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偶派
視頻行業可能迎來了屬于它的新起點與可能就此變革的新時代。這次沖撞來自國內兩大視頻平臺之一的愛奇藝與全球最大的短視頻平臺抖音。
7月19日,愛奇藝和抖音集團宣布達成合作,將圍繞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與推廣等方面展開探索。
一個急需版權與內容,一個渴望新流量與新玩法,長短視頻的兩大頭部平臺合體,讓我們似乎看到了視頻行業的新未來。
這是一個版權與內容極大豐富,流量與用戶極大滿足,產品與行業極大多元轉化的視頻世界。在這里,用戶可以在長視頻平臺享受絲滑的流動式精神滿足,又能在短視頻平臺看到其中最具爆點與刺激的爆炸式娛樂刺激。
產品宣發從單一投放與轉化,變成整體的打包、策劃、聯動與共創;文娛行業回歸到創造本身,脫離了簡單的流量買賣,具備了流量滿足與創意制作的雙重屬性。
當然,這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希望,希望不是一次奢望。
“突如其來”卻又“順理成章”的合體
這次兩大巨頭的合體,來的有些“突如其來”,卻似乎又“順理成章”。
7月19日,抖音與愛奇藝同時宣布,雙方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
來源:抖音官方公眾號與愛奇藝官網
依據這項合作,愛奇藝將向抖音授權其內容資產中擁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的長視頻內容,用于短視頻創作。雙方對解說、混剪、拆條等短視頻二創形態做了具體約定,將共同推動長視頻內容知識產權的規范使用。
而對于這項合作,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發表了自己的態度:“愛奇藝和抖音的合作表明,愛奇藝的優質內容組合的價值獲得了認可,同時反映了公司優質長視頻內容的實力和持久性。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展示相互尊重和集體保護知識產權努力的里程碑。
我們相信,我們的合作將開啟新的機遇,豐富在線視頻生態系統,增加我們現有知識產權的價值,擴大創收機會,并為兩個平臺、內容創作者和我們的用戶創造雙贏局面。”
另一合作方的抖音集團CEO張楠也表示,影視創作者是抖音內容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行業是抖音重要的合作伙伴。
一直以來抖音都非常尊重知識產權,并積極尋求與長視頻平臺更好地合作。他相信這次合作是一個全新的開端,雙方將攜手探索,為行業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實現創作者、版權方、用戶的共贏。
在“愛抖”的合作聲明發布僅僅不到兩小時之后,便有消息稱騰訊視頻也正在跟快手談判二創的戰略合作,并且“雙方合作的誠意很足,目前已處于接近達成階段,估計很快也會官宣。”
然而卻在中午的12點18分,由騰訊視頻通過官方微博回應此消息并不屬實來進行了辟謠。
這樣有趣的行業謠傳與烏龍,其實傳遞出視頻行業的巨頭們紛紛感知到了這次愛抖合體,對于整個行業帶來多大的沖擊力。看起來是不得不防,又措手不及。
這樣突然的行業龍頭合作,明顯有些出乎大家的預料,畢竟在此前長短視頻行業還彼此涇渭分明,甚至有著一系列的訴訟官司,可細想下去卻同樣能發現他們合作在突然之外還有一定的必然性。
從本質上來分析,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的關系屬于并不完全的競爭關系,這是由于視頻本身時長的不同,滿足的是用戶群體對于不同時長視頻的需求,然而卻又因為用戶每天的時間有限,用在了長視頻上自然就會減少刷短視頻的時間,而存在著必然的競爭關系。
這樣的競爭關系不僅存在于長短視頻平臺之間,還廣泛存在于視頻平臺與游戲行業,與音樂類軟件等等各類需要消耗用戶時間的軟件之間。
而由于各軟件之間的這種潛在競爭關系,平臺往往會主動去建立一道保護自己流量的“護城河”。
用戶經常會遇到在一個軟件內看到的內容不全,想要全文閱讀點開鏈接卻發現被平臺標記屏蔽,還得自己去手動打字搜索的麻煩,這次的合作能否會直接打通軟件之間的一鍵跳轉,省去復制粘貼的麻煩?又抑或我們可以直接在這兩個平臺內看到彼此的內容,無縫銜接短視頻與長視頻的切換?
