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財經在線CBO
2022上半年,從劉畊宏到董宇輝,更多跨界者涌入直播帶貨的浪潮中。近日,隨著“視帝”陳豪現身宣傳,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下稱TVB)在抖音的官方直播帶貨賬號——TVB識貨(港式甄選)也熱度漸漲,并把帶貨的主要類目瞄準了美妝領域。
頭部主播一個個“消失”后,直播帶貨領域的格局還在加速洗牌。繼新東方打造的“東方甄選”火了后,由香港電視臺TVB打造的“港式甄選”也在抖音冒頭。
01 TVB明星出鏡,打造“港式甄選”
隨著“視帝”陳豪出鏡,TVB在抖音的官方直播帶貨賬號——TVB識貨(港式甄選)近日熱度漸漲。
《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了解到,TVB的帶貨賬號已經開通有一段時間,其第一個同名的賬號只持續了一年時間,主要是素人來進行直播和拍視頻,關注量比較慘淡,粉絲數也只有2.1w。
2022年4月,TVB又開通了第二個帶貨賬號——TVB識貨(港式甄選)。
這次,有了經驗的TVB不僅精準地將賬號定位在推薦美妝和護膚產品,更是安排旗下新老藝人錄制視頻,為自家櫥窗里的美妝產品進行解說和推薦。截至7月7日,整個賬號的獲贊是5.8w,粉絲達到12.3w,櫥窗上架297--件好物,店鋪中最多的是均價在100-300元之間的平價產品,單款商品的最高銷量達到200w+。
在7月1日上午的直播中,一款單價9.9元的面膜,售出5.6萬件;雪花秀一款售價75元的洗面奶,售出1.5萬件。當天截至主播下播,觀看人數累計超過10萬人次。
對于一個運營經驗不足的抖音賬號,這樣的帶貨表現算是可圈可點,但對于TVB這個叱咤電視圈半個多世紀的“金字招牌”來說,這樣的成績就顯得不盡如人意了。對此,很多粉絲更是將TVB進軍直播界的行為稱成“自降身價”。
作為中國香港最大的免費電視臺,TVB擁有廣闊的受眾市場,旗下有包括汪明荃、林保怡、林峰、郭晉安、陳豪、馬國明等在內的50多位簽約藝人。但是隨著頭部藝人離巢,新興電視臺競爭激烈,TVB的現狀不容樂觀。
TVB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從2018年的44.77億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 28.99億港元,四年的降幅達到54.43%,并連續四年虧損。
為了尋求業績增長,TVB一直在嘗試多元化業務。于是,內地正火熱的直播帶貨市場,成了TVB探索轉型的新基點。
02 為什么首先瞄準美妝?
去年,電商業務成為TVB增速最快的業務,這也加速了TVB把目光放在抖音、小紅書這類“全域式興趣電商模式”上。一方面,這樣的營銷運營方式成本相對較低,流量變現較快;另一方面,這種電商模式可以連接內地市場的受眾,放大TVB自身的群眾基礎優勢。
為什么要從美妝領域入手?無疑,美妝行業的高速增長和利潤空間,讓美妝帶貨成為一件既不吃力,但又十分討好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TVB向大多數直播帶貨跨界一樣,首先瞄準了美妝。
更重要的是,TVB在美妝帶貨領域是有自身先天優勢的。
撇開TVB自身的“金字招牌”不說,TVB的藝人也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特別是女性消費者。消費者在看到TVB邀請一眾明星來為直播間站臺后,對演員的好感度某種程度上會轉化成對平臺的信任度。
特別是“師奶殺手”陳豪的到來,讓粉絲們的興趣空前高漲。數據顯示,TVB識貨(港式甄選)的粉絲量和點贊量在陳豪發布了那段視頻之后有飛速的上漲,之后相關的三條陳豪發布的視頻都被置頂,總獲贊率是4.2w,占賬號總獲贊率的70%左右。
很多女性消費者更是在留言區表達了自己對陳豪的喜愛,表示為了陳豪愿意支持“港式甄選”,并希望TVB能夠組織更多的TVB藝人加入到直播間來。在擁有這么多女粉絲的生態環境下,美妝產品作為銷售重點顯得水到渠成。
另外,以TVB為代表的港臺藝人,一直都是“凍齡”和“精致”的典范,不論男女明星,似乎“永不見老的容顏”一直為大眾津津樂道。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男女藝人站出來帶貨美妝產品,對消費者來說就有了一種隱性說服力。
