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動公會 東關大先生
01
上市不到一個月的理想L9于本月16日正式開啟試駕,而在昨日(7月17日),有網友在“理想L9交流群”中爆料稱:
一輛L9試駕車的空氣懸架發生了斷裂,原因竟是踩了一腳急剎車。
這看起來非常離譜的質量問題曝光后,立即引發廣大網友熱議,而就在當日,一位理想汽車工作人員就此事發聲,其表示:
“關于昨天的懸架是這樣的,重慶的試駕車是90公里/小時的速度沖過一個深度20厘米的坑,導致空簧內部的緩沖環破損。”
“因為供應問題,我們有部分試駕車使用了試制階段的緩沖環。試制版雖然滿足安全標準,但遇到大沖擊工況會偶發失效。實際量產版的緩沖環強度是試制版的2.5倍,面對更大的沖擊也不會有問題。”
總結一下就兩點:
懸架破裂是車速過快碾過深坑導致;
這是試制車,量產車不會有類似問題。
這樣的解釋顯然不能令人信服,不少網友直言:90公里/時的速度過20厘米深坑,輪胎沒爆、輪圈沒變形,唯獨懸架斷了,根本不符合物理常識。
還有網友認為:“內卷了。20cm的坑,是橫著量,還是豎著量?理想試駕車急剎空氣懸架斷裂信息爆炸下,專業人士解決專業問題,而不是糊弄老百姓。”
原吉利研究院院長、現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胡崢楠也在社交媒體上質疑稱:
90公里時速過20厘米的坑,20厘米什么概念,您的離地間隙也沒這么大吧,正常人會對著20厘米的坑高速行進嗎?另外試駕車用了試制件,量產件強度是它的2.5倍,可以適應這種工況,這就更可笑了,性能不一樣的試制件你制它干嘛?
針對外界鋪天蓋地的質疑聲,理想汽車官方終于發聲了。
7月18日,理想汽車官方微博發布“理想L9空氣彈簧質保方案升級”。理想汽車表示,近日,一臺理想L9的門店試駕車高速沖擊路面大坑,造成右前空氣彈簧漏氣損壞,給用戶帶來了對于空氣彈簧質量和耐久性的疑慮。
出于對產品質量的信心,同時為了打消用戶對空氣彈簧的顧慮,理想汽車決定將理想L9的空氣彈簧(包含空氣彈簧本體、空氣泵、儲氣罐)質保方案提升到與三電系統相同的8年或16萬公里,且二手車交易不影響質保的有效期。
好嘛!懸架都斷了,還敢說對產品質量有信心,到底是誰給你的勇氣?
質保延長確實可以挽回一部分消費者的信心,但大多數用戶還是希望能夠彌補不足,提高產品質量。畢竟,誰也不想因為一個急剎車或者過一個坑就導致空懸趴窩,然后一家人瓜兮兮的在車上大眼瞪小眼。
針對理想給出的質保升級方案,一位網友直言:
現在的問題是,產品有沒有設計缺陷,萬一車主高速趴窩了,人出事,你就修個空懸?還是希望能把量產車的強度拿出來測試,到底是啥水平,讓消費者心里有數。
理想L9是理想汽車投放到市場的第二款車型,今年6月21日正式上市,售價45.98萬元。發布會上,創始人李想曾把L9的空氣懸掛被當作亮點配置著重介紹:
這套懸架將提升各種路況的舒適性,為了感受這套懸架系統,他每天下班故意多繞20公里回家。
他還說:
理想L9是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就算是和庫里南相比也完全不怕,歡迎大家開著庫里南、GLS、邁巴赫、攬勝、寶馬X7等頂級SUV一起來試駕。
這恐怕是庫里南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了吧。
02
自始至終,理想都不承認自身質量有問題,其實這也不意外,畢竟“甩鍋”已經成為理想汽車的“標配”了。
這一點,從理想ONE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理想ONE問世不久后,曾連續多次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業界也曾對這個新品牌的可靠性進行過探討。
