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川觀新聞 范芮菱 瀘州觀察 郭蕎璐
7月15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在瀘州開幕,45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余家企業、1200余名代表參會,共話酒業發展。
記者在探館中發現,除了陳列各大酒種產品之外,“智能”和“低碳”成為此次酒博會上記者感受到的酒業發展兩大新動向。

看稀奇
智能釀造新成果亮相
在酒類技術裝備館的一角,一個看上去與二維碼無太大差異的圖案,卻暗藏玄機。用手觸摸,才發現這是三維碼,觸感更類似“磨砂”質地,有深淺的凹凸感,而二維碼則光滑平整。
“這是我們的AI結構防偽三維碼,能為產品提供防偽、溯源服務,有點像產品的‘身份證’。”海南天鑒防偽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蔣天勇認為,結構三維碼相比于傳統二維碼,從源頭上解決了防偽問題,看似細微的改變,卻能更有效鑒別假酒,保證酒業生態鏈的健康發展。
在南通裕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展位上,銷售經理張永游直呼“忙得很”,“智能釀造已經是大勢所趨了,前來咨詢的酒企非常多。”智能化釀酒設備是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目前已成套運用在多個酒企的釀酒生產線上。
本屆酒博會期間,“智釀云、智安云、智享云”開放共享平臺、供應鏈數字化平臺、智能灌裝機等酒類產業鏈技術裝備新產品、新系統,以及綠色智能釀造新成果紛紛亮相。
“酒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傳承中不斷融入科技理念、科技元素、科技工藝。”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認為,在先進技術的創新引領中,才能進一步推動酒業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當前,酒類智能制造已成為瀘州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瀘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裝備科科長曾雪梅表示,目前,瀘州已印發瀘州市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規劃等指導性文件,接下來將重點圍繞智能制造裝備、平臺、應用、服務、標準等領域實施專項行動,提質增量發展智能裝備產業。
“碳”趨勢
探行業減污降碳標準體系
在開幕式后的中國酒業國際發展論壇講臺上,一個“CO?”樣式的燈光投影格外矚目,這便是本次論壇的主題——“碳尋”。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將成為酒業發展長期的戰略性導向。”何勇觀點鮮明。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用兩個例子闡釋了循環發展的可行性,“釀酒所產生的有機排放物,經過生物處理可成為清潔燃料,目前已在許多名酒企業得以實現。例如,酒糟可以加工成無碳燃料,釀造用水經過環保處理也能成為清潔釀造用水。”
他認為,酒業可從產區共建、產業鏈延伸、科技創新三方面著手,推動“雙碳”工作的開展。同時,酒企應積極與各釀酒主要產區政府協調配合,開展產區的自然生態、釀酒微生態等相關研究,避免自然生態的過度開發。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席北斗從完善行業減污降碳標準體系上“支招”:建立全鏈條管理體系、協同控制標準體系、信息化智慧化監管平臺,讓釀酒過程更加標準和綠色。
百威亞太供應鏈和物流酒廠支持副總裁龐衛珍提出了“戰略聯盟”的概念。他建議,可以分別形成材料供應商、設備制造商、下游物流供應商、經銷商的“戰略聯盟”,共同監督、促進和優化酒業上下游產業鏈綠色生態發展。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