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牌者 莫 莉
以OK鏡為主打產品的歐普康視,因為產品毛利率和凈利率較高堪比茅臺,而被譽為“眼鏡茅”,上市5年市值一路飆升,一度超過900億元。
如今他們的OK鏡“夢戴維”市場占有率超過30%排名第一,陶悅群本人也成了安徽合肥第二大富豪。
在其背后,陶悅群如何將冷門產品變成炙手可熱的單品?下一站還能復制OK鏡的神話嗎?
01
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想要一個神話,寫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能夠恢復正常視力,也幾乎是每個近視患者都期待過的奇跡。
科技仍然無法給海倫·凱勒圓夢,OK鏡卻撐起了近視領域的“神話”。
陶悅群則是把這個神話帶到中國的人。
1960年出生的陶悅群,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第一屆碩士研究生;1980年代赴美留學,成了美國加州最早一批注冊的網絡工程師。同時他也是較早將OK鏡引入中國的人。
2001年,在海歸回國創業的大潮中,40歲剛出頭的陶悅群自籌資金50萬美元加入其中。他沒有選擇后來發展火熱的互聯網行業,反而一頭扎進當時還很冷門的“角膜塑形鏡”(也就是今天的OK鏡)賽道,從此開始了20年艱難創業的歷程。
OK鏡是一種硬性接觸鏡,通過暫時性改變角膜彎曲度,來矯正近視和散光。在21世紀初,這是一項全球領先的技術,在中國更是新鮮事物。
當時中國近視人群已經有超過1億人。陶悅群判斷,OK鏡的市場空間廣闊。
但好事多磨。就在歐普康視的成立剛剛籌備就緒之時,央視“3·15”曝光了OK鏡不良反應事件,甚至有使用者因此失明。這使還沒來得及爆發的OK鏡產業直接陷入寒冬。陶悅群一度想要放棄。
OK鏡直接與眼角膜接觸,屬于植入器械,按照規定需要憑處方在二級及以上醫院驗配。同時作為非標產品,OK鏡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定制。這些都給能夠取得資質,正式進場的企業挖好了“護城河”。
為了拿到入場券,陶悅群中間不得不靠接IT工程、開發房地產來補貼研發。終于,在2005年,團隊耗時4年的研發成功了,“夢戴維”拿到了注冊證書。
隨著2010年以后,整個行業陸續回暖,歐普康視也正式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歐普康視的營業收入實現了從6800多萬元到接近13億元的增長,凈利潤也從3000多萬元,激增到了5.5億元以上,年復合增長率都在30%左右。
此外,其毛利率和凈利率也堪與茅臺媲美——2014年以來,該公司的毛利率普遍在76%以上,凈利率在47%左右。同期茅臺毛利率89.8%到92.59%;凈利率46.14%到51.53%。
2017年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時,陶悅群霸氣發言:公司賬上現金就超過了2個億,“不差錢”,上市就是“為了打個大廣告”。
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廣告很值。截至7月8日,歐普康視市值約為487億元。在此前的巔峰期,其市值更是一度高達900億元。短短5年內,歐普康視可謂,創造了近視防控產業的“神話”。
陶悅群身家也大漲。2021年胡潤富豪榜上,陶悅群以230億元身家,躋身安徽合肥第二大富豪。
02
在歐普康視的發展過程中,針對OK鏡使用特點,陶悅群研究出了一整套獨特的打法。包括持續迭代產品,相對進口產品給出更加親民的價格,以及自建營銷網絡、售后服務團隊,不斷擴展銷售終端等。
憑借體外擴張,增加體量的模式,歐普康視迅速擴增。到2021年底,其合作終端已經超過1400家,核心產品“夢戴維”已經服務百萬用戶。
2016年陶悅群還恢復了中國國籍,全力推進OK鏡的國產替代。
2018年,他們又推出了高端品牌DreamVision,滿足更多個性化需求。
不過,在市場快速增長的背后,歐普康視單一產品支撐的發展模式,逐漸難以滿足公司發展需求。
在2021年的年報中,歐普康視也坦陳,公司目前銷售收入主要來自OK鏡及相關產品,在替代產品和同類產品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有競爭優勢減弱的風險。同時,該公司也提出了擴大業務范圍的構想。
從其研發項目中可以看到,近年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阿托品滴眼液也在其中。這也被認為是陶悅群的下一站。
就在前不久歐普康視發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合肥康視眼科醫院已取得《醫療機構制劑注冊批件》。而這家醫院此前已經拿到了互聯網醫院資質。
這意味著,歐普康視打通了“互聯網+院內制劑”銷售阿托品滴眼液的發展路徑。
60歲的陶悅群還能創造下一個“神話”嗎?
事實上,低濃度阿托品和當年的OK鏡一樣,也是一種頗具爭議的熱銷產品。這款被列入國家衛健委《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的產品,實際上是院內制劑,只能在本醫療機構使用。
因為這一問題,此前大吃紅利,不到一年股價漲10倍、市盈率一度超過1300倍的興齊眼藥,已經在股市上跳水了。互聯網醫院賣阿托品這個模式,還能走多久等問題,令投資者猶豫不決。
不過陶悅群并沒有猶豫。6月30日回答36氪記者提問時,歐普康視工作人員非常堅定:“公司銷售阿托品的事項一直都在正常推進,應該很快就能在公司旗下的互聯網醫院開具。”
從目前情況看,中國近視情況仍然嚴重。中國目前有超7億的近視人口,其中2.7億左右是青少年。根據官方提供的指南,OK鏡、低濃度阿托品都在其列。家長對近視的重視程度也已遠超以往。
可以看到,早期入局的興齊眼藥2021年收入10.28億元,同比增幅49.26%,其中滴眼劑一項就有3億元以上收入。
盡管政策風險仍然存在,企業圍繞該產品的攻關也在推進。巨大的需求面前,風險和收益哪個先來,歐普康視能否憑借龐大的終端網絡實現突圍,仍然是值得期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