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dTrend醫趨勢
對于醫療行業來說,寵物醫療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前有邁瑞醫療成立了“深圳市邁瑞動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后有京東健康擬23.8億收購加碼寵物健康服務。
在醫療行業的水分不斷被擠出的時候,行業瞄準了寵物醫療這個市場——新生市場、不斷增長、格局未定、集中度低,前景大好。
眾多投資機構也注意到了這塊美味的蛋糕。如今,高瓴與紅杉投資的新瑞鵬、高盛與瑪氏投資的瑞派寵物醫院已經是寵物醫療終端市場的兩大競爭主力。
2017-2020年,寵物醫療市場規模從116.58億元增加到532.77億元。寵物醫療市場正在以年CAGR達65.95%的速度擴張。隨著養寵家庭數量的上升,未來寵物醫療市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目前,我國寵物醫療的集中度總體仍較低,僅為16%。參考美國寵物醫院連鎖化率25%,中國寵物醫療賽道連鎖寵物醫療機構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而這,也正是資本、產業不斷入局的強大動力。
誰能成為“中國寵物醫院第一股”?
寵物醫院作為寵物醫療的主要發生場景,是VC的主要關注對象,吸引了高瓴、紅杉、高盛、騰訊等一眾投資者。
其中,高瓴在寵物醫療賽道的投資,80%都集中在連鎖寵物醫院,所投資的新瑞鵬也已成為連鎖寵物醫院行業的一艘”航母”,線下門店超1600家。
高盛、瑪氏押注的瑞派寵物連鎖醫院也已經成長為線下門店超300家,年接診量超250萬例的“行業巨艦”。
而在2022年,新瑞鵬、瑞派也紛紛開始策劃IPO。誰能成為“中國寵物醫院第一股”?成了焦點。
而這背后,資本的助力也至關重要。
①高瓴孵化:“新瑞鵬”考慮將中國香港或美國作為潛在的上市地點
高瓴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寵物醫療賽道。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2018年,高瓴資本所持寵物相關企業的股權超過100家,遍布海內外,布局賽道眾多。
2017年,高瓴曾與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斥資2.33億美元,投資了一家為獸醫提供在線藥店和家庭送貨服務的公司Vet First Choice。2019年后,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高達45億美元。
除了布局寵物食品用品、寵物新零售以外,高瓴資本最看重的是寵物醫療賽道。
在國內,高瓴所投的寵物項目中,超過80%是寵物醫院。
2018年,高瓴投資了瑞鵬寵物醫院。彼時瑞鵬是中國擁有分院最多、規模最大的寵物連鎖醫院,直營醫院遍布深圳、廣州、上海、長沙四個城市。
高瓴資本進入后,瑞鵬與高瓴系的寵物醫院體系重組為新瑞鵬集團。高瓴資本投資的700多家寵物醫院直接與瑞鵬旗下450家醫院整合,一舉讓新瑞鵬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寵物醫院體系。
2020年底,新瑞鵬被彭博社爆出啟動上市計劃。
截至2021年9月,據前瞻研究院數據,新瑞鵬旗下醫院超過1600家,三年增長超過2倍。
2022年4月,媒體報道,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已聘請中金、瑞信及摩根士丹利3間投行負責上市工作,考慮將中國香港或美國作為潛在的上市地點,但尚未做出最終決定。IPO籌資規??赡艹^5億美元(約39億港元)。
按照這個時間規劃,2022年成為新瑞鵬能否順利上市的關鍵節點。
②高盛重投:瑞派寵物醫院計劃今年赴港上市
2021年,知名美國投資銀行高盛發布了一份長達104頁的報告,敦促投資者押注中國寵物市場,尤其是中國寵物護理市場。
報告指出,盡管寵物數量眾多,但中國的寵物護理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
2020年,分別有17.6%和14.5%的中國家庭擁有狗或貓。相比之下,美國分別為40%和35%。
高盛對于寵物終端渠道的青睞是從美國市場就開始的:
高盛曾參與投資美國連鎖寵物醫院VCA,2017年1月,VCA被瑪氏集團以91億美元的交易金額收購。
2020年,高盛投資美國寵物專科醫院MedVet,業界解讀為對于寵物醫院向??苹l展的一次押注。
在中國寵物市場上,高盛多次加持瑞派寵物醫院:
2017年,瑞派寵物醫院獲得高盛、瑞普生物等2.4億元投資;
2018年,瑞派寵物醫院獲得華泰新產業基金、美國高盛集團、天津瑞濟生物的3.5億元投資。
2022年4月,媒體爆料瑞派寵物醫院計劃今年赴港上市,最快年底IPO,募資規模預計為3億-5億美元。
同樣,高盛在更早之前投資了寵物行業垂直電商服務平臺的波奇網。但遺憾的是,波奇網上市后并沒有掀起多大水花。這可能與波奇的主要收入過度依賴于第三方平臺有關(約七成收入來自第三方電商平臺)。
寵物醫院競爭格局似乎也即將落定。但新的競爭者仍在增加,京東健康就是參與者之一。
京東健康入局,能否發揮C端優勢?
