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文娛
7月15日,泡泡瑪特發布業績預告,披露2022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長不低于30%,利潤同比減少不高于35%。
文創潮注意到,這是泡泡瑪特近幾年來首次凈利潤下滑,也很可能是它近期收入增幅最小的一個半年(具體數字要以一個月后的半年業績報告為準),回顧:泡泡瑪特奧飛等利潤都下滑,玩具行業駛入深水區
業績預告發布后,泡泡瑪特多位高管進行內部交流,對成本上升、海外布局、IP與產品儲備等議題進行了解答,交流紀要回顧:泡泡瑪特解讀2022上半年業績下滑:庫存、關店、出海等議題
泡泡瑪特透露出他們為應對疫情和后疫情時代的部署做的努力,許多方法和觀點值得參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在疫情影響之下降本增效(包括清理庫存、推出新產品線等),還有為未來發展進行的嘗試。
對于未來的成長路徑,泡泡瑪特高管提到內部在講的兩個關鍵詞,國際化和集團化。前者是出海,后者是圍繞IP在積極擴展很多新的業務。
降本:清理庫存
降本增效的關鍵之一,是減少庫存,提高周轉。
2020年12月上市后,泡泡瑪特在多條業務線展開嘗試,推出了諸多新產品,有的成為新爆款,有的陷入滯銷困境。
泡泡瑪特2021年末的存貨,從2020年末的2.25億元猛增到7.89億元,增幅250%,疫情前的2019年末未過億;存貨周轉天數也從2020年的78天增加到128天,2019年為46天。
這意味著,泡泡瑪特2021年的存貨的增幅,遠遠超過同期的收入和利潤;存貨周轉天數相比疫情前也有大幅增加。
泡泡瑪特此前提到,2021年存貨和存貨周轉天數的增加,主要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產品需求,業務及渠道的擴張,IP數量和新品的增加,以及為2022年春節和一季度提前備貨。
2022年疫情的反復,加劇了泡泡瑪特的存貨壓力,一方面影響了它對去年舊庫存的消化節奏,另一方面導致二季度備貨的銷售不及預期,產生新庫存。
比如疫情導致泡泡瑪特上海地區4-5月累計關閉42家門店,基本上兩個月都處于關閉狀態,北京地區的46家門店中34家在5月份陸續關停過,這帶來12%的費用漲幅。
疫情沖擊之下如何減少庫存?
泡泡瑪特表示,二季度采取了一些相對比較激進的清理庫存方式,包括線上的福袋活動等等,取得了一些成效。
泡泡瑪特魔法袋
文創潮注意到,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有福袋產品“泡泡奇幻魔法袋”在售,分59元與99元兩檔,消費者購買后有機會獲得限定品、孤品手辦、高單價大號手辦等。
當然,商品池中更多的是不那么好賣的盲盒,商品頁面顯著標注:袋內產品不支持指定、不支持退還。
我們可以看到,在泡泡瑪特的天貓旗艦店,魔法袋是第四暢銷商品,僅次于59元抽盒次數、69元抽盒次數與Skullpanda密林古堡盲盒,Dimoo太空旅行盲盒與Molly的一天系列盲盒排在其后。
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暢銷商品前五
銷量高,而且總有些人買到“邊角料”,因此泡泡瑪特福袋的差評多了起來。目前它的天貓評分4.2,而泡泡瑪特旗艦店內其他商品評分多數在4.7以上。
泡泡瑪特魔法袋的差評
泡泡瑪特高管坦言,“從長期來看不覺得這個方式是好的,因為對我們的產品、品牌各方面的損害還是比較大的。”
高管表示,從7月份開始已經開始調整清理庫存的策略,會停止以福袋活動為主的方法,回到過去做品牌的方式,堅持原價銷售方式為主,然后對于庫存的清理和庫存的控制。
