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oodaily每日食品
整個5月,益生菌“活性”成為行業的焦點。
5月29日,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發布了《中國益生菌益生元消費者調研報告》,本報告針對消費者對益生菌、益生元的認知、理解及相互區分度和對益生菌、益生元產品的需求做了全面的定量研究,發現59%的益生菌消費者同意“益生菌含量越多越好,但應該有個每日上限”,24%的益生菌消費者同意“益生菌含量越多越好,不設上限”。
圖片來源:2022年《中國益生菌益生元消費者調研報告》
而在此前,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發布團體標準T/CNHFA006-2022《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范》對益生菌食品活菌率進行分級,最高一級的標準是在標簽標示的條件下貯存了三分之一保質期時,益生菌活菌率(益生菌活菌總數與益生菌添加總數的比值)大于等于50.0%。
圖片來源:食品工業科技
本次標準是由腸道健康標準化研究聯盟發起,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十余家權威機構以及知名益生菌產品和原料企業共同參與完成,對益生菌的生產和應用進行充分地論證和評估,具有很強的行業代表性。
社會與權威機構同樣關注益生菌活性,將益生菌“活性”的相關話題推到了風口,引發社會大量關注,將對未來益生菌產品開發趨勢產生深遠影響。
01 益生菌“活性”將是益生菌產品質量的核心標準之一
當前益生菌市場發展十分迅猛,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益生菌產業運營現狀及投資盈利預測報告》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發達國家如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益生菌補充劑人均消費額分別為11.6、6.8、6.3美元,而我國人均消費額僅為0.4美元,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成長空間。2022年國內益生菌市場預計可以增長到89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7.3%,在未來兩年內將會成為又一個邁入千億級規模賽道的市場。
圖片來源:產業信息網
近兩年,益生菌的產品已經開始觸及老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與益生菌相關的產品涵蓋休閑食品、保健食品、日化產品等各個領域。
而由于行業法規標準的不完善,益生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益生菌“活性”方面的實際檢測值與標簽標示值差距較大,導致消費者預期與實際不符,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益生菌“活性”為什么對市場有那么重要影響?在功效方面,通過實驗發現:攝入更多活性益生菌,對人體健康更有效。
在一項《關于益生菌緩解腸易激綜合征(IBS)》的研究中,55名年齡超過20歲的志愿者被隨機分為安慰劑組、低劑量組、中等劑量組和大劑量組。
持續四周攝入指定益生菌,IBS癥狀評分的變化如下圖顯示:在本研究中,與基線值相比,BNR-L組和BNR-M組以及安慰劑組的腹脹和排泄不暢感的嚴重程度評分有明顯變化。在BNR-H組,所有癥狀的嚴重性評分都有明顯的變化(P<0.05)。對于腹痛評分,BNR-H組從基線到4周的數值變化明顯低于(P = 0.020)安慰劑組的數值,同時BNR-H組對腹痛癥狀的緩解程度大于BNR-L組和BNR-M組。
癥狀嚴重程度評分的變化(A)腹痛;(B)腹脹;(C)排泄不暢的感覺,圖片來源: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
而在現實應用過程中,保持益生菌活性的科研和工藝要求也非常高,益生菌在生產加工工藝、存儲運輸環境以及胃腸道環境中受到的影響,益生菌在定植腸道前一直處于衰減過程。讓益生菌有充足數量活著到達腸道,是益生菌發揮功效的基礎條件之一。
益生菌在胃液中時間越長,存活率越低,呈加速衰減的趨勢。圖片來源:微生物學通報
因此,保證足夠高活菌數的益生菌進入人體體內,并在腸道定植產生功效,是檢驗益生菌產品質量的核心標準。
02 足夠“高”的活菌數產品更有機會被消費者選擇
隨著益生菌品質的一些要素定義更加具體,消費者將會對目前市場上的益生菌產品活菌數有更準確的預估,從而能夠真正判斷產品價值,高附加值的產品將不再由品牌單獨決定,而由品牌+活菌數雙核驅動,真正實現產品升級,實現市場占有率拓展,足夠高的活菌數將成為必不可少的殺手锏。
從趨勢上看,部分益生菌品牌已經意識到益生菌的活性對終端市場的影響,為應對未來競爭,已開始布局提高活菌數。
近半年,國內外很多知名品牌開始用提升活菌數來增加市場競爭力,如國藥集團君逸益生菌、晨冠乳業菌小寶、蒙牛優益C等都推出活性超過1000億CFU/條的益生菌補充劑的產品。而在海外,Trupretty、Gifinary等益生菌產品采用多菌株的復合配方,將益生菌活菌數提到驚人的3000億CFU/條。
國藥集團君逸益生菌,活菌添加量:≥1000億CFU/條,圖片來源:淘寶 一池云錦
Trupretty,活菌添加量:≥3000億CFU/條 20種益生菌菌株,圖片來源:亞馬遜 Pretty support
目前,阻攔市場益生菌活菌數升級的主要因素在于原料成本,益生菌活性增加一倍意味著產品成本增加數倍。
隨著國內益生菌原料企業不斷升級制造技術,原料活菌數已經可以達到上萬億CFU,加上規模化生產,高活性益生菌的原料成本將會大幅度降低。相信在半年時間到一年時間內,消費者就能以較低的成本享受高活性益生菌帶來的健康益處。
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足夠高活菌數的產品將會更具備市場競爭力,同時高活菌數的產品也是新入益生菌品類的品牌的市場突破機會。
03 更貼近“食用”環節的活性檢測標準更具備產品競爭力
活菌數作為消費者重要的選擇標準,但是在產品應用上并未對商品標簽進行統一。各式各樣的活性標簽,給消費者增加了選擇困難。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主流活菌數標簽以“生產添加”和“出廠檢測”為主,有的甚至只標注活菌數。考慮到益生菌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損失,越靠近消費者食用環節的活性檢測數據可靠性越高,產品品質越有保證。
活性益生菌常見標簽
2001年,世界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益生菌做了如下定義: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充足的數量時,對宿主產生健康益處。其中有兩個要求,“活的微生物”和“充足數量”。
不難看出,益生菌的“足夠活性”,成為益生菌產品無法逾越的鴻溝。從益生菌研發和生產加工的各個環節中科學出發,保證益生菌產品在到達消費者手擁有足夠的活菌數,是產品熱銷必不可少的功課,也是益生菌行業共同努力的目標。
文獻支持:
(1)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volume 27, pages853-857 (2018)
(2) 益生菌益生元消費者調查報告,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
(3) 模擬人體胃腸道環境篩選益生乳桿菌,微生物學通報
(4) FAO/WHO《食品益生菌評價指南》,中國食品衛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