都是一大利好。
對愛奇藝而言,能獲得版權收入的同時,也能讓好內容借助短視頻渠道觸達更多用戶。
畢竟,活躍于短視頻生態里的二創內容,其成分同時也相當于原始影視劇的自來水,可以幫助IP出圈,就像「讓子彈飛」和「甄嬛傳」的二創每年都會吸引很多沒有看過劇集作品的新人入坑,這也是文化傳播的意義所在。
對抖音來說,影視二創一直是剛需消費品類,是它生態文化中不可缺的部分。所以抖音同樣需要構建一個既能合規又不影響用戶的生態,和愛奇藝聯手,向二創內容提供合法性,同時也促進了用戶的興趣流動,為長視頻公司貢獻潛在的轉化,這的確屬于多方共贏的局面。
根據酷云互動的統計報告顯示,愛奇藝的上線劇集和獨播劇集在數量上都排在第一位,「人世間」更是上半年的封神之作,或許正是緣于用戶對愛奇藝內容的認可,抖音率先拉攏了愛奇藝。愛奇藝也成為長視頻陣營里,第一個愿意重新理解短視頻二創的公司。
價值和損害的博弈公式,會隨著前者的不斷放大,而形成強大的說服力。
還是那句話,版權制度的重要性,和它是否必須遵循古登堡革命以來的既定路徑,是兩碼事,長視頻的付費訂閱和短視頻的免費供給看似水火不容,但在相互讓步之后,也得到了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結果。
不過這次合作也只是一個開端,關鍵還在于日后如何落實。比如兩方在對二創內容的具體判斷和判例履約上,是否能達成真正的一致。一紙「和平協議」的簽訂,更大的意義在于探索出路,用新時代的智慧去破解舊世紀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