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誰在毀掉樂隊的“夏天”?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誰在毀掉樂隊的“夏天”?

線下音樂演出行業“熱搜”背后:觀演矛盾和集體焦慮。

文|壹娛觀察 波諾

樂隊終于等來了“夏天”,可是,這個“夏天”的初始,并不算太平。

先是多場音樂演出現場出現不文明行為,從萬能青年旅店樂隊鼓手、臟樂隊主唱被砸,到九寶樂隊巡演時有人使用不明液體噴霧向周圍觀眾噴射,紛紛引發眾多樂隊齊齊發聲,發起#向不文明觀演行為說不#。

隨后,又是知名樂隊不合或面臨解散的新聞成為娛樂焦點。刺猬樂隊鼓手石璐男友使用石璐微博賬號喊話樂隊主唱趙子?。骸摆w子健,你再欺負石璐,試試”,當日清晨,趙子健回復,稱石璐男友是“詆毀樂隊成員”“挑撥離間的人”,并表示“今天晚上可能是我們三個人在一起的刺猬的最后一場演出”,雖然事后趙子健在評論區回復網友稱樂隊是“不會散的”,但熱度依舊不減,截至7月17日上午,“刺猬樂隊 解散”依舊掛在微博娛樂榜熱搜第七位。

無論是舞臺上各個樂隊遭遇的不文明行為,還是舞臺下樂隊本身的“愛恨情仇”,全網關于音樂演出最大的爭議還是來自于“演出刺客”,即越發高昂的音樂演出門票。

上海育音堂工作人員凡木對壹娛觀察說道:“高票價的出現,一方面是疫情影響之下的不確定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定價權的轉移有著緊密關系?!?/p>

暴躁的觀眾,不斷被惹“火”的網友,今年的線下音樂演出市場,真的可以用“一地雞毛”來形容。

飛漲的票價與暴躁的演出現場

“演出刺客”正深深刺痛樂迷的心。

7月初,網友“李木子的追劇日?!卑l微博稱,livehouse、音樂節、演唱會等演出票價愈發高漲,演出刺客已經出現。這條微博的配圖,是近期密集出現的各種演出票價,從288元到2280元不等,并且多數都已經顯示“缺貨”狀態。隨后,#誰來管管演出刺客#、#演出刺客#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然而,撲面而來的吐槽似乎并沒有引起主辦方的關注,7月12日,草莓音樂節武漢站票價公布,“兩日通票預售價980元、全價單日票680元”的定價引發樂迷吐槽,據媒體報道,草莓音樂節武漢站的票價,從2011年的現場單日票100元(學生60元)到今天,翻了近7倍。

原本以為這個價格已經是音樂節“天花板”,誰知兩天后開票的仙人掌音樂節再次刷新了網友認知。

7月14日,仙人掌音樂節最低票價999元,最高票價為2999元,主辦方還貼心表示支持最高12期分期付款。一時間,“貸款看音樂節”“黃??戳硕甲岳⒉蝗纭薄懊髅骺梢該屽X,卻還給我聽音樂”的吐槽聲絡繹不絕。不過,網友的吐槽遭遇主辦方回懟,一位樂迷留言“還敢再貴點嗎”,主辦方表示“等下次哈”。

根據網友的整理,仙人掌音樂節五年的時間,單日預售票漲價超三倍。

“演出刺客”話題持續發酵,原本音樂節的忠實擁躉也轉換態度,音樂節和樂迷之間的關系變得微妙又尷尬起來。

與此同時,暴躁觀眾在音樂節上引起的“狗血劇情”也愈演愈烈。草莓音樂節武漢站票價公布前一日,據新浪音樂消息,萬能青年旅店樂隊演出前,主持人宣布因天氣原因臨時取消演出,觀眾情緒激動朝臺上扔礦泉水瓶,隨后,#萬青演出取消#、#萬青樂隊發聲#等話題先后登上微博及抖音娛樂榜。第二天,臟手指樂隊在演唱“讓我給你買包煙”時,再次被臺下觀眾扔東西,并砸在樂隊成員臉上,這次直接登上熱搜榜第一位。

不僅是音樂節,livehouse同樣引發網友吐槽。據一名微博博主爆料,7月2日晚,某Livehouse演出現場存在排隊混亂、演出票超賣(700人場次售賣1200張票)、現場樂迷暈倒且主辦方處理緩慢等問題,登上微博熱搜。

一邊是傲慢的音樂節主辦方,一邊是暴躁的樂迷,加上管理混亂的livehouse,一時之間,線下音樂演出市場的混亂眾生相,集中曝光在聚光燈面前。

樂隊們等來的這個夏天,卻是塵土飛揚。

為何出現“演出刺客”?