記者注意到,7月1日下午,或因熱度有所上漲,該賬號對已發布內容進行了調整,刪除此前多條素人主播的好物分享視頻,僅留下10多條明星藝人出鏡視頻,疑似往“全明星陣容”發展。
03 沒有放大“內容創作”優勢
作為影響內地影視劇產業最深的巨頭,TVB在內地市場一直都享有超高的人氣,其培養出來的老牌藝人更是“德藝雙馨”的典范,被內地消費者所喜愛。就算是后來被韓流、泰流等大力沖擊,TVB制作的影視作品仍然保留著自己固定的受眾群。
但這次進軍抖音的帶貨行為,還是讓一些消費者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有網友認為,TVB識貨(港式甄選)邀請TVB的藝人來為自己進行宣傳,就是在消費自家藝人和觀眾的情懷。還有網友認為,藝人過度曝光在影視作品之外,其實是一種對藝人自我專業的貶低和踐踏,是一種“吃相難看”的行為。
并且,視頻里藝人們多會選擇用粵語念詞,雖然有的消費者會認為這有TVB特色,但也有消費者感覺不到TVB的誠意,甚至覺得“TVB想用一種很高傲的態度來割韭菜”。
反觀港式甄選的運營,消費者的“不買賬”不無道理。
與明星陣容形成鮮明反比的,是直播間簡陋的布置和拍攝制作粗糙的宣傳視頻,加上藝人們沒有多少內容含量的介紹詞,這些細節都讓這個賬號看上去更像是一個AI賬號。
而在抖音,優質的內容創作才是主播可以出圈的關鍵,美妝帶貨更是其中一個內卷的賽道。TVB如果用快速變現的心態來運營這個賬號,顯然已經無法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互聯網時代吸引到更多流量。TVB的粉絲也不會盲目地將對藝人的喜歡,直接與對TVB識貨(港式甄選)的認可劃上等號。
事實上,很多TVB經典的劇目橋段,都在抖音上被達人二次創作傳播,加上港式妝容、港式穿搭近年來大火,TVB其實在美妝帶貨的“內容創作”上,能夠有很多優勢與創新玩法,但顯然,TVB目前并沒有以專業化與精細化運營的思維,來打造“TVB識貨(港式甄選)”。
04 供應鏈貨源或成“最大隱患”
有明星流量加持本是好事,但TVB識貨(港式甄選)目前不僅沒有在內容上下功夫,在選品上似乎也經不起推敲。
有細心的網友指出,TVB帶貨方向主要集中在護膚品,大多都是第三方店鋪售賣的,而不是TVB自營,很多產品的來源是“存疑”的。
《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注意到,TVB識貨(港式甄選)里的產品有些是來自品牌的官方旗艦店,有些則是來自海外旗艦店和海淘店鋪,這些店鋪本身的資質和信譽還需打一個問號。
TVB識貨(港式甄選)櫥窗里一個名為“海蜜淘海外旗艦店”就引起了記者注意。這家店主要售賣國際大牌護膚品,產品價格均遠低于市場價格,比如125ml的倩碧黃油乳液的價格為98元,而官方旗艦店的價格為298元;200ml的雪花秀柔和潔面泡沫售價為75元,而官網的售價卻為320元。
TVB識貨(港式甄選)所售的倩碧黃油乳液引起消費者質疑
這巨大的價格差,不禁讓消費者懷疑起了產品的真偽。評論區就有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假表示擔憂,更有購買過產品的消費者直接來“錘”。
TVB識貨(港式甄選)所售的雪花秀順行柔和潔面泡沫被消費者質疑
事實上,消費者們的懷疑并不是空穴來風的。記者發現,“海蜜淘海外旗艦店”背后的公司——香港意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其在拼多多、抖音等平臺都有過被投訴的記錄,是一個消費信譽度很低的店鋪。
除此之外,從消費者評論來看,TVB識貨(港式甄選)還存在店鋪售賣產品外包裝與市面上同產品不一樣,卻解釋自己為海外版或本土小樣版;還有店鋪不標明商品規格大小,誤導消費者,還不按規定予以退貨等種種問題層出不窮。
不止TVB識貨(港式甄選)一家,對于想要快速靠流量變現的直播帶貨跨界來說,“選品”一直是通病和痛點。
前段時間,南航的直播間就被曝出很多美妝產品無法辨別真偽,其“套路”與TVB直播間中的十分類似,甚至很多入駐的店鋪都是一樣的。
因此“低價美妝大牌+第三方店鋪+海外旗艦店”成了一個“打假公式”,很多消費者表示:“只要看到這幾個元素,基本上產品就有問題,還是不要買吧。”
“美妝帶貨”看似是輕松風光的領域,但從選品到售后,層層環節都不可以馬虎,需要專業團隊來經營。對于TVB這種“金字招牌”,在用明星藝人的知名度為產品站臺的同時,也面臨著對自我信譽的挑戰和威脅。TVB理應愛惜羽毛,用好“直播帶貨”這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