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豹變 葉丹璇
編輯|張子睿
「核心提示」
今年來,泡泡瑪特的股價從46.82港元下跌到如今的22.3港元,同比下降了52.37%。
7月18日,在港上市的泡泡瑪特股價大跌12.89%。盤中一度跌超17%,最低跌至20.9港元,股價持續刷新歷史新低。
泡泡瑪特在7月15日發布《盈利警告公告》稱,泡泡瑪特預計2022年上半年營收增長將不低于30%,同時歸母凈利潤將較去年最多減少35%。
泡泡瑪特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17.73億元,同期凈利潤為3.59億元。根據《公告》預測,2022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預計實現營收23.049億元,凈利潤則預計為2.33億元。
2022年上半年也是泡泡瑪特首次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狀況。泡泡瑪特在業績預告中表示,業績波動主要受國內疫情反復和前期業務擴張導致的費用增加兩方面因素影響。該公司稱,疫情影響下,集團曾一度暫停部分區域線下門店和機器人商店的運營,同時,物流時效受到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欲也相應減弱。
消費者的評論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泡泡瑪特百度貼吧的討論中,網友感慨:“手機都買不動了,誰還買這些東西?”
泡泡瑪特的潮玩故事曾經風光無限。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發行價38.5港元,成為“盲盒第一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1000億港元。期間,泡泡瑪特曾創下107港元高價,總市值高達1500億港元。
在國內高歌猛進的同時,泡泡瑪特在海外的擴張步伐也邁得相當大,逐漸在日韓、越南、歐洲和北美分別開設快閃店并進行鋪貨。CEO王寧曾表示,公司今年大力發展的方向是全球化。而泡泡瑪特國際總裁文德一也透露,今年在海外門店的擴張計劃將會加速。
但根據財報顯示,泡泡瑪特2021年海外市場的毛利率僅為37.2%,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1.6%,和國內動輒超過60%的高毛利率拉開一大截。
2022年以來,泡泡瑪特的股價從46.82港元下跌到如今的22.3港元,同比下降了52.37%。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曾遭到中消協關于盲盒套餐的點名,用盲盒誘導食品過度消費。有關部門也加強了對盲盒銷售的監管,1月14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劃出盲盒經營紅線,并提出單個盲盒售價一般不超200元、禁止向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等建議。
盡管如此,有分析仍認為泡泡瑪特所在的潮玩賽道仍處在上升期,浙商證券和國泰君安分別維持“買入”和“增持”評級。大摩也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泡泡瑪特“增持”評級,但降低近期預測。同時,浙商證券和大摩都將期望放在了泡泡瑪特的海外市場增長上。
出海故事能否講好,也許是泡泡瑪特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