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港股中資房企長期停牌的隱患還在發酵。昨日,匯添富、財通基金、中融基金等多家公募發布公告,稱根據相關規定,對旗下基金持有的世茂集團(0813.HK)、融創中國(1918.HK)、中國奧園(3883.HK)等三只港股調整估值。
公告顯示,公募基金公司將對“世茂集團”按照 1.34港元進行估值,停牌股票“中國奧園”按照 0.354港元進行估值,“融創中國”按照1.37港元進行估值。在停牌前,上述個股的股價分別為4.42港元、1.18港元、4.58港元,此次調整相當于打三折。
具體來看,發布公告的匯添富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發起式基金、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等多只產品將受到估值調整的影響。
受長期停牌的影響,持有三只個股的公募產品中,除了被動指數型基金,主動權益類基金已經在一季度選擇減倉或出逃。
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有13家公司的13只基金持有世茂集團。由于基金一季報僅披露前十大重倉股,截至一季度末,顯示僅華夏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ETF、博時恒生高股息ETF兩只被動指數型基金持有世茂集團。
同樣,在去年年報披露的信息中,有5家公司的5只基金持有中國奧園。其中,匯添富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發起式基金持有中國奧園數量最多,達142.3萬股。
截至去年年末,有34家公司的60只基金持有融創中國。到今年一季度末,融創中國、中國奧園均已經消失在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

今年4月1日,當代置業(1107.HK)、融創中國、花樣年控股(1777.HK)等多家房企均公告稱,因未準時刊發年報,于當日9點起準時停牌。同日停牌的還有世茂集團、佳兆業集團(1638.HK)、陽光100中國(2608.HK)、中國奧園等。
7月8日,世茂集團、佳兆業集團(1638.HK)、融創中國、中國恒大(3333.HK)等9只持續停牌的港股公司,已經被恒生指數有限公司以系統最低價格(0.0001元)從系列指數中剔除。隨后,跟蹤相關恒生指數的華夏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ETF、博時恒生高股息ETF均發布《停牌股票估值調整情況的公告》,稱對“世茂集團”按照 1.34 港幣進行估值,對“融創中國”按照 1.39 港幣進行估值。待上述股票復牌且其交易體現活躍市場交易特征后,將恢復采用當日收盤價格對其進行估值。
“其實現在行業對地產股的看法不一。有些基金經理今年重倉了金融地產板塊,業績非常亮眼,但有些同行今年一季度是割肉跑的,以后是堅決不碰地產了。”深圳某百億基金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萬家基金經理黃海預計,優質的金融地產類個股或將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迎來戴維斯雙擊。
“過去兩三年金融地產漲幅較少,過去一段時間,資金流入成長股板塊,對金融地產產生虹吸作用,市場對這些板塊是低配的。但這些行業里的優質企業在供給端出清的背景下,行業格局更加優化,競爭力更強,在迎來經濟上行拐點的階段,他們有望迎來盈利提升,同時受到市場成長價值再平衡的影響,資金從成長流向價值,估值也會迎來提升。”黃海表示。
安信證券指出,今年六月房地產銷售有所改善,環比五月上升60%。地產支持政策措施不斷出臺,房貸利息亦持續下調。六月的反彈可能只是過去幾個月因疫情及市場環境變動,而對購房計劃延后所釋放的效果,未來7、8月的房地產銷售情況將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