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新一年的成績鑒定正在下發到各家信托公司。
7月7日,界面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中國信托業協會正陸續向各家信托公司下發2021年度行業評級初評結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7家公司獲得最高的A類評級。
這17家公司包括:中信信托、華潤信托、中航信托、百瑞信托、上海信托、平安信托、國投泰康信托、交銀國際信托、陸家嘴信托、建信信托、紫金信托、華寶信托、華鑫信托、華能信托、英大信托、江蘇信托、重慶信托。
從目前獲得的評級結果來看,17家A類評級的公司有強者恒強的強者,也有嶄露頭角的新秀。

其中,2017年-2021年始終保持A類評級的包括:百瑞信托、華潤信托、中航信托、上海信托、交銀國際信托、中信信托、重慶信托。
此外,國投泰康信托、建信信托、華鑫信托已連續3年保持A類評級。
陸家嘴信托則是第一次獲A。
作為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信托機構,陸家嘴信托在2021年完成了兩次增資,注冊資本由48億元增至90億元。去年12月,青島市嶗山區政府發布的嶗山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2022年度重點工作計劃中指出,要積極推進陸家嘴信托增資至200億元。
資管規模和業績方面,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擁有信托資產總計1795.18億元,同比減少17.72%。合并報表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34億元,同比增長25.31%;凈利潤15.88億元,同比增長38.72%。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信托公司內部人士稱,公司在2016年獲A后,后來都是B。滬上某信托人士在知道自家公司獲B后,也表達了對A類評級的渴望。還有常年獲A的信托公司此次卻意外滑落至B。
一位信托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評級有很多參數指標,包括一年做幾單慈善信托還能加分(雖然加的不多),有大的風險項目未兌付會扣分。
所謂信托行業評級,是中國信托業協會組織的,對信托公司從行業角度作出的綜合評價,于中國銀保監會下發的監管評級共同構成信托行業兩大評級。
最新的《信托公司行業評級指引》顯示,行業評級包括資本要求、資產質量、風險治理、盈利能力及外部評級五大模塊。
其中,資本要求模塊涵蓋凈資本(9分)、凈資本覆蓋率(13分)及信托風險項目凈資本覆蓋率(6分)三個指標;資產質量模塊涵蓋固有資產質量(10分)和信托資產質量(16分)兩個指標;風險治理模塊,信托項目風險化解率是核心指標(10分);盈利能力模塊則涵蓋凈資產收益率(7分)、信托業務收入占比(6分)、營業費用收入比(6分)和人均信托凈收益(7分)等指標。此外,外部評價主要考察社會價值貢獻度,分值為10分。
評級工作需歷經前期準備、專題視頻培訓、信托公司自評、協會秘書處初評、審議和復議五個階段,最終將信托公司劃分為A【85(含)~100分】、B【70(含)~85分】、C【70分以下】三級。
滬上某信托業內人士指出,此次下發的為初評結果,后續可能存在調整。據信托百佬匯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信托公司對初評結果不滿意,可在7月12日下午5點之前以書面形式向中國信托業協會提請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