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預制菜“虛假繁榮”?站在風口卻難起飛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預制菜“虛假繁榮”?站在風口卻難起飛

預制菜很難大而全。

文|潮汐商業評論 Silence

編輯|Ray

這天是吳太太8歲兒子的生日,很多小朋友來家里做客。

臨近吃飯的時間,吳太太還是沒有做飯的跡象。一些家長以為沒有準備飯菜,已經開始準備告辭。

一會有人敲門,外賣小哥送過來很多餐盒。

“看來是準備了外賣”有人心里嘀咕,“這倒是方便,就是味道可能一般。”

不過餐盒打開,卻是一盒一盒已經配置好的炒菜食材,吳太太拿起這些食材直接下鍋開始炒菜。

很快在飯點時,一桌豐盛的菜肴閃亮登場。

大家嘖嘖稱贊,有人夸吳太太能干,也有人稱贊“這個預制菜還真的是挺方便的。”

最近,冷鮮肉行業的龍頭企業——雙匯搞了新動作。

近期有媒體報道,雙匯成立了餐飲事業部,推出家宴系列、筷樂星廚系列菜肴預制產品,號稱采用的低溫速凍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菜品的口感、口味。

其實,不光是賣肉的雙匯瞄上預制菜。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艾媒金榜|2022年上半年中國預制菜品牌百強榜》顯示,賣午餐肉的梅林、賣辣鴨脖的周黑鴨、賣水餃的思念,甚至還有開火鍋店的海底撈紛紛布局預制菜產業。

不光是這些食品企業,一些互聯網企業也要來分一杯羹。2020年3月,盒馬成立了3R事業部,即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可以稱的上是“預制菜事業部”。

2022年,叮咚買菜推出預制菜獨立品牌“朝氣鮮食”,主要布局經銷、代理、終端大客戶等B端渠道,目標是把預制菜領域打深打透。

更不要提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資本投資者,《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洞察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預制菜賽道共發生71起投融資事件,披露融資總金額超10億元,涉及項目42個。僅在2020年-2021年,預制菜賽道就發生23起融資(如:查特熊、牛癡餐飲、懶熊火鍋、珍味小梅園、味知香、三餐有料、尋味獅、猴爺餐飲、小牛凱西)。

圖/艾媒咨詢

一時間,人人都愛預制菜了!

預制菜到底是啥?真的很香嗎?

01 預制菜:天時地利人和

平時我們自己炒菜,需要完成買菜、洗菜、摘菜、切菜、等繁瑣配菜程序之后,才可以開始煎炒烹炸。

預制菜,簡單來說就是商家把所有的菜品配好進行冷鏈儲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直接進行最后的烹飪環節即可。

再直白一些就是,相當于你請了一個配菜工。

預制菜并不是一個稀罕物種,2000年前后,我國就已經陸續出現半成品菜生產企業。但預制菜的真正爆發,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的合力推動。

在天時上,預制菜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迅速增長。

第一次是在2014年。由于外賣的爆發式增長和消費方式的改變,主要面向連鎖快餐企業的預制菜在B端步入放量期。

而在2020年以來,預制菜又在C端迎來了消費加速期。

這次,則是因為疫情。

一方面,減少聚集、居家隔離等日常防疫政策,導致在家做飯成為了人們“不得不”的選擇,手殘黨們被逼宅家培養了預制菜的需求與消費習慣。

另一方面,疫情下,人工、房租成本居高不下且有逐步上漲之勢,線下門店卻時常會關停。而操作便捷、品質可控的預制菜可幫助餐廳減少廚房面積、降低對廚師的過度依賴等,幫助提高餐飲企業盈利能力。

此外,雖然外賣成了人們在堂食之外的又一大飲食習慣。但是隨著人們對食品健康、質量要求愈加提升,外賣口感過油、原材料質量難以保障、送達后口感下降等等問題,難以滿足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下對于食品的健康要求。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拎著年輕人的耳朵時刻叮囑,“別老吃外賣,不健康,還是自己做飯好!”

