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鑫
近日,天風證券(601162.SH)、招商證券(600999.SH)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公司關于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的議案,同意公司申請并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授權公司經營管理層辦理申請業務資格的相關手續等。
截至7月13日,已有13家券商公開表示擬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除上述兩家券商外,還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中國銀河、華泰證券、方正證券、浙商證券、國金證券、東吳證券、財通證券、中泰證券。
5月13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下稱做市規定),同日,上交所發布就業務細則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科創板做市制度落地。(詳見:科創板做市制度箭在弦上!26家券商有望率先嘗鮮,做市持股比例不超5%)
做市業務準入條件對券商的資本實力和風控能力要求較高,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條件:一是最近12個月凈資本持續不低于100億元,二是最近三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含)以上。據此,共有26家券商符合科創板做市準入要求,目前已有半數券商通過董事會審議申請做市業務。
除了硬性門檻,根據做市規定,券商申請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資格,還需向證監會提供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實施方案,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部門設置、人員配備、系統建設、 風控措施、業務準備等內容。
東北證券研報表示,在科創板開市將滿三周年之際,大量限售股即將迎來解禁,引入做市商制度,有利于釋放市場流動性,為券商帶來增量業務。頭部券商資本金、綜合實力優勢明顯,將率先受益于科創板做市業務。
“做市交易業務可以更好地服務公司客戶,通過與投行項目承攬、戰略跟投、研究定價、場外期權創設等多個業務聯動,延展客戶服務鏈條,有助于推動投行、投資、財富、研究等業務條線的發展,促進業務協同與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浙商證券表示。
財通證券的測算顯示,假設券商做市持倉市值在1%到4%,科創板做市總規模預計在500億元到2100億元。中性假設引入做市商后交易量提高至550億元/日,做市價差為0.5%,做市交易占比為20%,預計每年帶來的增量收入約為100億元到130億元;按90%的利潤率測算,帶來的增量利潤約為90億元到1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