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大廠去魅,00后涌入中廠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大廠去魅,00后涌入中廠

也并非坦途。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燃財經 馬舒葉

編輯|曹楊

“去年找實習我一個大廠都沒投,目標全是中廠。”小杰是國內頭部985大學的一名大四在讀生,在新浪實習并有機會留下時,卻轉投了某社區問答平臺。小杰告訴燃財經,現在很后悔當初選擇實習機會時,因為太迷戀大廠,而放棄當紅互聯網中廠企業。

“我去小紅書實習后,很多朋友也開始考慮去中廠實習。畢竟在垂直領域,能夠得到更好地鍛煉自己的機會。”曾在小紅書實習、如今已入職B站的張張如是說道。

燃財經了解到,近兩年,像小杰和張張一樣、放棄大廠轉而涌向中廠的00后越來越多。

平臺較小,能提供的校招、實習崗位較少,是很多應屆生對中廠的固有印象,這也使得中廠在人才市場上一直處于較為尷尬的位置。不少應屆生將中廠當做“大廠備胎”,“先拿中廠offer做保底,在慢慢等待大廠offer”也早已成為“常規”操作。

然而,隨著大廠的縮招以及過度的“內卷”,高薪資難以遮蓋“996”帶來的隱患,頻繁的裁員信息更讓“求穩”的00后忐忑不安……面對大廠越來越高的就業門檻,那些曾經讓年輕求職者心向往之的高薪、大平臺,慢慢失去誘惑力,越來越多的00后開始對大廠失去興趣,并寄希望于中廠。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在2022屆畢業生中,最期望就業的企業規模是中型企業的人占比達45%。除此之外,34.4%的應屆生期望去小型企業工作。而期望去大型企業的應屆生僅占16.9%。

“去中廠,做不被定義的打工人”開始在00后群體中不脛而走。“大廠雖然薪資高,但培養的都是‘螺絲釘’。我還是想做有創造性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小杰說道。

隨著越來越多應屆生的涌入,一方面,中廠也在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效仿大廠引進Mentor制度,豐富員工福利。在小紅書上搜索各中廠,躍入眼簾的盡是“節日禮盒”、“包兩餐”、“免費下午茶”等內容。

但另一方面,尤其是垂直賽道的中廠,競爭態勢也變得異常激烈。“今年來應聘實習生的,不少是985高校應屆生或者海外留學生。大家都非常優秀,一個崗位經常需要3輪面試才能確定候選人。”某中廠資深Mentor阿政說道。

如阿政所說,在愈發嚴峻的就業背景下,“進中廠”也并非是一條坦途。

“想進中廠的應屆生明顯變多,但中廠業務規模相比大廠來說還是小了很多。通常一個部門只有1-2個實習崗,這樣一來,有的熱門崗位的錄取比例一度高達500:1。”阿政直言,現在很多中廠的錄取要求已經直逼大廠。

有著豐富中廠實習經驗的張張表示,并不推薦應屆生盲目投遞中廠。

“就業本身需要考慮自身條件、個人能力,以及和公司的匹配程度。無論是去大廠還是中廠,本質上是要找一條有潛力的、自己感興趣的賽道。正確地看待大廠和中廠,才是打工人的核心素養。”

應屆生涌向中廠

大廠已不再是00后就業的唯一選擇。

“我大四實習的時候投遞的幾乎都是中廠。前期忙于科研的小杰并無豐厚的履歷,雖然很想進大廠的產品實習崗,但深知“投遞競爭激烈的大廠就是浪費時間”的他,還是把目光更多的鎖定在了中廠。

果然,在簡歷投出后不久,某內容社區中廠就和小杰約了面試時間,并在面試結束的當晚,給小杰發放了入職offer。

事實上,小杰在面試該中廠的同時,還收到了字節跳動的面試通知。可在寒假前一面結束后,小杰遲遲沒有收到后續通知。直到年后,負責崗位招聘的HR告訴小杰,由于內部人員調動原崗位已無需求,但小杰可以考慮申請其它崗位重新面試。“可投遞大廠的人太多了,幾乎所有面試都要3輪或者以上。”