在這種耳聞目染之下,占據了廚房這個高地的預制菜不僅迎合了人們快節奏烹飪的需求,也為人們提供了更新鮮高品質的菜品和口感。

最起碼是這樣的心理安慰。

此乃地利。

在人和這個因素上,還是要感謝懶人經濟和多元化的消費場景。

隨著消費升級和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生活節奏的提升,預制菜的免切、免洗、免配,讓宅人們感到“比外面餐廳干凈、比自己做方便快捷、味道不會太難吃”。從而讓預制菜成了對不會做飯的人比較友好……

對于忙碌的家庭主婦們來說,預制菜大大減輕了看娃時還要做飯的生活壓力。在遇到節假日家庭聚餐,尤其是“年夜飯”時,預制菜保持了廚房的溫度,也最大程度解放了雙手,讓更多的時光留給家人專心聚會。

對于未婚男女、獨居老人等而言,預制菜也滿足了單身人群對飲食快速、方便、小份等“一人食”的需求,而“一人戶”數量的增多也為預制菜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提供需求支撐。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2020年“一人戶”家庭數超過1.25億,占比超25%。根據貝殼《新獨居時代報告》,到2030年中國獨居率或將超過30%。

02 預制菜,沒有看上去那么“香”

多重因素刺激之下,預制菜已經是這五年里食品加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子行業之一,且根據預測,未來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21年發布的《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預制菜市場的規模合計為2044億元-3066億元,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可以成長為萬億元規模的市場,長期來看,預制菜行業規模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

但同時,中商產業院的報告中也指出,2021年國內預制菜市場以直供餐飲場所的B端為主要銷售渠道。

每到周末,就是小何與閨蜜們逛街的時間。

大型購物中心內人潮涌動,午餐時間一座難求的場面屢見不鮮。只是不知道何時起,大型連鎖餐飲品牌不僅上菜愈加迅速,在同一城市里不同店面的同一道菜品給她的口感幾乎完全相同。

“為了翻臺率、菜品的穩定口碑,連鎖飯店用料理包、預制菜簡直是大勢所趨。”對此,小何并不意外。“就算某家廚師換了,也不愁菜的口味有什么太大變化。”

中商產業院的報告中指出,預制菜在B端銷售占比為80%。也就是說,80%的預制菜最終還是要從堂食和外賣流入消費者口中。這和以往的餐飲并無任何分別,也和我們印象中的預制菜消費大相徑庭。

而那些被資本給予了厚望的C端人群,目前來看畫像并不明朗。

對于手殘黨來說,只需簡單加熱的成品預制菜,“產品復原”可能很考驗能力。

比如一份半成品宮保雞丁,經過冷凍、解凍后,食材能否保證足夠新鮮?口感是不是還那么良好?是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根據外包裝上簡單的說明做出一份美食?

對于真正喜歡做飯的美食愛好者來說,預制菜又不那么地道,沒有自己動手的完整意義。

當前的疫情促使大家宅家做飯,讓預制菜風生水起。那么在疫情退散的未來,還能夠繼續宅家做飯而不干脆出門享受堂食原本味道的人群,又能夠剩下多少呢?

而且,目前雖然國內預制菜行業參與者眾多,但是這些入局者是真正想參與其中,還是想“玩票”一把,尚未可知。

比如以雙匯為例。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雙匯實現營收667.98億元,同比下滑近10%,歸母凈利潤48.66億元,同比下滑22%。這是自1998年上市以來,雙匯全年業績降幅最大的一次,也是第二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雙下降。更加值得警惕的是,上一次則是在不久前的2017年。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雙匯今年一季度營收繼續下滑25%。僅靠賣肉已經不能夠實現營收增長了,這讓雙匯亟需在主營業務之外尋找第二曲線。

同理的還有三只松鼠。如果說雙匯還擁有預制菜食材資源的話,三只松鼠介入預制菜的跨圈可謂不小,這和其日益承壓的業績恐怕不無關系。

2022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三只松鼠實現營業收入30.89億元,同比下降15.85%;凈利潤1.61億元,同比下降48.75%。

對于預制菜,雙匯和三只松鼠們是預謀而來還是“病急亂投醫”,猶未可知。

03 預制菜:可能小而美,很難大而全

對于預制菜的未來,雖然許多市場分析畫出了美麗且貌似足夠豐富的“大餅”,不過這張餅并不好吞下。

根據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對于預制菜,消費者最大的顧慮有三:一是食品安全,二是食品口味,三是種類多樣化。

其中,食品安全問題可以隨著技術和管理的提升迅速規避。不過后兩者卻是兩大難題。

另外,中餐繁復的菜系差異,使得菜品的地域性特征明顯,對于預制菜來說進入新的區域可能就要面臨一定風險。這就注定了預制菜賽道短期內很難出現“大而全”的全國區域內的規模性巨頭,只能在較小區域內進行深耕。