這次合作給大家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間。
國內愛奇藝與抖音之間的內容版權合作就是在保護影視劇目版權的合規前提下,去嘗試建立的合作機制和互利機制,雖然從現有數據上來看并沒有占到兩家公司營收或成本的主導地位,但無疑也是為推動長短視頻版權爭議,為整個行業建立公認的版權合作互利機制做出了重要嘗試。
若是合作之后擁有長視頻版權的二創行業在正規化之后能真正反饋給長視頻平臺可觀的利潤,同時又能給短視頻平臺帶來新的流量增長,那么在市場化機制的引導下,整個長短視頻行業都可能會開始引進這種機制,從而讓版權合作的影響擴大化,甚至引入更多方向的合作,從而帶來全行業的大變革。
據悉,此次雙方就單條二創短視頻對正片內容的引用時長做了約定。合作明確約定由雙方官方運營賬號和愛奇藝授權運營的創作者賬號對授權內容進行拆條傳播。用戶在抖音觀看上述短視頻時也可選擇到愛奇藝平臺觀看對應的長視頻內容。
曾經相愛相殺
其實,這次合作之前,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相愛相殺已久。
去年4月份,部分影視業協會、愛優騰芒等73家長視頻綜合平臺和500多名藝人曾聯合起來呼吁抵制短視頻平臺侵權行為,這也是各平臺首次將長、短視頻之間劍拔弩張之勢呈現在大眾面前。
而在同年的6月3日,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召開。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懷中公開炮轟短視頻行業表示,“短視頻是反智、低俗的娛樂消費品,把一代人的審美品味拉下去了。”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回應稱,“騰訊在攻擊短視頻行業的同時,自己卻在大力發展短視頻。”
長短視頻為何會出現如此激烈的爭議?短視頻平臺急速增長的用戶數量對長視頻平臺造成極大威脅。
早在2020年5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就已增長至超過7億人,而到了12月更是達到了8.73億人的規模(CNNIC數據),占到網民整體數量的88.3%,幾乎可以說是已經到了所有的網民都刷過短視頻的地步。
長視頻與短視頻相比,最直觀的差別就是視頻時長,中短視頻平臺的視頻內容大多在15秒至5分鐘左右,而一部電影普遍時常都在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半小時之間。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人們普遍存在漫長通勤與加班的情況,打工人的自由時間被無奈地切割成了小塊的碎片時間,對于這些斷斷續續的碎片時間,15秒左右的短視頻相對于需要完整大塊時間去認真觀影的長視頻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短視頻平臺雖然看似搶占了長視頻的大量用戶與流量,但是其長期以來在版權上缺乏尊重與保護,始終是其業務建設中難以處理的阿克琉斯之踵。
根據北京知識產權法研究會競爭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尹峰林的分析,短視頻創作過程中的“二創”行為主要分為四大類:
1.直接對長視頻的部分或整體片段進行解說點評的解說評論類短視頻,例如“谷阿莫帶你三分鐘看完XX”系列;
2.對于長視頻的本體內容進行重新的剪輯、拼接、合成來表達與原本視頻不同思想的戲仿類短視頻,例如當年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3.創作者為了表達自身的思想,將一部或多部長視頻的片段剪輯合成在一起形成短視頻的混剪類短視頻,例如電視臺剪輯多長足球比賽的精彩瞬間錦集;
4.將長視頻中的部分內容進行簡單剪切形成一段視頻的單純片段類短視頻,表達的是剪切者認為長視頻中的精華或有代表性的部分。
在這四類“二創”短視頻中,前三類短視頻只有跳出了對原視頻的簡單描述,表達了創作者自身的獨特觀點,才可以認為并未侵犯版權,否則均有侵犯了版權的嫌疑,而單純片段類短視頻則幾乎被認為全部都侵犯了版權,由此可以判斷,只有很少的二創視頻才可以免于版權爭論,這也為各大長視頻平臺攻訐短視頻平臺留下了法律角度的武器。
為了明確版權在長短視頻中的爭議標準,減少由于版權之爭而產生的內耗,在2021年12月15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2021)》。相較2019年版本,細則的第93條進一步規范了版權要求:短視頻節目中不得出現“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影視劇等各類視聽節目及片段的”具體內容。
至此,二創版權審核的責任落到了短視頻平臺審核上。短視頻搶了流量卻缺了版權。雙方走到了十字路口。
沖破世俗與商業的牢籠?