就這樣,小杰選擇了該內容社區平臺的offer。

和小杰相似,年前曾進入某大廠線上項目實習的風風,現在是某985高校的研三學生。但僅僅實習一周后,風風就被“內卷”的實習氛圍所“勸退”。

“在項目實習群里,一個需求發出,就有數百個實習生‘搶單’,搶到的實習生才有參與項目的機會。”不僅如此,風風直言,本就已經很“卷”的“賽馬”機制,還經常會延續到深夜。

難以適應大廠賽馬機制的風風了解到,該大廠正式員工的工作強度也早已是“日常996,忙時007”。隨后,風風重新考慮了自己的職業規劃,“當我問自己,對于這種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日子能堅持多久時?對大廠的執著開始瓦解。”

“我不想為了高薪資放棄自己的生活,更何況很多中廠薪資也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于是,風風在校招時拒絕了大廠offer,最終選擇了某游戲中廠。“當時成都正好有工作機會,薪資也和一線城市同崗位持平,我便毫不猶豫選擇了該中廠。”

互聯網大廠有著高薪資和大平臺,同時也伴有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但對于00后應屆生而言,工作的壓力不是最重要的,是否能實現自身價值,才是影響擇業選擇的關鍵因素。

“大廠各業務早已發展成熟,很多崗位其實更像流水線作業,大部分人都是‘螺絲釘’,你很難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張張說道,她一開始就堅定地選擇進入較為小眾、處于上升期的互聯網賽道

“我在小紅書有著8個月的實習經歷,通常情況下,6個月以上的實習期剛好能讓我跟完一個完整的項目。相比起去大廠做螺絲釘鍍金,我更偏向選擇有成長空間的工作。”

某大廠資深HR表示,企業層級多,便會出現下傳多,上達少的情況。基層員工的存在感和歸屬感隨之降低。“這不僅會直接造成基層員工離職率普遍較高,也會隨著崗位的分工細化,讓不少人淪為‘螺絲釘’。”

根據美世《中國整體薪酬調研》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內平均企業員工主動離職率為7.1%,而互聯網行業員工主動離職率高達13.3%,接近平均值的兩倍。

上述HR補充道,大廠的崗位細分遠遠多于中廠。“以營銷部門為例,大廠往往會根據抖音、快手、豆瓣、微博等不同平臺設置相應的運營崗位。”

“崗位工作內容的細化確實能讓更多應屆生有機會接觸各類的一線資源。但很多大平臺能提供的機會和資源只是一個概念,很難真正落到每個人的身上。”與此同時,張張直言,長期從事重復性較強的工作何談成長?要想長遠一些,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成長空間才是關鍵所在。

00后在中廠,不做“螺絲釘”

然而,即便對大廠的競爭和壓力早已心知肚明,但面對金光閃閃的大廠時,小杰還是出現過動搖。

去年10月中旬,在新浪與小紅書之間,小杰選擇了新浪的產品經理實習崗位。但到崗后,小杰發現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重復的機械性工作內容,“我70%左右的工作內容都是查數據和分析數據,很少時間做創作型的工作。”

而由于Mentor工作繁忙,到崗第一天,小杰就在無指導的情況下開始接觸完全不熟悉的業務。就這樣,2個月實習期內,小杰只能與其他實習生一起“相互取暖”。

新浪實習結束后,小杰選擇在國內某內容社區中廠開始下一段實習生活。出乎意料的是,該中廠不僅為員工每日提供兩餐,還配備Mac筆記本和顯示器,“沒想到中廠的福利竟然這么‘香’。”

不僅如此,在入職的第二天,小杰就開始在leader的帶領下熟悉工作內容和常用軟件,并快速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

此外,除了分析數據的日常工作,小杰感覺到leader在爭取讓部門中的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創新性。“我經常會以用戶視角協同組內成員做產品優化,提出的意見也經常被leader采納。”能夠切實參與到產品功能調整過程中,讓小杰備受鼓舞。

