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財經 孫鵬越
編輯|安娜
這個星期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就是周杰倫。
7月6日,周杰倫第15張專輯《最偉大的作品》先行曲MV發布,距離上一次發布新專輯,已經過去了6年。當天微博熱搜文娛榜單前十位中,就有八個和周杰倫有關,其中熱度最高的#周杰倫先行曲#閱讀量高達9億多。
除了粉絲的狂歡以外,資本也陷入了周杰倫的追逐。主打歌MV發布10分鐘內,QQ音樂播放達85萬次、點贊近20萬;上線僅1小時47分,就打破了播放總次數、分享總次數、評論總次數等所有記錄。
在B站,主打歌MV發布1個小時,就達到230萬次播放量、彈幕超16萬;截至發稿日,播放量已經達到1500多萬次,累計69萬人留言,點贊量超過169萬次。
除了QQ音樂和B站以外,還有快手、咪咕視頻等平臺,均加入了這場“天王流量爭奪戰”。唯獨沒有版權的網易云音樂,一如既往的躺平。
從數據上來看,巨星的流量虹吸效應讓多個平臺都“吃飽了”,僅靠“周杰倫”三個字就能拉升15%的DAU。這樣的流量誘惑,讓幾乎每個平臺都在宣稱自己是“周杰倫首發”,龐大利益的背后,則是錯綜復雜的版權問題。
據了解,明面上擁有周杰倫的歌曲版權的是QQ音樂,在國家嚴格管控“音樂版權獨家授權”前,周杰倫在內的眾多大牌歌手都與騰訊音樂簽訂獨家版權協議。除了QQ音樂以外,背靠中移動的咪咕音樂則擁有周杰倫的“通信運營商版權”,也就是遙遠的彩鈴時代的產物。和QQ音樂持有的“互聯網版權”并不一致。
除了音樂版權以外,B站的版權是來自于杰威爾音樂的授權,公開信息顯示,杰威爾是由周杰倫個人于2007年創立的個人娛樂有限公司,主要以制作、發行唱片、籌辦演唱會為主。B站和杰威爾音樂達成深度合作,用戶可以在杰威爾音樂B站賬號(非周杰倫賬號)觀看周杰倫等杰威爾旗下藝人的MV;并且,B站創作者也可通過必剪使用杰威爾正版歌曲進行視頻創作。
而快手更是早在2020年6月1日,就邀請周杰倫正式入駐。快手成為周杰倫全網唯一、首個中文社交媒體。在2020年7月26日,周杰倫快手首場直播,半個小時吸引了6800萬人次觀看,互動總量達3.8億,同時整場直播打賞的禮物約2400萬元人民幣。
這次周杰倫的流量盛宴,快手自然不肯缺席,截至目前,周杰倫新歌MV在快手收獲了1.2億多的播放量和超360萬次點贊。
就連豆瓣都忍不住“蹭”了波熱度,提前開放周杰倫新專輯評分,導致事件發酵,大批網友粉絲互相攻擊,造成網絡輿論事件。雖然日后豆瓣發聲明致歉,并將《最偉大的作品》條目下的短評和打分清空。但還是讓所有網友都意識到,豆瓣評分體系依然是不容小視的流量之源。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15年杰威爾第一次授權給網易云,授權費為870萬元,第三年便漲至1818萬元;隨后阿里和騰訊音樂就周杰倫歌曲版權展開爭奪,最終騰訊音樂花費5.7億元買下3年獨家版權。
作為遲到六年的新專輯,周杰倫的版權費必然是天價合同,可見想要獲得DAU增幅永遠離不開“拿錢換流量”的傳統。
但不得不說,周杰倫的流量熱潮是一場粉絲期待6年之久的狂歡,是不可復制的,參考性較低。
單單靠某一明星或者是流量人物,來刺激DAU的上升往往只是暫時的。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像是之前抖音快手簽約入駐的劉德華、迪麗熱巴、楊冪,還有體育界的蘇炳添、王濛、谷愛凌……他們在入駐短視頻平臺后,沒有持續性的內容輸出,只把它當成品宣工具,用戶會很快將其舍棄。
當熱度散去,懷舊牌打完,資本們還能說出什么樣的“流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