“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在IPO的招股書中披露,2018年至2020年,味知香在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是97.60%、96.81%、96.80%,銷售半徑明顯過于集中。

即便是在融資成功的2021年,味知香也仍然沒有成功從華東突圍,報告期內公司華東地區實現收入7.24 億元,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96.02%,去“華東化”仍然任重而道遠。

此外,由于中餐菜肴品類繁多,某家企業想要貪占所有的菜品難度更是幾何數增加。相反,預制菜品牌推廣某個單品或者系列產品成功的系數更加高一些。

仍然以味知香為例,其雖然號稱擁有200多道菜品,不過肉類產品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70.68%,其中牛肉類產品又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 47.10%,成為第一大類單品。

另外一個蹭了“預制菜”熱點的上市企業是蓋世食品,這家曾經用“以食用菌、海藻和蔬菜等為主要原料,致力于打造中國開胃涼菜領軍者”字眼介紹自己的企業,在2021年明確提出要主打“預制涼菜”,并首次在年報中將自己的公司介紹改為“主營業務為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預制涼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打造中國預制涼菜領導品牌。”

圖/安井食品官微

2021年的預制菜市場規模達3459億元,即便是味知香、安井等眾多選手已經入局行業,目前他們的市場占有率仍不及1%。賽道中仍以中小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較低。

所以,對于預制菜行業的短期未來仍然存在極大的可能性,對預制菜企業來說,針對具體人群或者具體場景進行小眾市場開發,形成小而美的品牌口碑和細分市占率,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吳太太在兒子生日那天使用了一次預制菜后,再也沒有第二次使用。

兒子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你不再用了呢?”

“人多了才用,平時只做咱們家里人的飯,我還是沒問題的。”吳太太微笑著說:“再說,那個飯菜哪有媽媽親手做的香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預制菜“虛假繁榮”?站在風口卻難起飛

預制菜很難大而全。

文|潮汐商業評論 Silence

編輯|Ray

這天是吳太太8歲兒子的生日,很多小朋友來家里做客。

臨近吃飯的時間,吳太太還是沒有做飯的跡象。一些家長以為沒有準備飯菜,已經開始準備告辭。

一會有人敲門,外賣小哥送過來很多餐盒。

“看來是準備了外賣”有人心里嘀咕,“這倒是方便,就是味道可能一般。”

不過餐盒打開,卻是一盒一盒已經配置好的炒菜食材,吳太太拿起這些食材直接下鍋開始炒菜。

很快在飯點時,一桌豐盛的菜肴閃亮登場。

大家嘖嘖稱贊,有人夸吳太太能干,也有人稱贊“這個預制菜還真的是挺方便的。”

最近,冷鮮肉行業的龍頭企業——雙匯搞了新動作。

近期有媒體報道,雙匯成立了餐飲事業部,推出家宴系列、筷樂星廚系列菜肴預制產品,號稱采用的低溫速凍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菜品的口感、口味。

其實,不光是賣肉的雙匯瞄上預制菜。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艾媒金榜|2022年上半年中國預制菜品牌百強榜》顯示,賣午餐肉的梅林、賣辣鴨脖的周黑鴨、賣水餃的思念,甚至還有開火鍋店的海底撈紛紛布局預制菜產業。

不光是這些食品企業,一些互聯網企業也要來分一杯羹。2020年3月,盒馬成立了3R事業部,即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可以稱的上是“預制菜事業部”。

2022年,叮咚買菜推出預制菜獨立品牌“朝氣鮮食”,主要布局經銷、代理、終端大客戶等B端渠道,目標是把預制菜領域打深打透。

更不要提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資本投資者,《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洞察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預制菜賽道共發生71起投融資事件,披露融資總金額超10億元,涉及項目42個。僅在2020年-2021年,預制菜賽道就發生23起融資(如:查特熊、牛癡餐飲、懶熊火鍋、珍味小梅園、味知香、三餐有料、尋味獅、猴爺餐飲、小牛凱西)。

圖/艾媒咨詢

一時間,人人都愛預制菜了!

預制菜到底是啥?真的很香嗎?

