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觀察 泰羅
編輯|小市妹
昨夜,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突然暴跌,最大跌幅11.96%。截至至今日凌晨收盤,紐約原油期貨收跌8.88美元,跌幅8.19%,跌破100美元大關報99.5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最大跌幅11.18%,收跌8.7美元,跌幅7.67%,報104.8美元/桶。均創3月中旬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國內汽柴油將在7月12日迎來調價窗口。按目前的趨勢,油價年內第三次下調將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邊,巴菲特剛剛斥資近5.8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39億元)加倉了近1000萬股西方石油。目前伯克希爾總共持有1.63億股西方石油,價值接近98.5億美元,至此保險巨頭的控股比例已經達到17.4%。
作為大宗商品之王和經濟晴雨表,原油的周期之魅在最近兩年展現得淋漓盡致。
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期貨全線暴跌,5月交貨的最終結算價為-37.63美元/桶,自1983年石油期貨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以來首次跌入負值。
彼時,全球擴散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原油需求驟減,投資者對原油后續走勢極為悲觀。
油價的大跌,帶來了石油公司股價的恐慌性拋售,包括??松梨?、雪佛龍、西方石油等全球石油巨頭,在短短3個月時間里皆遭腰斬。
沒有多少人料到,僅僅過了2年,原油價格已經漲到130元上方,漲幅超過5倍,創出近10年新高。當初暴跌的全球石油行業龍頭股,??松梨诤脱┓瘕垵q了4倍有余,西方石油漲了近10倍,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甚至一度超越了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西方石油年線圖
“現在的股市幾乎找不到讓我們興奮的標的。”在今年2月發布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曾如此坦言。
股神的冷靜,是對市場的深刻認知。
此時,美股已上演了13年超級大牛市,估值達到歷史頂部,美股總市值超過了50萬億美金,是美國GDP的2倍以上,遠遠超過了巴菲特要求的安全邊際。在他看來,一國股市總市值和GDP的比值在70%-80%,算比較安全的區域,2倍于GDP的美股,泡沫已經非常嚴重。
即使美股市場最受關注的一批全球科技巨頭,已出現了泡沫跡象。對新興科技行業本來就不太感冒的巴菲特,更不會在這個時候再投資科技股。
但是,原油供求失衡以及不斷上漲的原油價格,觸動了巴菲特敏感的神經。
過去2年,為了應對新冠疫情,世界各國實行了空前的貨幣放水政策,美國利率繼2008年之后再次降0,全球超過60%的經濟體利率不到1%,加之各國政府的購債計劃和直接向國民發錢,極大地刺激了經濟增長和原油需求的復蘇。
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要增加供給并不容易。
2015年,《巴黎協定》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能源轉型成為全球性時代浪潮,世界各地政府對化石燃料明顯持壓制的態度,石油行業的資本支出連年下降,原油產能壓力也越來越大。
雪佛龍首席執行官Mike Wirth曾感嘆:“自1970年代以來,我們就沒有在美國建過煉油廠,我個人的看法是,美國永遠不會再建新的煉油廠。”
對傳統資源行業頗為熟悉的股神意識到,石油股是當下最好的投資機會。
伯克希爾一路加倉增持西方石油,目前控股比例已經達到17.4%。
由于油價大漲,石油公司業績和股價自然表現亮眼。去年還深陷虧損的西方石油,第一季度凈利潤46.76億美元,創出歷史新,股價今年漲了144%;雪佛龍一季度凈利潤為62.59億美元,同比大增350%,股價今年漲了57%。
正是因為重倉了石油股,讓巴菲特的投資神話得以延續。在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下跌、特別是科技巨頭暴跌的情況下,伯克希爾今年仍上漲超過4%,成為美股市值前9名中唯一上漲的公司。
原油用途極其廣泛,其價格暴漲會帶來嚴重的通脹。3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8.5%,達到1981年12月以來的新高。
為了控制過快上漲的油價和消費品價格,美聯儲終于出手了。
今年3月17日,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百分點,以應對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這是美聯儲自2018年以來以來首次加息,也標志著自疫情大流行以來實施的超寬松貨幣政策正式結束。
根據美聯儲的計劃,今年可能會加息7次,本輪加息的利率終點高度或在2%附近。
加息之后是大規??s表。過去兩年的量化寬松,美國政府增加了約5萬億債務,美聯儲總資產從4.2萬億擴張到近9萬億。今年6月開啟的縮表,預計到2025年將使美聯儲總資產縮減到5.9萬億美元。
上一次美聯儲大規模量化寬松,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之后過了7年才重新收緊。這一次貨幣政策變化之快,說明了美國政府應對通脹的決心,同時也意味著經濟周期和大宗商品需求的逐漸轉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美國國會將舉行中期選舉,屆時平抑油價和通貨膨脹很可能會成為主導性議題,為了贏得選民的支持,拜登必須有所作為。
事實上,自拜登去年1月上任以來,原油價格已經翻倍。當平抑油價成為政治任務,拜登甚至不得不向昔日“宿敵”低頭。
在目前全球重要原油出口國中,俄羅斯和美國關系已徹底冰封,而沙特和伊朗有可能成為拜登政府的重要籌碼。
沙特是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占全球石油市場的份額高達12%,拜登下個月將親自前往沙特進行訪問,說服對方增加原油出口。
各方面跡象顯示,雖然原油價格在短期內可能還有繼續沖高動能,但是隨著美國貨幣周期、政治周期和經濟周期的循環,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原油價格,或許正在迎來一個重要轉折點。
中長期來看,全球能源結構的巨大變化,使石油價格繼續上行也面臨著很大的阻力。
目前,全球石油消耗量最大的領域是燃油車,其對石油每天的需求超過2,000 萬桶,占石油消耗量的20%以上。
然而,新能源車的崛起,讓原油的第一大重倉行業出現顛覆性變化。
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售數量只有395輛,占汽車總銷售量的0.002%,發展備受各界質疑。
12年后的2022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即突破200萬輛,在全球汽車銷量下降7%的情況下,同比增長了80%,占汽車總銷量已超過10%。
按照各國的規劃和當前的發展趨勢,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2030年將接近50%,在發展更為迅速的中國市場,這一數據甚至甚至可能超過70%。
電動車相比燃油車的巨大前景在資本市場也得到充分體現。盡管當下的銷量和利潤遠遠落后于燃油車同行,但是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的市值,已經相當于全球燃油車龍頭豐田、通用、福特、本田四家公司市值總和的2倍,可見投資者對電動車未來發展的期待值有多大。
在新能源車之外,光伏、風電等各種清潔能源,近年來在全球也得了巨大的發展,對原油形成了巨大的替代作用。在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當前的石油價格很可能已經處于歷史性高位區域。
眾所周知,巴菲特熟悉宏觀周期,也非??春们鍧嵞茉矗虼似鋵κ凸傻耐顿Y應該是階段性策略,不會像可口可樂或者蘋果那樣長期重倉持有。
事實上,早在2019年,伯克希爾就投資100億美元協助西方石油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不過在2020選擇了清倉,持倉期之短非常罕見。
在獲得了巨大收益之后,巴菲特究竟會在什么時候賣出原油股,接下來幾個季度伯克希爾公布財報的時候,答案就會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