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全球裁員浪潮漸起,6月初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感覺經濟狀況不佳,并宣布公司將裁減大約10%的員工,此后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未來三個月內,該公司將削減約10%的受薪員工,這將使特斯拉員工總人數至多減少3.5%。
按照裁員計劃,目前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已開啟了新一輪的裁員。
據特斯拉2022年第二季度生產交付報告,特斯拉2022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為56.4萬輛,較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6%,但第二季度交付量環比下滑18%,交付數據低于預期。此外,受到疫情和供應鏈影響,特斯拉位于得州和柏林的工廠難以提高產量,正在遭受“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在電動汽車領域渴望追趕特斯拉的大眾汽車也計劃裁員,不久前大眾汽車軟件部門 Cariad 負責人德克·希爾根伯格 (Dirk Hilgenberg)對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表示,該部門將進行精簡,以加快軟件開發步伐。界面新聞向大眾汽車求證精簡是否涉及中國區域,大眾汽車并未回應置評請求。
但據彭博社報道,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公司計劃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投資,聘請“數以千計”的軟件工程師,在為汽車配備最新數字技術方面追趕本地競爭對手。從銷售數據來看,今年1至6月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合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5.7萬輛,市場份額僅為3.4%。并且,去年大眾集團也未實現在中國銷售8萬至1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
在電動汽車行業,裁員的不僅有入局早的特斯拉,還有初創公司Rivian。
7月12日,據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報道,電動汽車公司Rivian正在考慮裁減5%員工,即約700人。美媒此前報道稱,該公司主要希望取消在規模擴大時增加的、不涉及制造的崗位。對此,Rivian公司發言人Miranda Jimenez表示,該公司目前沒有任何補充。
消息傳出后,該公司周一股價收跌6.44%至29.93美元。7月6日,Rivian公布其第二季度汽車交付量達4401輛,高于第一季度的2553輛,這使其今年產量有望達到2.5萬輛。目前,Rivian在美國加州、密歇根州和伊利諾伊州都有工廠,在英國和加拿大也有業務。
該公司于5月11日發布2022年一季報,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營業收入9500萬美元,凈利潤-15.93億美元,基本每股收益-1.77美元。Wells Fargo維持Rivian評級為持股觀望,最新目標價為30美元。
據外媒消息,福特和大眾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 Argo AI也在裁員。報道顯示,Argo AI 已經裁減了約150名員工。Argo AI發言人稱本次裁員是“謹慎調整我們的業務計劃”的一部分,當前該公司正在為其未來的增長籌劃。發言人還表示此次裁員后,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有2000多名員工。
雖然本次Argo AI裁員的比例不高,但外媒報道中提及,在此次裁員之前,Argo AI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快速增長,他們在這一時期所招聘的員工也超出他們的需求。
公開信息顯示,Argo AI 是一家于2016年成立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匹茲堡,由谷歌自動駕駛汽車前硬件開發負責人Bryan Salesky和曾擔任Uber自動駕駛部門工程主管的Peter Rander創立。2017年2月份,成立不到一年的Argo AI獲得福特的10億美元注資,2020年大眾再為Argo AI注入26億美元資金,大眾和福特分別擁有Argo AI 40%的股權及2個董事局席位。
將視線投至國內,造車新勢力裁員潮早已暗流洶涌。界面新聞此前報道,理想汽車因業務調整,正在對校招生進行調崗或解約,其中P4職級校招生為轉崗,同崗位P3職級的多數是直接解約。涉及的部門包括企業系統、產品、智能駕駛和數據開發等。
小鵬汽車5月則被傳出正在進行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和裁員的消息,當時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內部的確存在組織架構調整,小鵬的出海業務很艱難。”小鵬汽車海外銷售數據并不樂觀,2020年小鵬汽車在挪威交付了100輛小鵬G3,2021年僅銷售400余輛車。
綜觀全球的汽車行業裁員潮,其中多家企業此前都曾獲資本市場的熱捧,也經歷了員工團隊的快速擴張階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6月24日表示,美國經濟規避衰退的路徑正在變窄,今明兩年美國經濟面臨嚴重下行風險,美國汽車行業通過人才結構優化實現降本增效。
國內新勢力的裁員更多是從過去野蠻生長轉向更成熟穩定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