01 預制菜:天時地利人和

平時我們自己炒菜,需要完成買菜、洗菜、摘菜、切菜、等繁瑣配菜程序之后,才可以開始煎炒烹炸。

預制菜,簡單來說就是商家把所有的菜品配好進行冷鏈儲存,消費者購買后只需直接進行最后的烹飪環節即可。

再直白一些就是,相當于你請了一個配菜工。

預制菜并不是一個稀罕物種,2000年前后,我國就已經陸續出現半成品菜生產企業。但預制菜的真正爆發,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的合力推動。

在天時上,預制菜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迅速增長。

第一次是在2014年。由于外賣的爆發式增長和消費方式的改變,主要面向連鎖快餐企業的預制菜在B端步入放量期。

而在2020年以來,預制菜又在C端迎來了消費加速期。

這次,則是因為疫情。

一方面,減少聚集、居家隔離等日常防疫政策,導致在家做飯成為了人們“不得不”的選擇,手殘黨們被逼宅家培養了預制菜的需求與消費習慣。

另一方面,疫情下,人工、房租成本居高不下且有逐步上漲之勢,線下門店卻時常會關停。而操作便捷、品質可控的預制菜可幫助餐廳減少廚房面積、降低對廚師的過度依賴等,幫助提高餐飲企業盈利能力。

此外,雖然外賣成了人們在堂食之外的又一大飲食習慣。但是隨著人們對食品健康、質量要求愈加提升,外賣口感過油、原材料質量難以保障、送達后口感下降等等問題,難以滿足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下對于食品的健康要求。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拎著年輕人的耳朵時刻叮囑,“別老吃外賣,不健康,還是自己做飯好!”

在這種耳聞目染之下,占據了廚房這個高地的預制菜不僅迎合了人們快節奏烹飪的需求,也為人們提供了更新鮮高品質的菜品和口感。

最起碼是這樣的心理安慰。

此乃地利。

在人和這個因素上,還是要感謝懶人經濟和多元化的消費場景。

隨著消費升級和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生活節奏的提升,預制菜的免切、免洗、免配,讓宅人們感到“比外面餐廳干凈、比自己做方便快捷、味道不會太難吃”。從而讓預制菜成了對不會做飯的人比較友好……

對于忙碌的家庭主婦們來說,預制菜大大減輕了看娃時還要做飯的生活壓力。在遇到節假日家庭聚餐,尤其是“年夜飯”時,預制菜保持了廚房的溫度,也最大程度解放了雙手,讓更多的時光留給家人專心聚會。

對于未婚男女、獨居老人等而言,預制菜也滿足了單身人群對飲食快速、方便、小份等“一人食”的需求,而“一人戶”數量的增多也為預制菜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提供需求支撐。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2020年“一人戶”家庭數超過1.25億,占比超25%。根據貝殼《新獨居時代報告》,到2030年中國獨居率或將超過30%。

02 預制菜,沒有看上去那么“香”

多重因素刺激之下,預制菜已經是這五年里食品加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子行業之一,且根據預測,未來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21年發布的《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預制菜市場的規模合計為2044億元-3066億元,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可以成長為萬億元規模的市場,長期來看,預制菜行業規模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

但同時,中商產業院的報告中也指出,2021年國內預制菜市場以直供餐飲場所的B端為主要銷售渠道。

每到周末,就是小何與閨蜜們逛街的時間。

大型購物中心內人潮涌動,午餐時間一座難求的場面屢見不鮮。只是不知道何時起,大型連鎖餐飲品牌不僅上菜愈加迅速,在同一城市里不同店面的同一道菜品給她的口感幾乎完全相同。

“為了翻臺率、菜品的穩定口碑,連鎖飯店用料理包、預制菜簡直是大勢所趨。”對此,小何并不意外。“就算某家廚師換了,也不愁菜的口味有什么太大變化。”

中商產業院的報告中指出,預制菜在B端銷售占比為80%。也就是說,80%的預制菜最終還是要從堂食和外賣流入消費者口中。這和以往的餐飲并無任何分別,也和我們印象中的預制菜消費大相徑庭。

而那些被資本給予了厚望的C端人群,目前來看畫像并不明朗。

對于手殘黨來說,只需簡單加熱的成品預制菜,“產品復原”可能很考驗能力。

比如一份半成品宮保雞丁,經過冷凍、解凍后,食材能否保證足夠新鮮?口感是不是還那么良好?是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根據外包裝上簡單的說明做出一份美食?

