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于淼
秦川機床(000837.SZ)擬定增募資12.3億加碼主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7月6日晚間,秦川機床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不超2.70億股股票,募資不超12.30億元,分別用于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項目、新能源汽車領域滾動功能部件項目、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建設項目、復雜刀具產業鏈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控股股東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法士特集團)擬認購此次發行股票數量的35.19%。
7月7日下午,秦川機床證券部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定增項目均符合公司發展戰略,不排除未來還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其他布局,但會根據公司發展及市場的具體情況而定。”
擬以12億加碼主業及新能源
公開資料顯示,秦川機床主營業務為精密數控機床與復雜工具研發制造,產品覆蓋系列齒輪磨床、螺紋磨床、通用數控車床及加工中心、系列數控復雜刀具、汽車零部件、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精密齒輪、精密儀器儀表等零部件產品,主要服務于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軌道交通、新能源等領域。
據介紹,秦川機床實際控制人為陜西省國資委,控股股東為法士特集團,截至本次定增預案公告日,法士特集團直接持有秦川機床3.16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35.19%,該集團此次認購正是按照發行前其持有秦川機床的股份比例進行同比例認購。
此次定增項目系秦川機床圍繞其主營業務進行的擴展和補充。
定增預案顯示,秦川機床此次所投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項目(一期)擬使用募集資金4.54億元,用于高檔數控加工中心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預計為14.5%,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后)為8.8年(含建設期),建成后將有助于該公司打造完整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研發和生產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秦川機床也同時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造領域布局。其募投項目包含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滾動功能部件研發與產業化建設項目和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建設項目,擬分別使用募集資金1.80億元和1.30億元,前者建設內容為滾珠絲杠副、滾珠(柱)導軌副數字化車間建設,后者則新增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年產量 24 萬套,齒輪精度達到2~3級;兩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預計分別為23%和20.7%,投資回收期(所得稅后)分別為6.5年和6.2年。
此外,秦川機床的復雜刀具產業鏈強鏈補鏈賦能提升技術改造項目擬使用資金1.00億元,用以新建真空熱處理廠房及配套設施,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預計為22.8%,投資回收期 (所得稅后)為6.4年;另將募集資金的剩余3.6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秦川機床在定增預案中表示,上述項目的實施能幫助其在現有優勢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制造裝備滾動功能部件和精密螺桿副的國產化推廣應用,進一步豐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拓展產品品類,鞏固和強化該公司自身市場地位。
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看來:“大股東參與定增說明對募資項目具有信心,但定增瞄準的機遇是否能釋放持續紅利和保證測算的回報率實現,仍會受到市場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兩年前曾定增募資近8億
事實上,此次并非秦川機床首次定增,2020年8月,該公司曾首次披露定增預案,并于去年8月,最終以3.88元/股的價格,向控股股東法士特集團以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式募集了7.9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為7.82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定增預案發布的同一天,秦川機床同時披露了上述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截至今年6月30日,前次定增項目已累計使用募集資金4.55億元,余額為3.35億元。
其中,秦川機床將9640.55萬元用于高端智能齒輪裝備研制與產業化項目,與承諾投資的3.02億元相差2.06億元;2860.49萬元用于高檔數控機床產業能力提升及數字化工廠改造項目,與承諾投資的1.50億元相差1.21億元;另以3.30億元用以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與承諾投資金額一致。
據公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秦川機床使用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購買的現金管理產品余額為1.1億元。
從近幾年業績來看,秦川機床盈利水平并不穩定,其在2018年至2019年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一度面臨退市風險,雖然近兩年扭虧為盈,但今年一季度卻再度出現業績下滑態勢。
數據顯示,秦川機床在2018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2.80億元、-2.98億元、1.53億元和2.81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1800.24%、-6.36%、151.38%和83.68%,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3.54%、65.91%、68.87%和50.81%;今年一季度,秦川機床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為11.19億元和6007.05萬元,同比下滑28.34%和15.03%。
秦川機床在2021年年報中提到,目前其正重點聚焦機床主機板塊、高端制造板塊、核心零件板塊和智能制造板塊四大業務領域,主要采取‘5221’發展戰略,即銷售收入中機床主機占50%,高端制造占20%,核心零件占20%,智能制造及核心數控技術占10%。
“從秦川機床業務結構來看,其收益空間更高的高端制造和核心零件等板塊占比仍然較低,該公司目前主要依賴機床產能規模的銷售,其競爭力或仍有潛力可挖。”沈萌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秦川機床今年股價總體延續了去年9月以來震蕩下行的趨勢,自2月一波小幅回調后,股價便一路下跌至10元以下。
截至7月7日收盤,秦川機床報收8.30元/股,下降0.72%,總市值約為74.65億元,較年初縮水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