線下音樂演出行業問題,尤其是票價高企問題的集中暴露,也引起從業者的擔憂。

上海育音堂工作人員凡木告訴壹娛觀察,演出票價上漲,與演出合作分銷模式的變化有很大關聯。

十年前,全國大部分巡演,都是由藝人、藝人自有廠牌或經紀公司主辦,但近年來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多大小不等的專注樂隊巡演的主辦方涌現,他們與樂隊、廠牌或者經濟公司商談一整個巡演的場次數量和打包費用,并主導巡演路線和票價的制定?!斑@個模式在臺灣樂隊來大陸的巡演中特別普遍,這幾年也擴展到了大陸的樂隊”,凡木介紹,“這樣一來,定價的話語權就轉到了第三方的巡演主辦方手里,從追求商業利益的角度來說,肯定會造成票價的上漲。”

除此之外,演出票的定價方式需要綜合多方面進行考量,除常規內容諸如演員演出成本、場地成本之外,疫情期間音樂節延期、取消的成本也會被算入其中,最后得出的ROI為正,才有做下去的必要性。

獨立音樂人李星宇2022年還沒有做過線下演出,他現在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做音樂中度過,“估計要到明年開始演出了”。

針對近期發生的“演出刺客”現象,李星宇告訴壹娛觀察,無論是演出方、主辦方還是場地方,在成本壓力之下都會形成擠壓,于是壓力只能不斷向下游轉移,最后落在消費者身上,“如果掙不回來,這些從業者接下來的生活也會成為問題”。李星宇認為,演出票價計算方式和做產品思路相似,因此演出票高企與成本有一定關系。“我一般是這樣算,如果規劃10場演出,會提前計算有幾場可能會取消,刨除所有支出后計算成本,如果收益無法cover成本,就需要重新定票價”。

事實也的確如此,據九派新聞報道,針對高票價問題,仙人掌音樂節主辦方曉峰音樂公社表示,“確實跟其他音樂節比起來我們價格是比較高的,但是這個還是和成本以及陣容有非常大的關系?!?/p>

仙人掌音樂節嘉賓陣容

除了演出分銷方式的改變和對演出本身的成本考量外,疫情期間供求關系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票價的制定。一場演出,從策劃到審批,再從開票到演出,線性的環環相扣意味著,無論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無法導向最后的演出環節。

凡木也認為,巡演過程中的風險會給演出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因此也會將各種成本考量放入票價中。“即使不談藝人可能在某個巡演城市因為突發疫情被隔離這樣機率相對比較小的事件,但巡演過程中不斷因為疫情而造成巡演場次的延期或者取消,也會給整個巡演增加成本的支出同時減少許多票房收入,這種風險性也會間接影響票價的制定?!?/p>

據壹娛觀察不完全統計,近一周時間內,已經有海南草莓音樂節、鳳凰韻音樂節、萬寧草莓音樂節、成都海潮音樂節等多檔音樂節宣告延期、取消。即便線下演出最終可以落地,也會因為上座率限制等原因無法全面開放售票,但另一方面,隨著音樂節、livehouse等線下演出被大眾熟知,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線下音樂演出空間,“僧多肉少”進一步促成了演出票上漲。

被“重塑”的線下音樂演出,該如何破局?

據小鹿角發布的《2022年中國LIVEHOUSE生存與發展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5%的Livehouse年營收超過了300萬元,4%的Livehouse年營收超過了500萬元,更多Livehouse營收規模在100萬元以下。雖然行業基本盤不大,但近年來,隨著《樂隊的夏天》等綜藝節目出圈,livehouse、音樂節等線下音樂演出市場的確迎來了更多新觀眾。

新觀眾的涌入,導致線下音樂演出行業更“下沉”,在為livehouse、音樂節帶來更多票房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新問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粉圈聽眾的入場。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壹娛觀察,“他們不是真的出于對音樂的尊重來聽音樂,而是偏向粉圈的人,我們說現在是livehouse2.0時代”。這位業內人士無不惋惜地表示,2.0時代,livehouse變成了另一種酒吧,“有些觀眾是來蹦迪的,不是來聽音樂的,對他們來說,歌手在臺上演出什么音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蹦”。

