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曉敏 夏路
繼“車厘子”自由后,“雪糕自由”成為炎炎夏季里人們新的消費訴求。
“這些雪糕就像藏在冰柜里的刺客,付錢的時候就刺你一刀。”消費者直呼吃不起,沒想到現在雪糕這么貴。
近段時間,天價雪糕頻頻登上熱搜,衍生了網絡新詞“雪糕刺客”,指的是那些隱藏在冰柜里,看著其貌不揚但價格超高的雪糕。
之前,五毛,幾塊錢的雪糕基本已經在市場上消失匿跡。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10元以上的雪糕占據了半壁江山。有業內人士透露,雪糕行業的毛利率普遍在60%左右,高端雪糕的毛利率在70%左右。
較高的溢價,使得眾多企業紛紛加入火熱的冰品賽道,紛紛推出網紅雪糕。其中,恒順醋業(600305.SH)雪糕售價18元一支,茅臺(600519.SH)冰淇淋定價59元起,一些冰品生產企業的“后起之秀”更是將雪糕賣到了100多元的天價。
不過,從市場反響來看,這類高端雪糕在線下賣不動,10元以內的傳統雪糕銷量仍然最好。相關專家也表示,多數漲價雪糕背后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但這些“天價”雪糕快速興起很可能被市場快速淘汰。
中國飲食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僅有708億元,2019年增至近1380億。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國冰激凌/雪糕市場2020年達到1470億元,2021年超過1600億元,穩居世界首位。
“雪糕刺客”頻現,企業跨界布局
高價雪糕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成了今夏的熱門話題。十年前,我們常吃的小布丁、綠色好心情、綠舌頭、碎冰冰最貴不超過兩塊錢一支,那時候心目中的雪糕天花板也不過就是哈根達斯了。但近幾年,鐘薛高、八喜、中街等國潮雪糕逐漸成為了“雪糕新貴”。
近日,一則記錄了女朋友不慎購買160元一盒的“天價雪糕”被氣哭的視頻,登上熱搜。在短視頻中,女生委屈地講述自己在超市購買了一盒雪糕,看著精美的包裝以為“怎么也得二十多吧”,結果結賬時卻被告知該盒雪糕竟然貴達160元。
視頻當中提及貴達160元的“天價雪糕”疑似是鐘薛高在去年推出原價68元的“杏余年”,這款“杏余年”是鐘薛高甜品化戰略的主要產品之一,主打料足、多層次的大滿足口感。官方介紹顯示,“杏余年”由牛奶冰淇淋、桃子雪泥、大顆蜜漬杏子果粒、糖衣夏威夷果仁、糖衣開心果碎多種原料組合。
目前,這款雪糕在鐘薛高天貓旗艦店不單獨出售,以146元的“杏余年2支+陳年干酪1支”組合出售。但是據FDL數食主張不完全統計,“杏余年”被部分黃牛炒價已突破150元大關,甚至在不少平臺被炒至200元的高價。
定位“專業級雪糕”的中街1946,其比利時大黑雪糕單支售價32元。中街1946是成立于2016年的中式雪糕品牌,一直將目光瞄準了長期被外資品牌占領的高端冰品市場。主打的天然原料、限定口味等差異化特色。2021年“天貓618”,取得了4分鐘銷售10萬支雪糕的成績。
伴隨著雪糕賽道的入局者增多,雪糕品牌也越來越卷,除了鐘薛高,中街1946出現拉高了雪糕的價格水平,連白酒企業茅臺、老字號醋企恒順、老牌國產汽車五菱宏光等都跨界生產雪糕,從十幾元到五十幾元的價格,將產品定位得更高端。
乳業巨頭伊利(600887.SH)蒙牛(02319.HK)推出高端線:伊利推出綺炫、甄稀、須盡歡等主打高端的雪糕品牌,單支售價10-28元。蒙牛旗下品牌帝蘭圣雪,于今年推出單杯售價20元左右的國風系列冰淇凌。雀巢也在中國市場引入安緹亞朵Gelato意式冰淇淋,單價40-50元。
歐睿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整體冰淇淋產品平均單價上漲了30%。10元以上的高價雪糕幾乎全部占領便利店冰柜,2元以下的低端產品已經難覓蹤影。
所以,雖然高價雪糕已經逐步占領市場,但從市場反響來看,可愛多、夢龍、老冰棍這些10元以下的傳統雪糕還是賣得最好。
據艾媒咨詢調研,2022年,網友對單個雪糕的接受價位大多在3~5元之間,所占比例為37%;其次是5~10元,占比為33.9%;也有網友接受價位較低,在1~3元之間的占比為11%。
原材料成本上漲,花式營銷成主流
雪糕為什么會越賣越貴,首先是成本上升,早些年的冰棍大多只有水和糖精,如今的雪糕不僅有牛奶、奶油、巧克力等基礎原料,有的雪糕還標注含有珍貴原料。不過,牛奶和糖等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成本的增加。
據報道,2008年至2020年,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價格上漲了大約80%。去年以來,受全球通脹、新冠疫情擾動等因素影響,大豆、面粉、油脂、糖類等大宗農產品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這給許多食品飲料公司帶來成本壓力。
當中,有不少乳企紛紛標榜著產品“不加一滴水”“低糖低卡”“植物基成分”等概念,也有不少新興的消費品牌主打各種獵奇口味研發,如漢方黑蒜味、藻藍蛋白蘇打味等。更高檔的原材料和更健康的制作成分都使得雪糕本身開始往高價格、精致化的方向發展。
除了原材料上漲,部分雪糕之所以賣得那么貴,更多是因為被賦予了社交屬性、情感需求等附加值。如今的消費者,對雪糕賦予了更高更好更多的期望。首先吃雪糕得要吃得健康,強調控糖低卡,重視配料透明;同時要口味獨特新穎又好吃,包裝上更得養眼,起碼能發一張好看的朋友圈打卡照。
漸漸的,“網紅風”刮到了雪糕圈,依靠跨界聯名、IP文創等一系列商業操作,各類“網紅雪糕”紛紛“出圈”,不僅備受年輕消費者青睞,還成為商家高定價的底氣所在。
業內認為,“高價”意味著消費者對產品有更高期望,產品要物有所值。高價雪糕不應該只在價格上做文章,商家只有真誠對待廣大消費者,少玩一些噱頭,給不必要的花式包裝、花式營銷“祛除虛火”,腳踏實地保證質量、尊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產品品質配得上高價格,才能收獲消費者的長期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