我們查了一下,理想ONE新車在交付后的15天里故障頻發,當時車主反饋的問題大致有以下幾類:行車時儀表屏顯示排放系統故障;行駛過程中油門踏板失靈;儀表顯示動力電池故障。
彼時,理想汽車解釋稱,車輛自身沒有任何質量問題(記住這句話,后面還會反復出現),造成以上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軟件系統出現了問題,這種“避重就輕”的官方解釋也引來一片罵聲。
為平息眾怒,李想當時還發了一條對車主致歉的微博:“PDI(售前檢驗)的流程太不嚴謹,是我們自己太蠢了,讓用戶擔驚受怕了。”
好吧,又把鍋甩給了PDI檢測。
李想還承諾,未來在交付流程中將更加嚴格管理每一臺交付新車的檢查,杜絕上述問題再次出現。
上述的問題的確沒發生,但卻放了個更大的雷。
2020年5月7日,理想ONE車主在微信群內發布訊息,稱自己剛入手的理想ONE在高速上突然遭遇“剎車失靈”,最后是靠動力回收產生的制動才讓車輛停下來。
對此,理想汽車官方很快給出了回應:“車輛故障已經解決,剎車系統不存在安全問題。”
承認車輛故障,卻說剎車沒問題,那么到底是哪出了問題?
根據理想ONE公開的零部件供應商顯示,理想ONE的剎車卡鉗由博世提供。從后續討論情況來看,這是把鍋甩給了博世,說是博世的ibooster制動故障,所以剎車助力沒有了,但機械剎車還在。
這種簡單粗暴“甩鍋”式的官方解釋并沒有得到廣大車主認可,于是又招徠全網一邊倒的罵聲。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20年5月8日,湖南長沙一臺理想ONE在行駛中前機艙起火,還好車主當了5年消防兵,當時用了三個滅火器滅火都不行,最后找附近保安借來水槍噴水,才沒有發生更大的事故。
起火車主在車友群中稱,事故發生前,車輛曾發出兩次爆炸聲,隨后便冒煙起火。然而,車輛卻并未提前做出任何報警提示。
顯然,起火事故要比之前發生的所有故障都要嚴重,外界也都在期待理想汽車能給出一個合理解釋,但不幸的是,理想汽車官方竟將這一事件定性為:
“前機艙冒煙,電池系統不存在問題”。
冒煙和起火,這可是兩個概念,性質上是有很大區別的。明明是火,硬說是煙,也不知誰家的煙能把車熏成這個熊樣子。
再來看理想L9,其實在此次空氣懸架斷裂事件之前,就有博主在試駕L9掉頭時表示,這臺車不僅推頭嚴重,而且一邊的輪子完全壓了下去,整體底盤平衡會有問題。
不過目前這段試車視頻已經被下架。
而此事同樣引起了關注,但理想方面解釋是:根據后臺數據,車輛在做視頻動作過程中,駕駛員在58公里每小時踩了重剎車的同時把方向盤旋轉了328°,制動減速度已經觸發了ABS。
此刻大角度掉頭轉向時的車輛側向加速度已經達到了0.9G(0.9G側向加速度已經屬于極限工況,車輛依然有良好的橫擺響應以及穩定性說明其安全性和穩定性非常高)。
“你的問題,他的問題,那誰誰的問題,反正我沒問題!我家的車全世界最牛B!”
這就是理想汽車,宇宙第一甩鍋俠。
總的來說,其根本問題還是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新能源汽車在設計、制造、驗證、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
無論空懸斷裂、剎車失靈,還是自燃事故,理想汽車都應背上一口大鍋,更應為此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對于車企而言,如果車輛真的存在設計或質量問題,主動承擔責任積極解決問題才是正解,起碼可以贏得一個好口碑和足夠的信任度。
沉迷甩鍋,只會離用戶越來越遠。
理想L9的懸架是否存在問題,目前尚無從定論。我們希望此次故障能夠引起理想汽車官方的重視,在最終交付給用戶的量產車輛上,不再發生類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