與小杰不同,張張一開始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正在快速發展期的小紅書,并在實習期就迅速融入了團隊。“leader會帶我不斷復盤,引導我學習新知識。同時,比起大廠,小紅書的員工數量精簡,也有更多獨立負責業務的機會。”

燃財經了解到,實習期間,張張和leader一起從0到1運營起了官方賬號。在眾多旅行筆記中,張張敏銳地發現了露營這一極具潛力的關鍵詞,更主導了一系列的相關活動。活動中,她不僅認識了很多出行類達人,也迅速成長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職場人。

也正是由于這段經歷,在隨后的校招中,張張3天內拿下了阿里校招的offer,并成功通過了美團的終面。不過最后,張張毅然選擇了B站,“我已經愛上了不斷開拓新業務的過程,也享受在團隊中成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這種滿足感在大廠可能很難尋覓到吧。”

大廠不香,中廠如何?

對大廠去魅的年輕人,以及00后對個人價值認同的向往,讓中廠在求職市場愈發矚目。

被愈加關注后,中廠也紛紛“卷”了起來。阿政表示,當前不少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中廠都在逐步建立完善的人員培養制度。從新人入職到適應期引導,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中廠一般一個部門最多2個實習生,Mentor能做到手把手帶教。同時,中廠的新業務也能讓新人迅速進入‘角色’,在獨挑大梁的過程中挖掘個人能力,帶動新人快速的成長。”

除此之外,阿政強調,不少中廠的員工福利早已與大廠看齊,職場氛圍也營造的很好。除了包兩餐,日常下午茶、每月團建、各種公司周邊等“基礎配套設施”之外,中廠也愿意營造節日氛圍,員工大禮包更是常備……而這些隱性福利也不斷吸引著00后。

不過,盡管多方面因素來看,中廠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但需要提醒的是,中廠也并非是應屆生就業的烏托邦。“當前應屆生的就業形勢并不樂觀。”上述資深HR透露,去中廠并不是一個更輕松的選擇,現在不少中廠的招人標準也已經和大廠持平。

該HR強調,一方面是今年互聯網行業整體縮招,應屆生“一崗難求”。《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1076萬,而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CIER(就業景氣指數指數)卻已降至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低點,僅有0.71,較去年同時期的的1.34,下降了47%。

另一方面,中廠公司規模較小,每個部門配備的實習生數量和新崗位招聘數額有限,“優中選優”則成為必然。去年校招進入B站的張張向燃財經透露,入職后才得知,自己所在崗位的錄取比率達到了驚人的3000:1。

阿政表示,早前,其所在的中廠單個崗位面試最多2輪便會走完流程。但現在,一個開放給大一、大二學生的日常實習崗都會組織3輪面試。“原因很簡單,投遞的簡歷太多了,求職崗位的需求爆火無形之中抬高了中廠的入職門檻。”

阿政透露,今年一個原計劃招收0經驗大學生的崗位,收到的簡歷中不少來自頭部985高校。“單從簡歷來看,這些求職者的自身能力都沒問題,且實習履歷也都很豐富。但‘優中選優’,最后我們還是選擇了有3段大廠相關實習經歷的留學生。畢竟,誰不想招收有經驗、有能力的人進入團隊呢?”

隨著在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成為00后應屆生職場安全感的來源,中廠的持續發展,為更多00后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但正如張張所說,“人生是一場長跑,無論是大廠還是中廠,亦或是小廠,都不過是人生中的某一節點。選擇大廠或中廠都不重要,想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找到相匹配的公司才更重要。”

參考資料:

《大廠校招難進,“中廠”如何?》,來源:36氪的朋友們。

*文中阿政、小杰、張張、風風均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大廠去魅,00后涌入中廠

也并非坦途。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燃財經 馬舒葉

編輯|曹楊

“去年找實習我一個大廠都沒投,目標全是中廠。”小杰是國內頭部985大學的一名大四在讀生,在新浪實習并有機會留下時,卻轉投了某社區問答平臺。小杰告訴燃財經,現在很后悔當初選擇實習機會時,因為太迷戀大廠,而放棄當紅互聯網中廠企業。