凡木也有相同的觀察,他補充道,“很多新進入Livehouse的觀眾,會把Livehouse的現場演出,當作和去夜店、駐唱酒吧一樣的娛樂消費方式,但其實Livehouse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規矩?!?/p>

除了觀眾“飯圈化”之外,演出場地也需要擴容。凡木認為,近年來,雖然有一些城市的場地方陸續開始嘗試運營千人以上規模場地,在livehouse細分市場方面發力,但當前更多的演出因為政策等原因,普遍缺少1000-2000人規模的Livehouse,只有帶座位的劇場和音樂廳可以滿足這種需求。這種現狀也導致許多藝人需要在千人以下規模的Livehouse連演幾場,門票供不應求。

大量涌入的樂迷帶來了票價持續上漲本來是市場行為,無可厚非,但票價無序上漲也會進一步挫傷行業生態。

凡木認為,音樂節票價的虛高,除了疫情原因,和資本介入有很大的關系。

理性的音樂節主辦方,都不會盲目把音樂節票價,上升到一個名不副實的高度,“但資本追求短期的利益,割完韭菜就會轉移到下一個陣地,行業的健康發展和他們沒太多關系”。李星宇則認為,主辦方這樣的行為在一定條件下的確可以獲得更多收入,但是否會對音樂節受眾產生傷害,還需要從業者繼續思考,甚至從某種角度思考,是否會對演出者帶來不利影響也需要大打問號:“因為一旦漲價之后很難降下來?!?/p>

李星宇告訴壹娛觀察,隨意的定價、過高的差價,短期內必定會對之前的粉絲帶來傷害,最后挫傷整個線下音樂演出行業。

售票平臺顯示的7月部分音樂節票價

而且,疫情期間,樂迷選擇觀看演出成本更高,演出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則意味著演出無法進行,樂迷前期付出的時間、金錢成本,進一步被稀釋。李星宇告訴壹娛觀察,疫情期間,同樣的演出,延期之后重新售票的演出與未延期的演出相比,票房少1/3到1/4左右。況且,隨著票價的不斷升高,觀眾對演出的心理預期進一步提升,一旦無法達到觀眾預期,高票價帶來的反彈必然更強烈。

一邊是不斷涌入的新觀眾,一邊是無法容納觀眾的場地,一邊是不斷漲價的演出票,觀演矛盾被進一步激化,線下音樂演出生態在某種意義上也被進一步重塑。

因此,“扔東西”現象多少帶有一些觀眾對演出不滿的情緒宣泄,把對演出方的不滿,轉嫁到樂手身上,矛盾激化也從線上吐槽轉為線下行為。

事實上,livehouse和音樂節票價高企現象,與年初被觀眾吐槽的“春節檔”電影票太貴在邏輯上相似。據燈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期間,電影票價為52.8元,與此同時,春節檔觀影人次下降29%。進一步來看,無論是專注春節檔的電影院還是livehouse、音樂節,“能賺則賺”背后反映的是線下從業者的集體焦慮。

不過,線下音樂演出從業者也開始探索行業發展的出路與未來。

今年2月底,線下音樂演出行業從業者們在合肥舉辦了首屆Livehouse行業論壇,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家演藝空間的主理人參與其中。論壇除了討論演出申報審批、二三線城市livehouse“廠牌化”等務實問題之外,據媒體報道,HOU LIVE主理人木瓜還提出“建立Livehouse數據庫,形成區域性聯盟,大家共同去制定一個規則,為市場帶來更健康的、更合理的內容分配,促進演出市場朝著良性方向發展前行”等內容,為livehouse建立行業規范提供了新思路。

然而,這只是線下音樂演出行業建設的其中一步,行業未來還會有哪些發展,票價高企、觀演沖突、產業生態這些問題能否被一一解決,恐怕還需要更多從業者共同努力思考。

樂隊們好不容易等來的“夏天”,不該毀于一次次的信任危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誰在毀掉樂隊的“夏天”?

