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葉晨
編輯|李丹超
曾經的全球“IoT(物聯網)云平臺第一股”涂鴉智能,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涂鴉智能發行價19.3港元,開盤價報19.56港元,截至7月5日收盤,其股價為19.3港元,市值111.66億港元。
和去年3月在紐約證劵交易所掛牌交易時景況有所不同:彼時涂鴉智能市值最高漲至140億美元,但隨之而來的是環境的變動、股價的震蕩下跌、市場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質疑,其市值至今已縮水近9成。
此次“回歸”前,涂鴉智能在不斷向外界釋放著訊號。
6月15日,涂鴉智能公布了與中國燃氣的合作,雙方談到將借助Cube智慧私有云,打造中燃IoT平臺。此舉也印證了其業務轉型:市場從倚重國外到轉向國內,能力從曾主打的平臺服務進一步拓展。
不過,從開盤首日二級市場的平淡反應來看,連續3年虧損的涂鴉智能要贏回市場信心,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計算機大佬,踏上東風賽道
作為涂鴉智能創始人兼CEO,1982年出生的王學集很早就開始了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學習和嘗試。
2003年,他和浙江理工大學的同學陳燎罕、林耀納創建了通用型論壇程序PHPWind。次年項目對外發布的時候,他們還是大三學生;過了兩年,這個項目又成功幫助幾位年輕人拿到了融資。
2008年5月, PHPWind被阿里巴巴收購,原有團隊被吸納成為阿里云事業部的首支業務團隊,王學集擔任阿里云的第一任總經理,陳燎罕則擔任阿里云運營總監,幾人繼續在阿里巴巴集團共事了6年。
物聯網,是2014年他們離開阿里云后選擇的新賽道。王學集等人的想法是,為硬件廠商提供物聯網的解決方案、并接入物聯網,使傳統家居設備升級為智能家居產品。
彼時,物聯網與智能家居的概念方興未艾,智能馬桶、智能冰箱、可視門鈴等“黑科技”層出不窮,市場上的顧客隨便逛逛電商平臺、線下門店,都容易被新的科技消費場景種草。
市場分析機構IDC預計,到2025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預計接近5.4億臺,屆時該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并有望突破萬億。
硬件廠商迎來新藍海,作為平臺和方案的提供方,涂鴉智能也有機會迎來更大的B端營銷市場。
這就指向了涂鴉智能當下的重要營收板塊——PaaS(平臺即服務)與SaaS(軟件即服務)。
PaaS通常是指為硬件廠商提供物聯網的運算平臺與物聯解決方案,廠商相當于向涂鴉智能租了個毛坯房,應用程序、數據管理等“裝修”還得自己搞;SaaS(軟件及服務)則是基于PaaS,增加了各種應用軟件、軟件運行的數據服務,類似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裝房。
對比來說,PaaS主要面向廠商企業或物聯網軟件開發者,而SaaS的用戶既能是廠商企業,也能是C端的最終消費者。
至今,PaaS業務仍是涂鴉智能的主要營收來源。此次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其分別占到了涂鴉智能總營收的72.2%、84.3%和86.5%。
另外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1年收入計,涂鴉智能在全球智慧家居和智能商業物聯網PaaS市場位列第一,占14.9%的市場份額。
市值從140億美元縮水至14億美元
“老同學們”花了8年左右的光景,終于將涂鴉智能推上市。
2021年3月18日,杭州黃龍飯店,涂鴉智能的多位高管、投資人、合作商與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代表,共同迎接這家公司在美股正式上市的云敲鐘儀式。
彼時,約有5億美元流入了市場對涂鴉智能IPO的認購。其中,騰訊與高瓴資本分別投資1億美元,老虎全球基金等其他機構合計出資3億美元;更早之前,阿米巴資本、NEA恩頤投資等投資機構也對涂鴉智能表達了認可——它是全球IoT業務規模最大的一家企業,也是中國首家赴美上市的IoT企業。在IPO之前,王學集、陳燎罕等四位創業的浙江理工大學校友合計持股36.7%。
那一日,涂鴉智能收盤價達到25美元左右,市值接近140億美元。這意味著4人僅依靠這家上市公司,身家就達到約51.38億美元。
然而好光景不長久。2021年3月23日盤中,涂鴉智能的美股跌破發行價,此后一再“刷新低位”。至今年7月5日上午10點30分,盤后股價為2.62美元,總市值僅剩14.38億美元,跌去近9成。
涂鴉智能在紐約交易所遇冷,既是受到中概股集體走低影響,也與其盈利能力不濟有關。