“我去小紅書實習后,很多朋友也開始考慮去中廠實習。畢竟在垂直領域,能夠得到更好地鍛煉自己的機會。”曾在小紅書實習、如今已入職B站的張張如是說道。

燃財經了解到,近兩年,像小杰和張張一樣、放棄大廠轉而涌向中廠的00后越來越多。

平臺較小,能提供的校招、實習崗位較少,是很多應屆生對中廠的固有印象,這也使得中廠在人才市場上一直處于較為尷尬的位置。不少應屆生將中廠當做“大廠備胎”,“先拿中廠offer做保底,在慢慢等待大廠offer”也早已成為“常規”操作。

然而,隨著大廠的縮招以及過度的“內卷”,高薪資難以遮蓋“996”帶來的隱患,頻繁的裁員信息更讓“求穩”的00后忐忑不安……面對大廠越來越高的就業門檻,那些曾經讓年輕求職者心向往之的高薪、大平臺,慢慢失去誘惑力,越來越多的00后開始對大廠失去興趣,并寄希望于中廠。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在2022屆畢業生中,最期望就業的企業規模是中型企業的人占比達45%。除此之外,34.4%的應屆生期望去小型企業工作。而期望去大型企業的應屆生僅占16.9%。

“去中廠,做不被定義的打工人”開始在00后群體中不脛而走。“大廠雖然薪資高,但培養的都是‘螺絲釘’。我還是想做有創造性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小杰說道。

隨著越來越多應屆生的涌入,一方面,中廠也在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效仿大廠引進Mentor制度,豐富員工福利。在小紅書上搜索各中廠,躍入眼簾的盡是“節日禮盒”、“包兩餐”、“免費下午茶”等內容。

但另一方面,尤其是垂直賽道的中廠,競爭態勢也變得異常激烈。“今年來應聘實習生的,不少是985高校應屆生或者海外留學生。大家都非常優秀,一個崗位經常需要3輪面試才能確定候選人。”某中廠資深Mentor阿政說道。

如阿政所說,在愈發嚴峻的就業背景下,“進中廠”也并非是一條坦途。

“想進中廠的應屆生明顯變多,但中廠業務規模相比大廠來說還是小了很多。通常一個部門只有1-2個實習崗,這樣一來,有的熱門崗位的錄取比例一度高達500:1。”阿政直言,現在很多中廠的錄取要求已經直逼大廠。

有著豐富中廠實習經驗的張張表示,并不推薦應屆生盲目投遞中廠。

“就業本身需要考慮自身條件、個人能力,以及和公司的匹配程度。無論是去大廠還是中廠,本質上是要找一條有潛力的、自己感興趣的賽道。正確地看待大廠和中廠,才是打工人的核心素養。”

應屆生涌向中廠

大廠已不再是00后就業的唯一選擇。

“我大四實習的時候投遞的幾乎都是中廠。前期忙于科研的小杰并無豐厚的履歷,雖然很想進大廠的產品實習崗,但深知“投遞競爭激烈的大廠就是浪費時間”的他,還是把目光更多的鎖定在了中廠。

果然,在簡歷投出后不久,某內容社區中廠就和小杰約了面試時間,并在面試結束的當晚,給小杰發放了入職offer。

事實上,小杰在面試該中廠的同時,還收到了字節跳動的面試通知。可在寒假前一面結束后,小杰遲遲沒有收到后續通知。直到年后,負責崗位招聘的HR告訴小杰,由于內部人員調動原崗位已無需求,但小杰可以考慮申請其它崗位重新面試。“可投遞大廠的人太多了,幾乎所有面試都要3輪或者以上。”