線下音樂演出行業“熱搜”背后:觀演矛盾和集體焦慮。

文|壹娛觀察 波諾

樂隊終于等來了“夏天”,可是,這個“夏天”的初始,并不算太平。

先是多場音樂演出現場出現不文明行為,從萬能青年旅店樂隊鼓手、臟樂隊主唱被砸,到九寶樂隊巡演時有人使用不明液體噴霧向周圍觀眾噴射,紛紛引發眾多樂隊齊齊發聲,發起#向不文明觀演行為說不#。

隨后,又是知名樂隊不合或面臨解散的新聞成為娛樂焦點。刺猬樂隊鼓手石璐男友使用石璐微博賬號喊話樂隊主唱趙子?。骸摆w子健,你再欺負石璐,試試”,當日清晨,趙子健回復,稱石璐男友是“詆毀樂隊成員”“挑撥離間的人”,并表示“今天晚上可能是我們三個人在一起的刺猬的最后一場演出”,雖然事后趙子健在評論區回復網友稱樂隊是“不會散的”,但熱度依舊不減,截至7月17日上午,“刺猬樂隊 解散”依舊掛在微博娛樂榜熱搜第七位。

無論是舞臺上各個樂隊遭遇的不文明行為,還是舞臺下樂隊本身的“愛恨情仇”,全網關于音樂演出最大的爭議還是來自于“演出刺客”,即越發高昂的音樂演出門票。

上海育音堂工作人員凡木對壹娛觀察說道:“高票價的出現,一方面是疫情影響之下的不確定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定價權的轉移有著緊密關系。”

暴躁的觀眾,不斷被惹“火”的網友,今年的線下音樂演出市場,真的可以用“一地雞毛”來形容。

飛漲的票價與暴躁的演出現場

“演出刺客”正深深刺痛樂迷的心。

7月初,網友“李木子的追劇日?!卑l微博稱,livehouse、音樂節、演唱會等演出票價愈發高漲,演出刺客已經出現。這條微博的配圖,是近期密集出現的各種演出票價,從288元到2280元不等,并且多數都已經顯示“缺貨”狀態。隨后,#誰來管管演出刺客#、#演出刺客#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然而,撲面而來的吐槽似乎并沒有引起主辦方的關注,7月12日,草莓音樂節武漢站票價公布,“兩日通票預售價980元、全價單日票680元”的定價引發樂迷吐槽,據媒體報道,草莓音樂節武漢站的票價,從2011年的現場單日票100元(學生60元)到今天,翻了近7倍。

原本以為這個價格已經是音樂節“天花板”,誰知兩天后開票的仙人掌音樂節再次刷新了網友認知。

7月14日,仙人掌音樂節最低票價999元,最高票價為2999元,主辦方還貼心表示支持最高12期分期付款。一時間,“貸款看音樂節”“黃??戳硕甲岳⒉蝗纭薄懊髅骺梢該屽X,卻還給我聽音樂”的吐槽聲絡繹不絕。不過,網友的吐槽遭遇主辦方回懟,一位樂迷留言“還敢再貴點嗎”,主辦方表示“等下次哈”。

根據網友的整理,仙人掌音樂節五年的時間,單日預售票漲價超三倍。

“演出刺客”話題持續發酵,原本音樂節的忠實擁躉也轉換態度,音樂節和樂迷之間的關系變得微妙又尷尬起來。

與此同時,暴躁觀眾在音樂節上引起的“狗血劇情”也愈演愈烈。草莓音樂節武漢站票價公布前一日,據新浪音樂消息,萬能青年旅店樂隊演出前,主持人宣布因天氣原因臨時取消演出,觀眾情緒激動朝臺上扔礦泉水瓶,隨后,#萬青演出取消#、#萬青樂隊發聲#等話題先后登上微博及抖音娛樂榜。第二天,臟手指樂隊在演唱“讓我給你買包煙”時,再次被臺下觀眾扔東西,并砸在樂隊成員臉上,這次直接登上熱搜榜第一位。

不僅是音樂節,livehouse同樣引發網友吐槽。據一名微博博主爆料,7月2日晚,某Livehouse演出現場存在排隊混亂、演出票超賣(700人場次售賣1200張票)、現場樂迷暈倒且主辦方處理緩慢等問題,登上微博熱搜。

一邊是傲慢的音樂節主辦方,一邊是暴躁的樂迷,加上管理混亂的livehouse,一時之間,線下音樂演出市場的混亂眾生相,集中曝光在聚光燈面前。

樂隊們等來的這個夏天,卻是塵土飛揚。

為何出現“演出刺客”?

