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繼“金銀花”商標侵權之爭后,使用“凡士林”字樣也存在風險了。
近日,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廣州一化妝品公司因在產品名稱中使用了帶有“凡士林”商標的字樣,被罰款5萬元。這是怎么回事?
產品名稱含“凡士林”侵權、罰款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2年5月20日,廣州市監局根據舉報發現關于廣州妝皇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妝皇)涉嫌生產侵犯凡士林注冊商標專用權化妝品的違法行為,遂依法立案調查。

調查顯示,2021年11月、12月和2022年1月、5月,廣州妝皇先后生產了多瓶帶有“凡士林”商標的白海豚凡士林滋養保濕霜和凱蒂娜凡士林煙酰胺臻養潤膚膏,并已出售了部分產品,銷售款共15438.6元。
廣州市監局表示,廣州妝皇使用的“凡士林”商標,已經過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商標注冊證號為第2023551號,注冊人為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其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根據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聯合利華在2004年10月28日獲得了“凡士林”第3類國際商標的所屬權。

處罰決定書稱,廣州妝皇上述行為,構成《中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的規定所指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違法行為。另據《中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相關規定,對廣州妝皇處以責令立即停止商標侵權行為,沒收、銷毀涉案產品以及罰款50435.4元。
還在賣,銷量超10萬件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廣州妝皇成立于2010年9月2日,經營范圍包括了化妝品制造;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批發;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肥皂及合成洗滌劑制造等。該公司已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屬于化妝品工廠。
青眼在國家藥監局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平臺上查詢了解到,白海豚凡士林滋養保濕霜和凱蒂娜凡士林煙酰胺臻養潤膚膏分別于2020年12月5日和2021年10月25日進行了備案,且產品備案人與生產企業均為廣州妝皇。據悉,該公司旗下還備案了多個其他品牌的產品。


根據備案信息中的產品包裝平面圖,這2款涉案產品包裝上“凡士林”的字樣均較為顯著。如白海豚凡士林滋養保濕霜包裝上“凡士林”的字號明顯大于其商標名“白海豚”;而在凱蒂娜凡士林煙酰胺臻養潤膚膏的包裝上,“凡士林”字樣也比較顯眼,并且該產品的包裝上還印有“VASELINE”字樣。


經青眼調查,“VASELINE”的第3類化妝品商標也屬于聯合利華。根據中國商標網的信息顯示,早在1980年,聯合利華就申請了“VASELINE”的第3類商標,商標已注冊。此后還多次擴增了這個商標的類似群。

目前,上述涉案產品仍在抖音、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有售。并且,這兩款產品在拼多多上的最高銷量均顯示,已拼出10萬件。此外,白海豚凡士林滋養保濕霜在抖音上的最高銷量也達到7.9萬件。這2款產品在抖音和拼多多上的售價均沒有超過15元/瓶。

慎用“凡士林”
與其他商標不同,凡士林本身也是一種化學成分。多位研發工程師向青眼介紹,凡士林是一種烷系烴或飽和烴類半液態的混合物,其學名叫“礦脂”,是由石油分餾后制得。
據悉,“礦脂”也是一種常用的化妝品原料,已收錄在《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中。主要用于滋潤和保護皮膚,具有保濕的作用。

廣州一位資深研發工程師告訴青眼稱,“礦脂是個非常經典的化妝品原料,行業也一直稱為‘凡士林’,很多化妝品中均使用了該原料。”青眼調查發現,市面上帶有“凡士林”字樣的化妝品更是不勝枚舉。

公開資料顯示,凡士林最早是由發明家羅伯特 切斯堡于1859年在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副產品,其原名為“petroleumjelly”。后來羅伯特 切斯堡在該產品的美國專利書上將“petroleumjelly”命名為“Vaseline”,凡士林則是Vaseline的音譯名。
“凡士林”不僅是一種石化制膠狀物的通用商標,同時也是聯合利華旗下的品牌。另通過上文亦可知,聯合利華早已獲得了“凡士林”“VASELINE”的第3類商標的所有權。
那么,此次廣州妝皇被罰后,是否意味著,若其他品牌在產品包裝中使用“凡士林”的字樣就涉嫌侵權了呢?
對此,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剛表示,不能僅憑借其他品牌產品包裝中是否帶有“凡士林”字樣,來判斷其是否侵權,而是要通過綜合認定。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即是,其產品會不會讓消費者產生混淆。
鄧剛進一步表示,“如果其他品牌的產品包裝上的‘凡士林’字樣比其品牌名或LOGO的字樣還要顯眼,讓人誤認為是已注冊商標的商品,可能存在侵權風險。如果其僅僅是在包裝上用較小字樣標注‘產品中含有凡士林’等類似的說明,則又該另當別論了。”
此外,還有行業人士認為,其他品牌的產品中是否添加了大量的礦脂,也是甄別是否侵權的重要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對廣州妝皇的調查過程中,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還對上述2款涉案產品進行了商標侵權的鑒定。由此也從側面印證了,判斷是否侵權,需要進行個案分析。
類似“凡士林”,金銀花也是一種公眾熟知的中藥材植物,而在今年1月初,60家花露水生產商均因使用了“金銀花”字樣,而被“金銀花”商標持有人上海碧麗化妝品公司(下稱上海碧麗)起訴商標侵權,且合計遭索賠超千萬,其中不乏化妝品知名企業。
不過,彼時有部分行業人士認為,“‘金銀花’商標在認定時,可能存在瑕疵”。。
此后,據北京青年報等媒體報道稱,“多個被上海碧麗告上法庭的企業已收到了法院發來的原告撤訴通知,并且部分被告企業對于原告的撤訴并不接受,反訴原告(上海碧麗)存在惡意訴訟。”
雖然“金銀花”事件為商標維權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即打著商標維權幌子的牟利。
但凡士林不同,凡士林既是成分物質,也是品牌名稱,且凡士林品牌已經是一個比較知名的品牌。從法律角度來看,在商標有效期內,商標持有人有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總體而言,化妝品企業都應該擺正位置,既要杜絕故意攀附名牌的不正當競爭,也應抵制不正當維權的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