就這樣,小杰選擇了該內容社區平臺的offer。

和小杰相似,年前曾進入某大廠線上項目實習的風風,現在是某985高校的研三學生。但僅僅實習一周后,風風就被“內卷”的實習氛圍所“勸退”。

“在項目實習群里,一個需求發出,就有數百個實習生‘搶單’,搶到的實習生才有參與項目的機會。”不僅如此,風風直言,本就已經很“卷”的“賽馬”機制,還經常會延續到深夜。

難以適應大廠賽馬機制的風風了解到,該大廠正式員工的工作強度也早已是“日常996,忙時007”。隨后,風風重新考慮了自己的職業規劃,“當我問自己,對于這種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日子能堅持多久時?對大廠的執著開始瓦解。”

“我不想為了高薪資放棄自己的生活,更何況很多中廠薪資也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于是,風風在校招時拒絕了大廠offer,最終選擇了某游戲中廠。“當時成都正好有工作機會,薪資也和一線城市同崗位持平,我便毫不猶豫選擇了該中廠。”

互聯網大廠有著高薪資和大平臺,同時也伴有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但對于00后應屆生而言,工作的壓力不是最重要的,是否能實現自身價值,才是影響擇業選擇的關鍵因素。

“大廠各業務早已發展成熟,很多崗位其實更像流水線作業,大部分人都是‘螺絲釘’,你很難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張張說道,她一開始就堅定地選擇進入較為小眾、處于上升期的互聯網賽道

“我在小紅書有著8個月的實習經歷,通常情況下,6個月以上的實習期剛好能讓我跟完一個完整的項目。相比起去大廠做螺絲釘鍍金,我更偏向選擇有成長空間的工作。”

某大廠資深HR表示,企業層級多,便會出現下傳多,上達少的情況。基層員工的存在感和歸屬感隨之降低。“這不僅會直接造成基層員工離職率普遍較高,也會隨著崗位的分工細化,讓不少人淪為‘螺絲釘’。”

根據美世《中國整體薪酬調研》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內平均企業員工主動離職率為7.1%,而互聯網行業員工主動離職率高達13.3%,接近平均值的兩倍。

上述HR補充道,大廠的崗位細分遠遠多于中廠。“以營銷部門為例,大廠往往會根據抖音、快手、豆瓣、微博等不同平臺設置相應的運營崗位。”

“崗位工作內容的細化確實能讓更多應屆生有機會接觸各類的一線資源。但很多大平臺能提供的機會和資源只是一個概念,很難真正落到每個人的身上。”與此同時,張張直言,長期從事重復性較強的工作何談成長?要想長遠一些,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成長空間才是關鍵所在。

00后在中廠,不做“螺絲釘”

然而,即便對大廠的競爭和壓力早已心知肚明,但面對金光閃閃的大廠時,小杰還是出現過動搖。

去年10月中旬,在新浪與小紅書之間,小杰選擇了新浪的產品經理實習崗位。但到崗后,小杰發現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重復的機械性工作內容,“我70%左右的工作內容都是查數據和分析數據,很少時間做創作型的工作。”

而由于Mentor工作繁忙,到崗第一天,小杰就在無指導的情況下開始接觸完全不熟悉的業務。就這樣,2個月實習期內,小杰只能與其他實習生一起“相互取暖”。

新浪實習結束后,小杰選擇在國內某內容社區中廠開始下一段實習生活。出乎意料的是,該中廠不僅為員工每日提供兩餐,還配備Mac筆記本和顯示器,“沒想到中廠的福利竟然這么‘香’。”

不僅如此,在入職的第二天,小杰就開始在leader的帶領下熟悉工作內容和常用軟件,并快速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

此外,除了分析數據的日常工作,小杰感覺到leader在爭取讓部門中的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創新性。“我經常會以用戶視角協同組內成員做產品優化,提出的意見也經常被leader采納。”能夠切實參與到產品功能調整過程中,讓小杰備受鼓舞。

與小杰不同,張張一開始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正在快速發展期的小紅書,并在實習期就迅速融入了團隊。“leader會帶我不斷復盤,引導我學習新知識。同時,比起大廠,小紅書的員工數量精簡,也有更多獨立負責業務的機會。”

