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子怡
受上半年銷售市場下行的影響,于近期發布業績預告的房企,業績同比大降成主流,實現凈利潤增長的企業極少。
金融街成為目前業績預計正向增長最多的企業。
7月14日,金融街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于報告期內,金融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7億元~12.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0%~110%,上年同期為盈利6.04億元。
上半年,金融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約為1.5億元~2.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0%~240%,上年同期為盈利6817.69萬元。
對于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金融街解釋稱,一是公司開發銷售業務穩步推進,開發銷售業務經營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二是公司將持有的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出售給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其轉讓收益(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影響約7.8億元;三是開發的上海商業項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影響約1.2億元。
另一家央企保利發展則是在高基數的的基礎上實現歸母凈利潤利潤微增。
保利發展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保利發展實現營業總收入1108.5億元,同比增長23.19%;營業利潤191.7億元,同比增長1.11%;利潤總額192.8億元,同比增長1.0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2億元,同比增長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05.65億元,同比增長5.14%。
相比這兩家房企,更多的開發商都出現凈利潤同比大幅下跌的趨勢。
招商蛇口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將同比下降50.6%—64.71%,達15億元—21億元;大悅城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 84.54%-89.42%,達6500萬元-9500萬元。
出險房企的業績預報下滑更多,受債務違約影響,這類企業銷售去化更為艱難,不少企業都呈虧損態勢。
陽光城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虧35-45億,而上年同期盈利19.9億元;世茂股份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虧3.6億元至-2.9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1.43億元;藍光發展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6億元,預計經營虧損達19億元;泰禾集團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最多達22.45億元;榮盛發展也預計凈利潤虧損最多達24億元。
雖然上半年房企預計交出的年中成績不太理想,但由于各城市密集調控政策的放松,市場累計銷售跌幅、銷售均價都有收窄趨勢。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689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6%。商品房銷售額66072億元,下降28.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1.8%。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47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3%。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3.5%。
具體來看,銷售面積相比1-5月的-23.6%,收窄了1.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跌幅(-26.6%)比1-5月(-28.1%)收窄1.5個百分點。銷售金額跌幅(-28.9%)收窄2.6個百分點,住宅銷售金額跌幅收窄2.7個百分點。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這是房企累計銷售跌幅今年首次收窄,主要原因是6月份銷售面積和金額環比反彈均在60%以上,單月同比降幅收窄幅度也在15-20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76847億元,同比下降25.3%。其中,國內貸款9806億元,下降27.2%;利用外資55億元,增長30.7%;自籌資金27224億元,下降9.7%;定金及預收款24601億元,下降37.9%;個人按揭貸款12158億元,下降25.7%。
李宇嘉分析發現,1-6月份的定金預收款和按揭貸款降幅分布收窄1.3和1.8個百分點,顯示商品房市場好轉,這具有非常重要的信號意義。
因為,定金預收款和按揭貸款占開發商資金來源的47.8%,銷售回款好轉了,開發商資金鏈才能好轉,銷售回款好轉也是銷售端好轉的結果。
對于后續緩解開發商債務風險,促進保交樓、促進新開工和拿地,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