可能誰都沒想到,打破這種局面的,居然是國內長短視頻兩大巨頭愛奇藝和抖音,畢竟之前小打小鬧的合作是快手和樂視。
可見,雙方的急迫與所求。
在長視頻平臺依據自己所掌握的版權來進行重拳出擊的同時,短視頻平臺的巨大流量同樣也被長視頻平臺所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長短視頻之間也存在著依賴關系。
根據《2020年中國網絡綜藝行業熱點及平臺發展分析報告》,網絡視頻用戶達到了8.5億人,而其中的短視頻用戶就有7.7億人,可以說長短視頻平臺的用戶本身就是有很大程度的重疊的,大多數用戶都是既看短視頻也看長視頻。
數據來源:CNNIC,艾媒數據中心
而另一份《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則顯示,有超六成的觀眾是先被短視頻吸引才去觀看同名長視頻節目的,這也說明短視頻的二創是可以反向為長視頻來進行引流的。
在2022年1月27日,騰訊電視劇B站官方賬號曾舉辦“新年追劇在鵝家,我最愛搞回憶殺二創大賽”活動,在指定的電視劇素材范圍內,邀請B站用戶進行二次創作,并提供了豐厚的獎金,這無疑也是與短視頻平臺進行一定程度合作的一種嘗試。
值得注意的是,影視娛樂內容一直是穩居抖音用戶最喜歡的內容前幾位:《 2022巨量引擎娛樂營銷白皮書》顯示,在抖音用戶內容偏好中,娛樂內容的播放次數高居第三。
來源:《2022巨量引擎娛樂營銷白皮書》
在這樣雙方都有需求的契機之下,愛奇藝與抖音的合作可以幾個方面來考慮。
從產品視角來看,愛奇藝需要增加產品變現方式,解決版權沉淀的問題;抖音需要解決版權來源問題來使自己的廣告收入更加的合法化,這兩者是非常互補的。
一旦合作成功達成,愛奇藝在自身擁有版權的長視頻原有變現渠道之外,額外增加短視頻從業者通過使用自己的版權進行二創來進行一定比例分成的渠道,而抖音的二創作者們也可以通過協商的分成比例來解決版權來源問題,解除被告上法庭的后患。
對于抖音來說,由于基于版權的爭論,抖音與各大長視頻平臺之間存在一系列的侵權法案。
根據上海浦東法院的數據,2020年以后涉及短視頻的糾紛案每年都在翻倍增長,短視頻相關的裁判文書中“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占比15.1%,在各類案由中排名第一。
單在2021年下半年,僅騰訊一家公司便以侵害著作權為由,在全國的18家法院起訴抖音168次,標的總額超過29.43億元。如果抖音能通過合作的形式獲取愛奇藝的視頻版權授權,自然就可以節省下一大塊由于版權官司而需付出的費用了。
從行業從業者而言,愛奇藝與抖音的合作在影視宣發上也可能帶來效率提升。
以往是品牌宣發方點對點尋找聯系KOL進行影視綜藝作品單體投放,不成規模,沒有體系,而合作后可以將過程簡化為直接與抖音平臺進行官方層面的合作,以后的愛奇藝內容都可以在抖音走正常渠道宣發,抖音的內容創作者也能合理合規合法二創,創作的余地和宣發的廣度都被打開。
在版權互通之后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參與者自發參與剪輯等過程來形成“自來水”,以更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而抖音則可以解決版權糾紛問題,讓用戶更無后顧之憂的進行二創,解放用戶占比26%以上的影視作品/追劇需求。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則可以達到碎片時間與完整大塊時間無縫切換,愛奇藝是精品和大段時間,抖音是碎片化時間,互相穿插交融,形成了一種用戶全時長占有的效果。
看似雙方的合作驚世駭俗,畢竟存在競爭關系的互聯網行業巨頭互相低頭合作的情況并不多見。不過,當理性分析就可以理解,與其說是沖破了商業的束縛,不如說是在符合商業邏輯的基礎上,以最小的代價,彌補了雙方當前最急需的缺失之處。新起點之后會走向哪里,還有待進一步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