對于真正喜歡做飯的美食愛好者來說,預制菜又不那么地道,沒有自己動手的完整意義。

當前的疫情促使大家宅家做飯,讓預制菜風生水起。那么在疫情退散的未來,還能夠繼續宅家做飯而不干脆出門享受堂食原本味道的人群,又能夠剩下多少呢?

而且,目前雖然國內預制菜行業參與者眾多,但是這些入局者是真正想參與其中,還是想“玩票”一把,尚未可知。

比如以雙匯為例。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雙匯實現營收667.98億元,同比下滑近10%,歸母凈利潤48.66億元,同比下滑22%。這是自1998年上市以來,雙匯全年業績降幅最大的一次,也是第二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雙下降。更加值得警惕的是,上一次則是在不久前的2017年。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雙匯今年一季度營收繼續下滑25%。僅靠賣肉已經不能夠實現營收增長了,這讓雙匯亟需在主營業務之外尋找第二曲線。

同理的還有三只松鼠。如果說雙匯還擁有預制菜食材資源的話,三只松鼠介入預制菜的跨圈可謂不小,這和其日益承壓的業績恐怕不無關系。

2022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三只松鼠實現營業收入30.89億元,同比下降15.85%;凈利潤1.61億元,同比下降48.75%。

對于預制菜,雙匯和三只松鼠們是預謀而來還是“病急亂投醫”,猶未可知。

03 預制菜:可能小而美,很難大而全

對于預制菜的未來,雖然許多市場分析畫出了美麗且貌似足夠豐富的“大餅”,不過這張餅并不好吞下。

根據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對于預制菜,消費者最大的顧慮有三:一是食品安全,二是食品口味,三是種類多樣化。

其中,食品安全問題可以隨著技術和管理的提升迅速規避。不過后兩者卻是兩大難題。

另外,中餐繁復的菜系差異,使得菜品的地域性特征明顯,對于預制菜來說進入新的區域可能就要面臨一定風險。這就注定了預制菜賽道短期內很難出現“大而全”的全國區域內的規模性巨頭,只能在較小區域內進行深耕。

“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在IPO的招股書中披露,2018年至2020年,味知香在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是97.60%、96.81%、96.80%,銷售半徑明顯過于集中。

即便是在融資成功的2021年,味知香也仍然沒有成功從華東突圍,報告期內公司華東地區實現收入7.24 億元,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96.02%,去“華東化”仍然任重而道遠。

此外,由于中餐菜肴品類繁多,某家企業想要貪占所有的菜品難度更是幾何數增加。相反,預制菜品牌推廣某個單品或者系列產品成功的系數更加高一些。

仍然以味知香為例,其雖然號稱擁有200多道菜品,不過肉類產品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70.68%,其中牛肉類產品又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 47.10%,成為第一大類單品。

另外一個蹭了“預制菜”熱點的上市企業是蓋世食品,這家曾經用“以食用菌、海藻和蔬菜等為主要原料,致力于打造中國開胃涼菜領軍者”字眼介紹自己的企業,在2021年明確提出要主打“預制涼菜”,并首次在年報中將自己的公司介紹改為“主營業務為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預制涼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打造中國預制涼菜領導品牌。”

圖/安井食品官微

2021年的預制菜市場規模達3459億元,即便是味知香、安井等眾多選手已經入局行業,目前他們的市場占有率仍不及1%。賽道中仍以中小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較低。

所以,對于預制菜行業的短期未來仍然存在極大的可能性,對預制菜企業來說,針對具體人群或者具體場景進行小眾市場開發,形成小而美的品牌口碑和細分市占率,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吳太太在兒子生日那天使用了一次預制菜后,再也沒有第二次使用。

兒子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你不再用了呢?”

“人多了才用,平時只做咱們家里人的飯,我還是沒問題的。”吳太太微笑著說:“再說,那個飯菜哪有媽媽親手做的香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宿松县| 皋兰县| 林州市| 乌拉特前旗| 西畴县| 错那县| 大兴区| 新建县| 阿拉尔市| 库伦旗| 扬中市| 德钦县| 呼图壁县| 高雄县| 共和县| 阿勒泰市| 芦山县| 平江县| 枝江市| 涡阳县| 化德县| 南充市| 桓台县| 兴安盟| 资兴市| 图们市| 都安| 得荣县| 东阿县| 左权县| 历史| 若尔盖县| 滕州市| 景泰县| 荥阳市| 准格尔旗| 海南省| 临猗县| 宾阳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