燃財經了解到,實習期間,張張和leader一起從0到1運營起了官方賬號。在眾多旅行筆記中,張張敏銳地發現了露營這一極具潛力的關鍵詞,更主導了一系列的相關活動。活動中,她不僅認識了很多出行類達人,也迅速成長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職場人。

也正是由于這段經歷,在隨后的校招中,張張3天內拿下了阿里校招的offer,并成功通過了美團的終面。不過最后,張張毅然選擇了B站,“我已經愛上了不斷開拓新業務的過程,也享受在團隊中成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這種滿足感在大廠可能很難尋覓到吧。”

大廠不香,中廠如何?

對大廠去魅的年輕人,以及00后對個人價值認同的向往,讓中廠在求職市場愈發矚目。

被愈加關注后,中廠也紛紛“卷”了起來。阿政表示,當前不少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中廠都在逐步建立完善的人員培養制度。從新人入職到適應期引導,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中廠一般一個部門最多2個實習生,Mentor能做到手把手帶教。同時,中廠的新業務也能讓新人迅速進入‘角色’,在獨挑大梁的過程中挖掘個人能力,帶動新人快速的成長。”

除此之外,阿政強調,不少中廠的員工福利早已與大廠看齊,職場氛圍也營造的很好。除了包兩餐,日常下午茶、每月團建、各種公司周邊等“基礎配套設施”之外,中廠也愿意營造節日氛圍,員工大禮包更是常備……而這些隱性福利也不斷吸引著00后。

不過,盡管多方面因素來看,中廠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但需要提醒的是,中廠也并非是應屆生就業的烏托邦。“當前應屆生的就業形勢并不樂觀。”上述資深HR透露,去中廠并不是一個更輕松的選擇,現在不少中廠的招人標準也已經和大廠持平。

該HR強調,一方面是今年互聯網行業整體縮招,應屆生“一崗難求”。《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1076萬,而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CIER(就業景氣指數指數)卻已降至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低點,僅有0.71,較去年同時期的的1.34,下降了47%。

另一方面,中廠公司規模較小,每個部門配備的實習生數量和新崗位招聘數額有限,“優中選優”則成為必然。去年校招進入B站的張張向燃財經透露,入職后才得知,自己所在崗位的錄取比率達到了驚人的3000:1。

阿政表示,早前,其所在的中廠單個崗位面試最多2輪便會走完流程。但現在,一個開放給大一、大二學生的日常實習崗都會組織3輪面試。“原因很簡單,投遞的簡歷太多了,求職崗位的需求爆火無形之中抬高了中廠的入職門檻。”

阿政透露,今年一個原計劃招收0經驗大學生的崗位,收到的簡歷中不少來自頭部985高校。“單從簡歷來看,這些求職者的自身能力都沒問題,且實習履歷也都很豐富。但‘優中選優’,最后我們還是選擇了有3段大廠相關實習經歷的留學生。畢竟,誰不想招收有經驗、有能力的人進入團隊呢?”

隨著在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成為00后應屆生職場安全感的來源,中廠的持續發展,為更多00后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但正如張張所說,“人生是一場長跑,無論是大廠還是中廠,亦或是小廠,都不過是人生中的某一節點。選擇大廠或中廠都不重要,想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找到相匹配的公司才更重要。”

參考資料:

《大廠校招難進,“中廠”如何?》,來源:36氪的朋友們。

*文中阿政、小杰、張張、風風均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宁津县| 方城县| 灵石县| 合川市| 禄丰县| 新竹县| 深泽县| 崇义县| 改则县| 鱼台县| 酒泉市| 三江| 南丹县| 博乐市| 开原市| 香港| 徐闻县| 北京市| 星子县| 吉隆县| 昌江| 西安市| 新竹县| 九江县| 翁牛特旗| 宜黄县| 米易县| 涞源县| 宜宾县| 青神县| 玛多县| 乃东县| 普定县| 白河县| 伊吾县| 洛南县| 北流市| 湖南省| 双峰县|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