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經濟e線
7月18日,大成科創主題A(501079)三年封閉運作期屆滿,即日起該基金轉為上市開放式基金(LOF),基金名稱也從原大成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調整為“大成科創主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并接受場內、場外申購和贖回。
此前于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閃亮登場。同年6月、7月份,國內首批以“科創”命名的主題基金相繼成立,均為三年封閉運作。
自今年6月以來,首批發行成立的11只科創主題三年封閉基金封閉運作期陸續屆滿,開始封轉開并更名。據新經濟e線統計,除了大成基金,7月還有三家基金公司旗下科創主題基金宣布轉型,分別包括中金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501080)、財通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501085)、銀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501083)。
就在今年6月,按成立日期先后計,鵬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501076)、萬家科創主題3年A(501075)、富國科創主題3年(501077)、廣發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501078)、華安科創主題3年(501073)、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501082)、中歐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501081)等7只科創板主題基金已完成封轉開,由封閉型基金轉為上市開放型基金(LOF)。
Wind統計表明,截至2022年7月15日,在首批11只科創主題基金中,廣發、大成、萬家、博時等四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凈值回報率均錄得翻倍,領跑同類產品。冰火兩重天的是,華安科創主題3年業績墊底,三年凈值回報率僅個位數,累計收益率僅5.76%。
首尾業績相差近130%
新經濟e線注意到,三年封閉期過后,首批科創主題基金帶給基金持有人的體驗莫過于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截至7月15日,自成立至今,業績回報率居首的廣發科創主題單位凈值達2.3561元,成立至今凈值回報率高達135.61%,較業績墊底的華安科創主題3年,首尾業績相差近130%。
華安科創主題3年(華安智聯A)業績表現一覽
來源:Wind
在余下業績翻倍的3只科創主題基金中,緊隨其后的大成科創主題A單位凈值為2.3164元,累計凈值回報率達131.64%。此外,萬家科創主題A和博時科創主題A累計收益率也分別高達116.09%和102.44%。
據悉,華安科創主題3年于今年6月14日轉型后基金簡稱更名為華安智聯,僅從字面意義來看,這一名稱已與科創主題沒有任何直接聯系,似乎在有意抹去其歷史業績墊底的這一形象。
不僅如此,轉型后基金債性也進一步增強,其業績比較基準變更為中證800 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80%。封閉期內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國戰略新興產業成份指數收益率×4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60%。
此前,自成立以來,華安科創主題3年業績持續跑輸其業績比較基準。據該基金2022年一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本基金份額凈值為1.0756 元,本報告期份額凈值增長率為-8.5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7.52%。
從華安科創主題3年倉位配比來看,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是高倉位運作,股、債合計倉位高達96.84%。其中,股票和債券持倉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分別達37.7%和59.14%。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7.56%,同期業績比較基準33.25%,基金業績大幅落后業績基準25.69%。
Wind統計還表明,截至7月15日,華安智聯A今年來的凈值回報率為-10.08%。同期,偏債混合型基金、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1.80%、-7.23%??梢?,今年來基金業績同類排名也大幅落后,位列1143/1164。
據新經濟e線了解,在華安科創主題3年業績墊底背后,自成立至今,基金經理也多次發生變更。早在成立之初,該基金一度配備了多達5名基金經理,令人咋舌。5人分別包括賀濤、鄭如熙、胡宜斌、李欣、謝昌旭。其中,賀濤、鄭如熙兩人為偏債型基金經理;胡宜斌、李欣、謝昌旭三人偏股型基金經理。
單純從基金經理配置數量來看,華安科創主題3年在各家同類產品中數量最多。但正如一句俗話所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笔聦嵣?,基金業績也并不是靠基金經理數量取勝。對基金業績而言,如果形成不了合力,再多基金經理也無益。
在最初的5名基金經理中,賀濤最早于2020年10月26日離任。緊接著于2021年3月8日,鄭如熙、胡宜斌、李欣等三名基金經理宣布集體離任。同一天,偏債型基金經理朱才敏接任。今年3月28日,隨著謝昌旭跳槽到匯添富基金,李欣又重新接任了華安科創主題3年基金經理一職。
截至7月15日,就現任基金經理績效而言,李欣和朱才敏任職年化回報分別為-6.8%和-5.58%,同類排名分別為1247/1260和689/702。
公司新基金緊急結募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7月15日,與華安基金旗下新銳基金經理張亮有關的一則消息不脛而走,引起業界嘩然。新經濟e線注意到,在上述事件影響下,擬由張亮擔任基金經理的華安品質甄選已于當晚宣告緊急結募。
來源:基金公告
當天,有渠道消息稱,“因目前華安基金臨時發生人事變更,目前正在募集期的華安品質甄選原投資經理因個人原因可能無法繼續擔任本產品基金經理,出于合規銷售、投資者知情及審慎考慮,我們建議該產品停止銷售,今日銷售以及昨天三點后下單的客戶,請務必提示客戶撤單。之前認購的客戶,我們正在跟總行申請給一個統一撤單的便捷流程?!?/p>
據新經濟e線了解,新基金還在募集卻突然傳出基金經理可能無法繼續任職的消息,這一事件公募基金行業還未曾有過。
此前,公募基金史上基金經理任職期限最短的是原格林基金宋東旭。2020年6月13日,格林基金旗下格林泓遠純債發公告稱,擬變更基金經理,由張曉圓代替宋東旭出任新基金經理,后者因個人原因從格林基金離職。巧合的是,格林泓遠純債剛于2020年6月12日成立運行,宋東旭出任該基金基金經理只有短短一天,因而成為了公募行業任職最短的基金經理。
另據華安基金7月16日披露的公告稱,華安品質甄選已經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22]639號文注冊,原定募集期為2022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22日。公司決定將本基金的認購截止日提前至2022年7月15日止,自2022年7月16日(含當日)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不過,對于張亮是否辭任一事,公司當天并沒有做出明確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張亮曾任廣發證券分析師。2015年6月加入華安基金,歷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2018年10月起任華安國企改革主題基金經理。2022年2月起任華安價值驅動一年持有基金經理。2022年3月起任華安品質領先基金經理。截至目前,張亮在管3只主動權益型基金規模合計約58億元。
截至今年7月15日,作為張亮管理最久和規模最大的一只基金,華安國企改革自其任職以來的總回報達247.12%,年化任職回報為39.86%,回報排名63/1801。該基金今年以來的凈值回報率為-7.63%,同類排名1015/2208。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華安品質甄選將成為其今年來新發的第三只基金。一人獨中“三元”,公司對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有意思的是,張亮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被問及若不做基金經理的話會做什么,他回答,“如果不做基金經理,回家種田其實也挺好。我們家是新疆兵團的,每一個職工,至少分到200畝土地,而且全部都是機械化的生產。我之前在新疆的鄰居,種了500畝的哈密瓜,而且很快就賣掉了?!?/p>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確認張亮不能正常履職的話,新基金能否如期成立,此事恐怕要先行報備監管部門,再做定奪。但對基金投資者來說,即使不討論是否合規,買基金沖的就是背后的基金經理本人。如果重新換人的話,那買基金的必要性就要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