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電圈 華辛
對于所有企業來說,在行業高速增長和發展時期,各種發展、經營的問題往往被成績掩蓋了;相反,在行業滯漲甚至下跌時期,各種市場經營的問題則會暴露無遺。如今,一場持續多日的高溫燒烤,也讓眾多家電廠商的問題全面暴露。
到底誰在裸泳?并不是要等到大潮褪去才能看到,在高溫持續燒烤下也能發現問題。
最近,一輪持續半個多月、影響超過9億人的高溫天氣,不只是給家電行業的相關企業和商家找到了生意引爆的突破口,同時也再度將存在于很多家電廠商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競爭布局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持續暴露。
產品質量的問題
“最近空調賣的火,但各種產品的質量問題和性能故障也是層出不窮。一些用戶新空調買了2、3天就出現問題,這么熱的天氣下,不要說用戶生氣,我們也頭疼。要知道,服務人員安裝空調都來不及,還要去維修”。
一些家電經銷商直言,這些年來家電企業搞科技創新、搞智能賦能、搞數字化升級改造,但是在最為基礎的產品質量問題上,卻經常犯錯誤。對于企業來說,賣到用戶家中的產品出故障,可能一年只有幾百臺,并不算多。但是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卻是“100%的糟糕體驗”和“深刻記憶”。
所以,產品的質量,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沒有意外,只有必須。一是要保證產品的絕對高品質,不能輕易破壞產品的質量紅線;二是要在長達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保證產品的可靠與穩定,一個忠誠老用戶需要10年才能取得信任,但一臺問題產品卻可以隨時將一批老用戶推向不信任的彼岸。
除了最容易出現的產品質量故障,還有產品的外觀款式、技術功能等設計創新,也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或感到不方便,或感到不實用。這些年來,真正能讓用戶記憶深刻、實用好用的家電產品,并不多。這也折射出很多家電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弱的問題本質,還是產品能力并沒有建立起來,只能靠價格優惠、促銷活動來彌補不足。
用戶服務的問題
“很多家電經銷商,只知道賣產品,卻完全不考慮產品賣出去之后,送貨的問題、安裝的問題,以及后續服務的問題”,在一些家電企業眼中,很多經銷商直到今天還不想著通過服務來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就想著產品賣出去賺到錢就行了,用戶的所有問題都讓工廠解決。“想當甩手掌柜的家電經銷商,怎么可能有未來?”
產品壞了,用戶需要修;產品不會用,用戶需求指導;產品定期的保養、用戶也希望能有專業化服務。產品壞了有人修,產品維修,有質量保證;產品維修收費沒問題,不能亂收費;這些用戶的需求,在眾多家電經銷商,特別是鄉鎮市場商家眼中,都應該由家電企業負責,家電經銷商“將貨賣出去”就行了。
服務用戶,對于家電產業來說,絕不只是企業單方面的事情,商家同樣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站在家電企業的角度,如果家電經銷商只能“低價賣貨”,而不能服務用戶,解決用戶的需求,那么這些經銷商的價值又是什么?特別是在商家的資金回款、物流配送、倉儲等職能都不存在,服務好用戶才是商家唯一的籌碼。
眾多的家電經銷商,只想著賣貨賺差價,沒錯。但是,沒有服務用戶能力的經銷商,完全沒有技術含量,很容易被直播賣貨等取代。所以,面對問題的暴露,家電經銷商還要思考如何快速解決。
市場經營的問題
“一個產品,十個渠道有11種零售價。目前,家電市場的亂價問題,不只是讓家電企業難堪,更讓眾多家電經銷商難過,還讓很多的消費者不解,為什么家電現在這么多的零售價格?”不少家電廠商直言,目前除了市場上的亂價,還有竄貨,以及家電企業對于竄貨渠道的產品“不安裝、不服務”等問題,造成一線市場是“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一邊是亂價,在市場上層出不窮,家電企業也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另一邊針對竄貨,家電企業卻直接采取一刀切,對于跨區域銷售的家電產品不提供安裝、維修等服務。但是,這種市場競爭中出現的亂局,本質上還是家電廠商市場經營的管理出了問題。面對問題,第一時間不是解決,而是掩蓋甚至推諉;面對商家的訴求,第一時間不是想辦法,而是糊弄拖一拖;面對原則和底線,不堅守就想著先完成KPI再說。
如今市場的低迷,讓家電廠商的銷售任務重了,但投入資源少了、市場營銷人員也在整合優化,但另一方面則是市場上的用戶需求增多了、商家的訴求也多了,產品和市場經營都呈現多樣化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家電廠商的工作應該更細致、更周到、更完善,但沒想到卻是“更粗放和野蠻”。
市場的經營管理,不只是一門集合情商、智商與一體的工作,更是一門科學和藝術,考驗的是家電廠商經營管理團隊的能力和水平,這種提升需要的“細水長流”和“厚積薄發”。
都說“發現問題容易”,但是“解決問題很難”。如今,隨著家電廠商市場經營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暴露出來,對癥下藥”即可以解決問題。所以,未來2、3年正是一批有能力、有責任的家電廠商,解決問題“通關賽”的關鍵節點,需要過五關斬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