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日前表示,要正確認識房地產信貸,在上半年新冠疫情超預期發展以及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建議調整房地產業“三條紅線”政策。
所謂“三條紅線”,是指2021年起住建部對房地產開發商融資提出的三個標準:(1)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2)凈負債率不超過100%;(3)現金短債比不小于1。根據“三條紅線”的觸線情況,房企被分為“紅、橙、黃、綠”四擋,不同檔位的房企執行不同的借債標準。
姚洋周二在北大國發院朗潤?格政第159期研討會上指出,從上半年情況來看,全年經濟要實現5.5%左右的增長目標有很大困難,下半年增長壓力尤其大。在此情況下,他建議調整“三條紅線”政策。
“我們顯然對房地產斷崖式下降的影響估計不足。房地產對中國經濟貢獻有多大?有人計算是17%,也就是中國100多萬億GDP里有17萬億是房地產直接或間接貢獻的。由于它占GDP比重實在太大了,所以斷崖式下降顯然給經濟挖了一個大坑,別的行業要超額增長彌補這個坑的難度非常大。那為什么下降這么大,我認為沒別的原因,就是‘三條紅線’?!彼f。
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TOP100房企的銷售額均值為356.4億元,同比下降48.6%。另據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百強房企1-6月全口徑銷售金額同比下降51%。
姚洋強調,他不是反對整改房地產行業,而是“治大國如烹小鮮”,“三條紅線”的政策需要仔細考量和打磨。比如,“第一條紅線——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可以說(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70%)不對,但應該給企業調整的空間,而第三條紅線更匪夷所思,現金短債比不小于1,如果手里有現金還去借錢嗎?”
他指出,房地產行業本身具有高負債性質,一下子斷供,當然會倒掉,因為沒有流動性了?!捌鋵嵳嬲〉姆科笫且驗槎嘣洜I,把房子建設資金用去造車,做風投,真正做房地產的并不會出現很大問題。所以不是一兩個房企出了問題,就是整個市場都有問題?!?/p>
“所以為什么老百姓不買房了,和疫情、和有錢沒錢沒關系,有關系的是,房企一斷流,流動性沒了。老百姓是理性的,當企業流動性不行,可能要倒掉,買期房可能爛尾,老百姓看到了供給側的風險,所以購房意愿大大下降,長期信貸下降。”他說。
姚洋進一步表示,房地產業有自然的金融加速器作用——房地產制造資產,有了資產可以拿去抵押、借錢。反之,如果房地產信貸收縮,整個社會的信貸也會跟著收縮。在我們需要刺激經濟的時候,實際操作卻是劇烈收縮性的,這會給經濟復蘇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