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高遠山
編輯|蔡 真
2015年,在一部重口味美劇中,漢尼拔舉刀切肉,刀上“張小泉”字樣一閃而過。這并非張小泉主動植入,卻為公司賺足了話題。
7年后,一頭大蒜竟讓寶刀拍斷,江湖嘩然,張小泉的老字號面臨公關危機……
截至發稿,王麻子菜刀的抖音直播間還在“拍蒜”。
自同業對手張小泉陷入“斷刀門”以后,王麻子重啟了停更一個月的直播間,高強度直播“拍蒜”。處于店鋪商品頭部的幾款菜刀,都寫著“放心拍蒜”。女主播一邊介紹著產品,一邊和網友互動:“別心急,我剛拍完,讓我介紹完產品再拍蒜給你們看。”
對于同行的借機營銷,張小泉似乎沒有太多反擊的方法。這家有4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正面臨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公關危機。
7月6日,有消費者反映,在2020年9月購買了張小泉的“龍雀斬切兩用刀”,使用其拍蒜時,菜刀斷裂。”該消費者聯系客服后,張小泉客服直接告知,“不建議拍蒜”,引發社會熱議。
“菜刀不能拍蒜”和國人的生活常識不符。7月15日晚,張小泉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聲明稱,本次事件中消費者購買產品為“龍雀斬切兩用刀”,特色在于鋒利度較高,耐用性較好,長于食材的片、改刀。該產品自2018年上市銷售,截至2022年6月底,銷售數量超60000余柄,自上市至今,收到消費者正式客訴11起,客訴率約為0.0183%。”張小泉表示客服已聯系消費者致歉,并贈送了一款新刀。
但事件進一步發酵。7月15日,張小泉總經理夏乾良2011年采訪的剪輯片段開始流傳。其表示,“你學了幾十年的切菜都是錯的”,隨后以米其林廚師舉例,其提到的“消費者教育”以及“將國產品牌與米其林做對比”,讓許多網友不快,紛紛涌向張小泉官方和夏乾良微博,“米其林教育中國人做菜?”“中國幾千年、幾大菜系的歷史,切菜是錯誤的?”
圖源:微博
夏乾良于7月18日晚間道歉,“網傳視頻且并非視頻的全部,現傳視頻中并未根據當時的情境和語境進行描述,從而導致大家對此產生極大的誤解。眾所周知,張小泉創立時,米其林還并未出現,不過我亦為自身的不當言論對消費者理解造成的錯誤引導,表示誠摯的歉意。”
據公開資料,夏乾良今年38歲,2018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去年他稅前報酬136.54萬元,是公司董高監中最高。
夏乾良提到,“張小泉將正式向消費者發布‘斷刀召集令’,5年內發生斷刀事故的刀具,無論品牌(指定同行品牌),張小泉都會按照類似款型和價值進行新刀補發。”
但“斷刀召集令”具體的細則并未介紹,有客服回應,公司還未出處理方案,具體實施細則還請耐心等待。
“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一頭大蒜,一口斷刀,讓平靜許久的菜刀江湖再被關注。不過,即便賣力拍蒜,王麻子直播間的關注度轉化成的銷售額實則有限。7月14日當天的直播銷量不足千件,銷售額8萬多元。
事件發生后,張小泉股價從7月6日的17.24元/股降到7月19日的17.07元/股,變化幅度不大。
一把菜刀材料成本不到十元
以剪刀起家的張小泉,創立于1628年,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2006年,張小泉被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2003年時張小泉作為老國企申請破產。2007年,民營企業富春控股集團將其收歸旗下。
2021年9月7日,張小泉作為“刀剪第一股”登陸深交所,上市當天股價下跌7.04%,報收31.6元/股。截至7月19日報價17.07元/股,與發行價相比近乎腰斬。
圖源:東方財富網
年報顯示 ,2019年-2021年張小泉營收持續上漲4.84億元、5.72億元和7.6億元,凈利潤增長有限,分別為7230萬元、7721萬元和7873萬元。刀剪具也是張小泉的主要營收來源,2021年刀剪具營收占比69.22%,廚具廚電19.56%,家居五金10.35%。2021年共計賣出5566萬把生活五金制品。
此外張小泉還披露了單位材料成本。2017年-2019年,張小泉單位材料成本分別為7.58 元、7.59元、7.56元。其中,一把剪具在2019年的材料成本僅3.35元,一把刀具的成本也不過6.02元。
張小泉官方旗艦店顯示,銷量最好的刀剪套餐為59元-189元之間,月銷1萬+。價格最高的為一款“日本大馬士革鋼刀”,1569元/把。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截至6月30日,張小泉交易區間為100-500元占比最高,為58.28%。
圖源:淘寶截圖
張小泉掙的錢,有很多都拿來打廣告。
公司2020年、2021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006萬元和2287萬元,銷售費用分別為8313萬元和1.17億元。2021年年報中,張小泉表示,“公司全線上平臺 (微信、抖音、微博、小紅書、逛逛)總曝光量超過2.09億人次,同比增長23倍;總互動量29萬人次,同比增長42倍;達人推廣累計合作317人次,曝光量超過661萬人次;線下推廣曝光量10.28億人次。”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2017年至2019年,張小泉產品在廚房市場保持在0.5%的水平。由于刀剪制造行業門檻相對較低,我國刀剪生產企業眾多。剪具、刀具或刀剪組合復購率較低,除了刀具業務外,張小泉還經營鍋碗瓢盆、各類五金。
牽出浙商大佬,還涉及復星系、均瑤系
老字號品牌的背后,通常都是一個家族。
但張小泉有所不同,由于歷史原因,歷經公私合營、多次改制及增資轉讓等,張小泉早已成為地方國有企業,還曾出現杭州、上海兩個張小泉品牌。
以經營建材起家的張國標是有名的浙商大佬,是“菜鳥網絡”的發起者之一。2007年張國標通過富春控股集團,以7666萬元現金出資控股杭州張小泉,占比51%。2014年,富春控股集團又獲得上海張小泉控股權,杭州與上海兩個張小泉就此合二為一。
來源:官網
據《招股書》顯示,張小泉的第一大股東為張小泉集團,持股64.96%,其中董事長張國標通過張小泉集團間接持有公司51.96%;其兄弟張樟生間接持有13.12%;其子張新程間接持有占比6.75%。三人被共同認定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雖然實際控制人仍然姓張,但早已和最初的張小泉家族沒有了關系。
而張氏家族除了擁有刀剪企業張小泉外,資本版圖也很廣。目前,富春控股集團的產業涉及供應鏈、智能制造、醫療康養、金融等領域,擁有張小泉、杭加新材、網營物聯、如意倉、運通網城、富春山居、浙江大學康復醫院、公望健康、公望仁雅、東方茂等10余個品牌。除了張小泉在A股上市外,旗下的“運通網城房地產信托(ECWorld REIT)”(股票代碼:BWCU)還在新加坡主板上市。
《2021年胡潤百富榜》上,張國標和兒子張新程以110億身家排在第647位。
張國標之外,張小泉也匯集了多位大佬。2017年,張小泉二次增資,均瑤集團、申通董事長陳德軍,亞東北辰創業投資限公司(復星集團旗下公司)各出資200萬元,持股1.71%。高管中,董事之一姚宇在復星系公司、青島啤酒、金徽酒等多家企業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