6月29日,京東健康宣布23.8億元收購京東集團與寵物健康產品品類相關業務,包括寵物處方藥/處方糧、寵物營養品、寵物驅蟲、寵物清潔等寵物健康相關產品的合同、存貨和經營權。事實上,這并不是京東健康首次布局寵物健康行業:
2021年,京東健康寵物醫院成為業內首批互聯網寵物醫院之一。
2022年4月,京東健康寵物醫院通過了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首家獲此認證的互聯網寵物醫院。
2021年財報顯示,京東健康寵物醫院注冊醫生超5000名,能夠提供包括犬、貓、全科等七個科室的7X24在線健康咨詢服務,建立了覆蓋??茖2≈行?、診前咨詢、診后管理、線上復診、到院就診檢查等全流程服務場景。
京東健康曾表示將依托供應鏈和技術能力,探索寵物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擴寬互聯網醫療應用場景,利用互聯網平臺帶來的流量為寵物互聯網醫院引流。
但涉及到實操,現實比理想骨感。
線下寵物醫院固有優勢難以撼動,互聯網醫院何以破局?
互聯網寵物醫院的競爭對手是線下寵物醫院,其中不乏富有競爭力的連鎖機構,新瑞鵬、瑞派醫療就是其中之二。
線下寵物店最大的優勢就在于便利。
很多連鎖寵物機構而不僅有24小時醫療服務,還打造了專科醫院、社區醫院、綜合醫院的閉環醫療服務系統。
此外,寵物醫療行為主要發生在寵物醫院,地域性較強:
一方面,寵物并不能表達主觀意愿,很多檢查項目必須依托醫院設備。
另一方面,寵物醫院通過信息登記、微信添加和養寵人隨時聯系,維護用戶忠誠度。
在這種情況下,寵物互聯網醫院看起來并不占優勢。
但這并非沒有機會,當前寵物醫療行業亂象叢生,存在缺乏行業標準、價格不透明、服務不及時等問題,這也成了京東破局的契機。
完全“市場經濟”,寵物醫療行業缺乏有效監管
機構調查顯示,在18歲—34歲的養寵人群中,會有超過一半的養寵人把寵物看作孩子,他們愿意為“孩子”花更多的錢。
目前,寵物醫院各項費用均為自主定價。
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曾表示,寵物醫療行業現在完全是市場經濟,醫院靠經營收回投入。
而在中國寵物醫院市場,無論是規模還是客單費都在迅速增長。寵物醫療以較高的毛利率,獲得了飛速發展速度快。
與此同時,寵物醫院的“灰色問題”也飽受詬病。
寵物醫療行業面臨“燈下黑”
寵物醫療不僅是簡單的醫療行為,也是寵物主人的消費行為。而視寵物為伴侶乃至家人的寵物主人在醫療行為發生時卻不免處于弱勢,還會面臨維權難。
首先,價格不透明。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讓寵物生病的代價格外昂貴。寵物不會說話,因此要做的檢查項目更多,掛號費、抽血費、化驗費、檢查費、藥品費......每項都讓人“肉疼”。
其次,過度醫療與專業能力不足造成的誤診也在消耗消費者的耐心。寵物主人也很難維權。
歸根結底,寵物醫療市場亟需規范,寵物診療標準化的建立和推進才能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雖然動物防疫法和原農業部出臺的《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對申請動物診療機構的條件等作出規定,但并未對標準條例進行規范。而我國動物醫療相關規范尚未納入動物福利法,寵物醫療市場的規范之路任重道遠。
除了終端醫院市場,對于寵物醫療市場,動物影像也是一個熱點,邁瑞、聯影、西門子醫療、東軟醫療等均在布局。
很顯然,寵物醫療市場還有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需要產業界不斷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