根據招股書數據,2019年、2020年、2021年,涂鴉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6億美元、1.80億美元、3.02億美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是6525.7萬美元、5746.6萬美元、1.09億美元,3年經調整凈虧損超2.3億美元。
王學集曾在采訪中表示,北美智能家居市場將可能領先于中國2-3年爆發,銷售端的機遇在北美,廠商端的機遇在中國。因此,涂鴉智能一直的重點發力點都在國外市場。
這讓它的業務迅速覆蓋了南美、北美、歐洲、東南亞、澳大利亞、日本等地。為了開展本地化運營,涂鴉智能還在美國、印度、歐洲等市場成立海外總部,聘請海外高管管理,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但市場變化往往就在轉瞬之間。剛剛過去的2022年第一季度,涂鴉智能總營收5530萬美元,同比下降2.7%,主要是物聯網PaaS收入減少。其在財報中提到,增長困境是鑒于全球通脹環境正在削弱最終用戶的購買力,客戶變得更加謹慎。
對手林立、模式受質疑
要解決轉虧為盈等難題,加大中國市場布局迫在眉睫。
雖然涂鴉智能曾被稱為全球“IoT(物聯網)云平臺第一股”,是該領域的探索者,但當前中國的物聯網市場,已是臥虎藏龍、競爭激烈:涂鴉智能既要與布局較深的小米、螢石、360等企業同處物聯網服務的賽道,也需要直面整體市場的“瓶頸期”。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今年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4.0%;其中,住宅投資下降3.0%;同期,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6%。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量同比下降17.2%;零售額同比下降11.1%。智能家居行業整體發展放緩,做B端生意的涂鴉智能不可能獨善其身。
除了行業環境的變化,涂鴉智能的傳統業務模式也備受爭論。
IoT行業內部媒體分析,物聯網相關企業如果不賣硬件單品,純靠平臺服務業務,盈利的過程相對比較漫長。
涂鴉智能的相關爭議點,還在競品公司螢石網絡的招股書中被提及。
螢石網絡在招股書里談到:螢石離最終用戶更近,其選擇的SaaS(軟件即服務)收入更高,更容易從消費者用戶處獲得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務收入;而涂鴉智能主要服務于品牌方,品牌方再面向消費者開展服務,品牌方的議價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更強,且涂鴉智能處于價值鏈的中部,與消費者接觸較少。
換句話說,頭部企業雖然在智能家居等領域可能市場份額占有大,但議價能力也強,同時具備繞開涂鴉智能、自行開發物聯網系統的資金技術基礎。而且涂鴉智能和消費者之間也隔著廠商,自身品牌在C端認知度不高。
蘋果商店里“涂鴉智能”的部分評價
兩頭都容易受制,是不少同行對涂鴉智能的看法。
多賽道布局,破盈利難題
赴美上市后,涂鴉智能也在嘗試解決矛盾。
首先是對內部業務與盈利模式的優化。招股書顯示,涂鴉智能的收入由2019年的1.058億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1.8億美元,2021年達到了3.0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69%;期間,營收的毛利率分別為26.3%、34.4%和42.3%,盈利能力有所優化。
這得益于涂鴉智能加大了對SaaS的投入。2021年涂鴉SaaS業務收入占到了全年收入的6.2%。在涂鴉智能的幾大營收板塊中,SaaS業務毛利率最高,在2021年達73.7%,連續第三年超過70%。之前,王學集也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將通過SaaS板塊來推動增長”。
除了內部重視盈利板塊的優化、資源的再分配,外部業務也在積極拓展換新。
涂鴉智能董事兼CFO劉堯在近日的專訪中提及,今年的戰略布局將圍繞三條主線進行:一是大力推動中國業務增長,二是將把IoT平臺私有化部署解決方案Cube智慧私有云產品應用到更多的行業和領域,三是針對性地開拓更多行業和區域的龍頭企業客戶。
除了中國燃氣,據公開信息,涂鴉智能也與小鵬汽車、錢江摩托、綠能電動車等智能家居之外的品牌開展了合作,甚至還加入到綠能等廠商在歐洲、印度、東南亞各國的品牌出海計劃中。
涂鴉智能也加入了今年的露營熱
此外,今年3月的財報中,涂鴉智能對外宣稱在SaaS領域拓展了具備規模特性的垂直領域,其技術和業務核心圍繞的是智慧樓宇、智慧社區&園區、智慧酒店和智慧租住四大場景,并且在今年加大對智慧工業和智慧辦公解決方案的投入。
為了提高公司的抗風險、抗周期能力,開拓新業務是一家上市公司遭遇瓶頸時的普遍選擇。這條多賽道布局之路能不能讓涂鴉智能打破虧損困局、再贏市場熱度,還需要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