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聚美麗 謝耳朵
“我們品牌小紅書突然被封了,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我們也被封了,就很突然……”
同樣的對話還在多個行業微信群里都流傳。
經調研,聚美麗發現,7月14日下午,冰希黎、INTO YOU、橘朵等多個品牌在小紅書突然“被封”。
截自小紅書
以這幾個品牌名為關鍵詞,在小紅書平臺上已經搜索不到相關的“種草”筆記,僅出現了“該品牌涉嫌違規營銷,相關內容不予展示”的界面。
不過品牌官方賬號仍然存在,由品牌賬號所發布的筆記也正常顯示,消費者也可以正常搜索到該賬號。
為此,記者第一時間去聯系了相關品牌,品牌方皆表示“非常懵”“很突然”“正在跟平臺核實了解中”“之前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隨后,記者又去聯系了小紅書平臺官方,官方回復為:“這幾個品牌因為‘水下筆記(指未經平臺報備的筆記)’,原始分值10分已被扣完,將被封禁28天。品牌想要恢復,需準備好近半年的軟廣筆記以及整改聲明,達標后才可解除。”
除了上述幾個品牌外,記者發現新銳彩妝品牌啪啵也被封禁了,不過該品牌是在7月前就被封禁的。
扣分規則上線,扣完即封
事實上,被小紅書“封禁”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去年12月,多芬、半畝花田、RNW、露得清等29個品牌就因涉嫌虛假營銷,被小紅書平臺封禁;時隔一個月不到,Fancl、后、可麗金、潤百顏、阿道夫等品牌也被列入了第二批封禁名單中。
公開數據顯示,自“虛假種草”專項治理以來,截自2022年4月,小紅書共封禁81個品牌及線下商戶,處理相關虛假種草筆記17.26萬篇、違規賬號5.36萬個。
不過當時小紅書并沒有給出非常明確、量化的封禁指標,只統一稱“這些品牌涉嫌嚴重的虛假營銷,影響了用戶判斷,干擾了平臺秩序,為了給用戶營造更加客觀、真實的內容體驗,故決定對其封禁。”
而冰希黎、INTO YOU、橘朵、啪啵等品牌,則是在4月20日小紅書《品牌違規扣分管理規則》正式實施后,因被扣完10分而被封禁的。
據該扣分規則顯示,每個品牌有10分原始分值,該規則會對未經品牌合作平臺、未經平臺廣告審核等違規營銷行為進行扣分。而不同觸發分數節點對應不同的處罰,從最開始發布警告,到被限制自然流量,最嚴重將被封禁28天。
“系統判斷沒經過官方平臺報備的營銷,一次扣兩分,扣滿10分就封禁一個月,期間如果又扣分,就繼續延遲一個月。”某品牌負責人解釋道。
也就是說任何非報備筆記的廣告形式,都將可能面臨扣分的風險。
被封禁的品牌,現在怎么樣了?
那之前被封禁的美妝品牌現在怎么樣了?這次封禁對他們有什么影響?
記者對之前第一批第二批被封禁的品牌進行了搜索,發現目前這些品牌已正常在小紅書平臺露出。其中首批被封禁的品牌,大部分在2個月后就解封;第二批被封禁品牌,比如可麗金、潤百顏等被屏蔽了2個月,阿道夫、當妮等則被屏蔽了近3個月,直到今年4月底才解禁。
美妝品牌RNW,在3月一解封,就在小紅書發布了“RNW如薇關于日常營銷內容推廣說明函”的公告,表示將成立“分銷商內容管理團隊”,監管日常的營銷內容,并優化分銷商推廣行為。
圖片來源:RNW小紅書
同時RNW還公開了舉報郵箱,邀請消費者對其營銷推廣內容進行監督。這條筆記至今仍然是品牌小紅書的置頂內容。
而對于不少品牌來說,雖然被解封了,但仍然帶來了一些影響。
半畝花田運營人員在剛解封時,就曾發聲訴苦:“已經連續掉粉一個月。”
“最直接的流量影響就不說了,‘該品牌涉嫌違規營銷,相關內容不予展示’,這個界面一顯示,對于那些對平臺規則并不是很熟悉的消費者來說,一說違規,還以為我們犯了什么事。”某業內人士尚朗(化名)說道,“而對于那些熟知平臺規則的消費者來說,則容易在他們心里留下‘營銷大戶’的惡名。”
啪啵的創始人Olivia也告訴聚美麗記者,“等解封了后會按照平臺規則調整下側重點。不過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我們也不打算做太多的營銷投入。繼續打磨好產品,拓展渠道是目前工作重點。”
此外記者發現,第一批被封的品牌多芬,雖然已經顯示正常,但其官方賬號至今仍未更新,最新一條筆記停留在去年12月;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三草兩木身上,該品牌的最新筆記為去年11月;日用品牌當妮在4月解封以后發布一條筆記后,已經有近2個月未發布新筆記;韓國藥妝品牌艾珂薇則清空了所有的小紅書筆記。
被“拋棄”的KOC,陷入兩難的品牌方?
小紅書4月剛發布扣分規則,就引起了不少品牌方的焦慮和疑問:是否以后全部只能做報備筆記了?普通用戶分享的內容,被誤判為軟廣而“連累”品牌扣分怎么辦?具體哪些內容,會被判定為“軟廣”?
“水下筆記和種草分享的界定本來就不明確,很容易被誤判。”某業內人士張曉(化名)吐槽道。
“平臺報備有明確的手續費,而達人在報價時,報備和不報備也會是不同的價位。我們在達人營銷上的成本也會隨之增加。”某新銳品牌負責人錢錢(化名)說道。
此外,小紅書對于美妝行業而言早已是個種草投放版塊的“標配”平臺,大部分品牌尤其是新銳品牌,通常會在小紅書上以“素人KOC鋪量、頭腰部達人提質”的矩陣進行投放。
但該規定出現后,品牌與素人KOC的合作道路在縮窄,更無法通過“素人鋪量”的模式去擴大小紅書平臺的品牌聲量。
“很多KOC因為粉絲數量少,無法入駐蒲公英平臺進行報備。”錢錢解釋道,“這對于我們這些新品牌來說,本身勢能就不夠,投產就很難做上去。”
不僅僅是新銳品牌,其他美妝品牌也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響。此前就有多位美妝品牌高管針對新的扣分規則,向聚美麗表示:
“我們公司小紅書的業務現在都停掉了,準備把投放的精力集中在抖音。”
“感覺快‘失業’了。素人的筆記我們都已經暫停發布,同時公司也讓我們pr暫停了bd素人的工作。”
此外,也有營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品牌做產品,如果不投社媒,會更傾向于在各大平臺做直播,不需要走內容,且有很多純傭金的合作方式。
不過,對于那些仍然要靠小紅書來“生存”的品牌來說,最頭疼的其實還是“沒有過渡期”,也“沒有任何提示”。
“我們可能還在摸索怎么操作,要如何調整,然后轉眼就突然被封掉了。”
事實上,之前每年類似618、雙11等大促節點,小紅書都會有一波“啄木鳥計劃”。這不是小紅書平臺第一次處理,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在“清朗”行動的大背景下,除了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也紛紛加強了針對內容監管的力度,并逐步探索一個與品牌共贏的商業模式。
這也意味著“草莽式”投放獲取流量的時代已經結束。品牌在流量上的耕耘,更需要思考如何在管理逐漸嚴格的社媒平臺上尋找到核心用戶,搭建起內容能力的護城河,這樣才能保證品牌健康長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