對于老庫存,泡泡瑪特準備從兩方面去規劃清理。
一是通過海外市場解決一部分庫存壓力,他們觀察到國內一些“滯銷”產品,在國外也可以很受歡迎。
二是直面更長周期的庫存清理,在保證品牌安全的前提下,慢慢解決庫存問題。
泡泡瑪特提到自己直營渠道的優勢,不管是促銷還是停止促銷,都可以很有效地把控,更好地解決庫存問題。
對于新庫存,泡泡瑪特二季度開始在嘗試通過供應鏈的柔性調節,以及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來從源頭避免產生新庫存。“現在供應鏈基本上可以實現平均下單2-3個月、返單1-2個月,就能夠完成出貨,避免產生過高的庫存壓力。”
降本:放緩開店與投資
降本的另一些做法是關停業務和裁員。
泡泡瑪特在線下方面有所收縮,比如調整了展會業務,放緩開店節奏。
泡泡瑪特來自展會的門票、傭金和產品銷售的收入在疫情前的2019年達到4552.2萬元,第二年接近腰斬。
由于去年和今年多場潮玩展延期,泡泡瑪特的展會部門經歷了調整。對于展會,泡泡瑪特表示下半年將有一次基于微信的線上展,希望明年可以再舉辦線下展。
上半年,泡泡瑪特推動了旗下藝術展覽inner flow,還與許多購物中心合作落地IP展。
inner flow銷售貢獻不大,更專注于藝術和更高審美,對于泡泡瑪特來說戰略意義比收入更重,會長期去做。
泡泡瑪特旗下inner flow,旨在與全球畫廊、藝術家聯合打造高端藝術品
疫情反復,導致泡泡瑪特大量線下門店關停,甚至上半年上海地區老店的同店同比下滑40%-50%,杭州、成都、廣 州、重慶、廈門、青島等城市的同店同比為正。
泡泡瑪特放緩開店速度,上半年開了20家店左右,下半年預計會有同樣的數量,今年還會有十幾家店的移位,優化位置和面積。
對于戰略投資,泡泡瑪特更加謹慎。此前它投資了hitcard、Underverse、貓宇星河、兩點十分、貓星系、十三余等公司,回顧:泡泡瑪特投資收藏玩具Underverse。
泡泡瑪特一方面看重優秀公司的投資回報,更看重的則是雙方的戰略聯動,比如與Underverse合作手辦產品,潮玩集合品牌葩趣與貓宇星河的合作,IP方面與兩點十分的業務合作,等等。
此前,泡泡瑪特計劃將上市募集資金的27%(約15.61億港元)用于潛在投資并購以及建立戰略聯盟。如今,隨著大環境的變化,短期內它不會再以特別積極的方式去投資。
其他業務線,泡泡瑪特大多保持推進,比如員工人數和薪酬的增加,帶來它上半年50%的費用漲幅(具體漲了多少,得以半年業績為準)。
2021年,泡泡瑪特的員工從上一年的2320人增加到4053人。
其中,行政及設計開發人員從793人增加到1617人,相應雇員福利開支從1.3億增加到3.82億;銷售人員從1527人增加到2436人,相應雇員福利開支從1.13億增加到2.87億元。
文創潮了解到,泡泡瑪特上半年有些部門遭遇人員變動。按此次交流會的說法,泡泡瑪特這兩年吸引了非常多人才,也調整了很多不合適的空降高管。
增效:新產品線
上市前后,泡泡瑪特就開始了新產品線拓展。目前它除了盲盒,還有大娃(MEGA系列)、毛絨、棉花娃娃、BJD、小顆粒產品、徽章、配飾,等等。
泡泡瑪特Dimoo棉花娃娃
泡泡瑪特提到MEGA的銷量,上半年它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文創潮注:泡泡瑪特2021年MEGA系列實現收入1.78億元)。
不過,泡泡瑪特已經下調了MEGA產品線的銷售預期,要降低下半年發售節奏。
“我們也看到不只是收藏藝術品在二手市場的疲軟,包括整個市場對高單價產品的消費都偏謹慎。全年看,我們依然覺得今年是去年2-3倍的銷售收入。”
其他產品線,被提到比較多的是小顆粒的泡泡萌粒(POPBEAN)和主要面向男性用戶的IP衍生品共鳴GONG。