線下音樂演出行業問題,尤其是票價高企問題的集中暴露,也引起從業者的擔憂。

上海育音堂工作人員凡木告訴壹娛觀察,演出票價上漲,與演出合作分銷模式的變化有很大關聯。

十年前,全國大部分巡演,都是由藝人、藝人自有廠牌或經紀公司主辦,但近年來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多大小不等的專注樂隊巡演的主辦方涌現,他們與樂隊、廠牌或者經濟公司商談一整個巡演的場次數量和打包費用,并主導巡演路線和票價的制定?!斑@個模式在臺灣樂隊來大陸的巡演中特別普遍,這幾年也擴展到了大陸的樂隊”,凡木介紹,“這樣一來,定價的話語權就轉到了第三方的巡演主辦方手里,從追求商業利益的角度來說,肯定會造成票價的上漲?!?/p>

除此之外,演出票的定價方式需要綜合多方面進行考量,除常規內容諸如演員演出成本、場地成本之外,疫情期間音樂節延期、取消的成本也會被算入其中,最后得出的ROI為正,才有做下去的必要性。

獨立音樂人李星宇2022年還沒有做過線下演出,他現在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做音樂中度過,“估計要到明年開始演出了”。

針對近期發生的“演出刺客”現象,李星宇告訴壹娛觀察,無論是演出方、主辦方還是場地方,在成本壓力之下都會形成擠壓,于是壓力只能不斷向下游轉移,最后落在消費者身上,“如果掙不回來,這些從業者接下來的生活也會成為問題”。李星宇認為,演出票價計算方式和做產品思路相似,因此演出票高企與成本有一定關系?!拔乙话闶沁@樣算,如果規劃10場演出,會提前計算有幾場可能會取消,刨除所有支出后計算成本,如果收益無法cover成本,就需要重新定票價”。

事實也的確如此,據九派新聞報道,針對高票價問題,仙人掌音樂節主辦方曉峰音樂公社表示,“確實跟其他音樂節比起來我們價格是比較高的,但是這個還是和成本以及陣容有非常大的關系。”

仙人掌音樂節嘉賓陣容

除了演出分銷方式的改變和對演出本身的成本考量外,疫情期間供求關系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票價的制定。一場演出,從策劃到審批,再從開票到演出,線性的環環相扣意味著,無論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無法導向最后的演出環節。

凡木也認為,巡演過程中的風險會給演出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因此也會將各種成本考量放入票價中?!凹词共徽勊嚾丝赡茉谀硞€巡演城市因為突發疫情被隔離這樣機率相對比較小的事件,但巡演過程中不斷因為疫情而造成巡演場次的延期或者取消,也會給整個巡演增加成本的支出同時減少許多票房收入,這種風險性也會間接影響票價的制定。”

據壹娛觀察不完全統計,近一周時間內,已經有海南草莓音樂節、鳳凰韻音樂節、萬寧草莓音樂節、成都海潮音樂節等多檔音樂節宣告延期、取消。即便線下演出最終可以落地,也會因為上座率限制等原因無法全面開放售票,但另一方面,隨著音樂節、livehouse等線下演出被大眾熟知,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線下音樂演出空間,“僧多肉少”進一步促成了演出票上漲。

被“重塑”的線下音樂演出,該如何破局?

據小鹿角發布的《2022年中國LIVEHOUSE生存與發展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5%的Livehouse年營收超過了300萬元,4%的Livehouse年營收超過了500萬元,更多Livehouse營收規模在100萬元以下。雖然行業基本盤不大,但近年來,隨著《樂隊的夏天》等綜藝節目出圈,livehouse、音樂節等線下音樂演出市場的確迎來了更多新觀眾。

新觀眾的涌入,導致線下音樂演出行業更“下沉”,在為livehouse、音樂節帶來更多票房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新問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粉圈聽眾的入場。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壹娛觀察,“他們不是真的出于對音樂的尊重來聽音樂,而是偏向粉圈的人,我們說現在是livehouse2.0時代”。這位業內人士無不惋惜地表示,2.0時代,livehouse變成了另一種酒吧,“有些觀眾是來蹦迪的,不是來聽音樂的,對他們來說,歌手在臺上演出什么音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蹦”。

凡木也有相同的觀察,他補充道,“很多新進入Livehouse的觀眾,會把Livehouse的現場演出,當作和去夜店、駐唱酒吧一樣的娛樂消費方式,但其實Livehouse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規矩?!?/p>

