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調整背景下,擁有融資優勢且經營穩定的房企,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并且也會得到外界和資本市場認可。
在7月12日發布的2022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上,近兩年來經營保持穩健的綠城中國排名上升至139名,較2021年(174名)提升了35位,這也是綠城中國連續13年上榜取得的最好排名。
得到第三方機構認可外,綠城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也不錯。7月8日,綠城中國股價曾上漲2.23%達到17.4港元/股的高位,這一股價創下這家公司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在最近兩日的港股回調中,綠城的股價依然保持穩定,最新市值為422.11億港元。
過去兩年,綠城中國股價整體增長了31%,而同期港股典型房企同比下降幅度超過40%,在港股房企中,綠城這兩年的股價增幅排名第一。以綠城今年7月8日最新的收盤價計算,較年初的漲幅接近39%,同樣是今年以來漲幅最高的房企之一。
在房地產行業整體面臨調整,數家房企面臨債務壓力,資本市場信心有所下降的背景下,綠城股價卻走出了獨立行情。之所以被資本市場認可和看好,與綠城近年來逐步改善的經營狀況、表現出的財務安全性有直接關系。
在核心的銷售層面,綠城上半年的行業排名進一步提升。根據綠城7月5日最新披露的數據,2022年1月-6月份累計實現總合同銷售額1128億元(含代建),位列中指研究院/億翰智庫全口徑銷售榜第7位,在克而瑞操盤金額榜上,位居第5位。其中,綠城在6月單月實現銷售額340億元,環比漲幅超125%,銷售回升勢頭明顯。
將時間線拉長,最近三年來,綠城在銷售方面保持著穩定增長,在權益銷售榜上前進了25名,年均復合增長率約30%。
作為混合所有制的代表性房企,綠城今年以來的融資渠道依然通暢。上半年,他們成功發行了5筆境內債,合計70億元,另外還有2筆境外債,合計5.5億美元,融資利率區間保持在3.2%-3.3%的行業低位。
股價上漲、銷售保持穩定,行業排名提升后,綠城也獲得了機構投資者的看好。近期多家券商機構發布研究報告,首次覆蓋及推介綠城中國,并給予了“優大于市”或“買入”的評級,主要是對綠城當期業績及未來潛力表示看好。其中中金在報告中稱,綠城的土儲質優量足,將支持銷售端的率先恢復,并未公司帶來估值修復乃至擴張的契機。
綠城今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除獲得機構投資者的認可外,也被一些個人投資者所接受。
今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認為:投資地產15年來,過去一年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表示,這兩個月是開股東會的季節,行業里面有很多地產公司已經沒法兒開這個會了,但是綠城在各項核心指標完成的情況,在行業這種環境下還能夠有不錯的成果,作為股東是非常滿足的。
對于房地產行業面臨調整的大環境下,也有投資者擔心綠城會受到影響,今年的業績、凈利潤目標是否會針對市場變化有所調整。
當時綠城董事會主席張亞東表示,行業整體面臨壓力,綠城不能獨善其身,但肯定好于行業。對于今年的指標,他有信心完成。
綠城方面的判斷是,今年5月和6月行業銷售層面已經有回暖苗頭,8月、9月銷售情況應該能回到正常水平。
“如果行業回暖較好,綠城有信心完成年初既定的銷售目標;回暖不好,預計完成3000億的銷售目標”,張亞東表示。至于營收和利潤,張亞東稱有信心保持兩位數增長。
面對房地產行業環境的變化,綠城今年的投資戰略也有針對性的調整,不再以規模作為首要目標,而是聚焦品質、內部管理、財務反應,并且要加大權益投資比。
根據綠城披露的數據,今年所拿地塊很多都是100%的權益,除了個別的合作項目拉低權益率,今年已拿項目的平均權益達到了84%。這意味著,這些項目在后續逐步入市銷售后,會繼續提高綠城整體的銷售權益占比,過去幾年雖然保持了規模的快速增長,但總體權益比相對較低,也是綠城一直需要改善的問題。
綠城行政總裁郭佳峰在股東會上表示,隨著現在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特別強,所以我們在面上也在收縮,不是滿鋪的狀態,我們想收縮我們深耕的城市,收縮我們團隊比較強、布局城市有把握的這些區域。總體來看,聚焦在杭州、上海和北京等核心市場。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1-6月,綠城新增土地貨值631億元,位居行業第5名。從拿地的區域看,綠城今年上半年拿的項目大多集中在杭州、北京等此前已深耕的城市,這兩地在新增貨值分布中的占比分別為51.4%、27.4%。
總體來看,面對今年的形勢,張亞東表示,我們現在定的基調是保守有余,公司穩健的發展是前提。“我們必須明確看到市場回暖了,才會大舉進攻,而不是預判到市場回暖就發起進攻。不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