泡泡瑪特旗下小顆粒產品線:泡泡萌粒(POPBEAN)
對于萌粒,泡泡瑪特表示是一個小的產品線,不會有特別大的收入貢獻。
泡泡瑪特旗下的衍生品品牌:共鳴GONG
他們希望共鳴GONG能夠有更好表現。這條產品線,從策劃到供應鏈的磨合,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工作室今年1月份成立,最近剛剛發布產品,今年對收入貢獻不大,希望明年、后年會有銷售的爆發。
銷量方面,泡泡瑪特今年目前為止賣得最好的是1月推出的Skullpanda,已經接近去年賣得最好的單系列的銷售額。
Skullpanda密林古堡盲盒
泡泡瑪特高管坦言,上半年對大環境的預判產生了一些偏差,比如“4月上半月的時候,還在為五一策劃產品,但確實五一表現并不好”,后面做了調整。
現在,他們暫時感覺大環境慢慢在好轉,新品的節奏會回到正常狀態,差不多每個月會有兩款主打商品,今年還會有三個新的IP,在7、8、10月陸續推出。
增效:海外新市場
泡泡瑪特非常看好海外市場的發展,“去年公司的重心其實慢慢的開始逐漸向海外來轉”。
僅最近一個月,泡泡瑪特就在美國加州、韓國首爾、日本東京開設門店。
泡泡瑪特澀谷門店
對于泡泡瑪特的出海,業界和資本市場的質疑聲音不少。
泡泡瑪特高管也直言,“其實中國品牌出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希望大家不要只關注開店數、銷售額這些數字,內部更關心從零到一的事情。
“我們為0~1的準備,不管是整個跨境的物流、跨境團隊的準備、跨境選址、跨境管理、產品準備,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現在海外的進展比我們想象的要順利、成功的。”
“我們在海外的業績,第一不是為了面子工程,第二我們海外的店也都是盈利的。這幾年海外的疫情對我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我們4年多前開始布局海外,疫情拖累了我們海外的節奏,反而讓我們更穩扎穩打,沒有那么激進的推進海外。”
泡泡瑪特的海外用戶,年齡段分布比國內要稍微大一些。性別比方面,女性65%;男性35%。
除了門店,泡泡瑪特為海外的線上渠道也做了調整,包括亞馬遜等渠道。
團隊方面,泡泡瑪特在推動國內團隊去更多地參與到海外市場,包括業務框架的調整,比如把美國業務單拎出來,看是否讓國內的團隊轉去做美國市場,把它獨立在于海外業務之外,更快速推動國際化。
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
對于二季度,泡泡瑪特高管表示確實很難,但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
比起前面幾年經歷的事,現在的波動不算什么,“我們經歷過公司賬上的錢幾乎快發不出工資的情況”(以下內容摘自泡泡瑪特COO司德內部分享)。
“在最早沒有發現潮流玩具的時候,很多商業模式談不通,然后我們去跟各個重要合作伙伴溝通,出現了問題”
“2016年去跟那些工廠老板談我們想做潮流玩具,你給我點產能幫我生產的時候,其實大家沒有人知道我們是誰,沒有人知道潮流玩具是什么”
“我們整個7月門店增長其實已經開始轉正,表里邊有綠色有紅色,到了7月基本上很多都是紅色了,整個情況在好轉,我們也看到消費信心在陸陸續續回升”
“我們之前一直說雖然上市了,好像公司變大了,變得很厲害了,但依然想保持一個創業公司的精神。我覺得創業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及時地看清楚方向,及時地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