除了觀眾“飯圈化”之外,演出場地也需要擴容。凡木認為,近年來,雖然有一些城市的場地方陸續開始嘗試運營千人以上規模場地,在livehouse細分市場方面發力,但當前更多的演出因為政策等原因,普遍缺少1000-2000人規模的Livehouse,只有帶座位的劇場和音樂廳可以滿足這種需求。這種現狀也導致許多藝人需要在千人以下規模的Livehouse連演幾場,門票供不應求。

大量涌入的樂迷帶來了票價持續上漲本來是市場行為,無可厚非,但票價無序上漲也會進一步挫傷行業生態。

凡木認為,音樂節票價的虛高,除了疫情原因,和資本介入有很大的關系。

理性的音樂節主辦方,都不會盲目把音樂節票價,上升到一個名不副實的高度,“但資本追求短期的利益,割完韭菜就會轉移到下一個陣地,行業的健康發展和他們沒太多關系”。李星宇則認為,主辦方這樣的行為在一定條件下的確可以獲得更多收入,但是否會對音樂節受眾產生傷害,還需要從業者繼續思考,甚至從某種角度思考,是否會對演出者帶來不利影響也需要大打問號:“因為一旦漲價之后很難降下來?!?/p>

李星宇告訴壹娛觀察,隨意的定價、過高的差價,短期內必定會對之前的粉絲帶來傷害,最后挫傷整個線下音樂演出行業。

售票平臺顯示的7月部分音樂節票價

而且,疫情期間,樂迷選擇觀看演出成本更高,演出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則意味著演出無法進行,樂迷前期付出的時間、金錢成本,進一步被稀釋。李星宇告訴壹娛觀察,疫情期間,同樣的演出,延期之后重新售票的演出與未延期的演出相比,票房少1/3到1/4左右。況且,隨著票價的不斷升高,觀眾對演出的心理預期進一步提升,一旦無法達到觀眾預期,高票價帶來的反彈必然更強烈。

一邊是不斷涌入的新觀眾,一邊是無法容納觀眾的場地,一邊是不斷漲價的演出票,觀演矛盾被進一步激化,線下音樂演出生態在某種意義上也被進一步重塑。

因此,“扔東西”現象多少帶有一些觀眾對演出不滿的情緒宣泄,把對演出方的不滿,轉嫁到樂手身上,矛盾激化也從線上吐槽轉為線下行為。

事實上,livehouse和音樂節票價高企現象,與年初被觀眾吐槽的“春節檔”電影票太貴在邏輯上相似。據燈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期間,電影票價為52.8元,與此同時,春節檔觀影人次下降29%。進一步來看,無論是專注春節檔的電影院還是livehouse、音樂節,“能賺則賺”背后反映的是線下從業者的集體焦慮。

不過,線下音樂演出從業者也開始探索行業發展的出路與未來。

今年2月底,線下音樂演出行業從業者們在合肥舉辦了首屆Livehouse行業論壇,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家演藝空間的主理人參與其中。論壇除了討論演出申報審批、二三線城市livehouse“廠牌化”等務實問題之外,據媒體報道,HOU LIVE主理人木瓜還提出“建立Livehouse數據庫,形成區域性聯盟,大家共同去制定一個規則,為市場帶來更健康的、更合理的內容分配,促進演出市場朝著良性方向發展前行”等內容,為livehouse建立行業規范提供了新思路。

然而,這只是線下音樂演出行業建設的其中一步,行業未來還會有哪些發展,票價高企、觀演沖突、產業生態這些問題能否被一一解決,恐怕還需要更多從業者共同努力思考。

樂隊們好不容易等來的“夏天”,不該毀于一次次的信任危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凌源市| 商城县| 乌拉特中旗| 韩城市| 阳高县| 新宾| 枝江市| 垫江县| 开阳县| 阜康市| 西贡区| 宣威市| 雅安市| 理塘县| 筠连县| 上思县| 乌什县| 工布江达县| 汉沽区| 乌鲁木齐市| 老河口市| 西峡县| 鄄城县| 肇东市| 呼伦贝尔市| 柳河县| 英超| 渭源县| 寻乌县| 股票| 兴宁市| 响水县| 唐山市| 剑河县| 莆田市| 盱眙县| 镇安县| 正阳县| 大名县|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