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戴晶晶
市場對經濟衰退預期上升,國際原油暴跌。
當地時間7月5日盤中,美國WTI原油期貨價一度跌逾11%,低至97.43美元/桶,這是自5月11日以來首次跌破100美元關口;布倫特原油期貨價跌破102美元/桶,最低跌11.16%,至101.1美元/桶。
截至北京時間7月6日凌晨收盤,WTI 8月原油期貨跌8.24%,報99.5美元/桶;布倫特9月原油期貨跌9.45%,報102.77美元/桶。兩油結算價均創下了3月9日以來的最大單日降幅。
油氣板塊也大幅下挫。截至當地時間7月5日收盤,殼牌股價跌6.36%、埃克森美孚股價跌3.13%、道達爾能源股價跌3.18%、bp股價跌3.98%;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持股的雪佛龍收跌2.6%,西方石油跌2.2%。
瑞穗能源期貨主管Robert Yawger表示,供給正在變得緊張,但油價仍在遭受打擊,唯一能解釋這一點的就是市場對于經濟衰退的恐懼。
據彭博社7月5日美股盤前報道,花旗集團的分析師在當天的分析報告中表示,如果出現嚴重影響需求的經濟衰退,布倫特原油可能在今年年底跌至每桶65美元,到2023年底跌至每桶45美元。
歐美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疊加主要產油國增產能力有限,則使得全球石油供應趨于緊張。
路透社日前調研稱,歐佩克未能實現6月增產目標。6月歐佩克石油產量為2852萬桶/日,較5月減少10萬桶/日;歐佩克原計劃將6月日產量提高約27.5萬桶。
七國集團也正在商討對俄羅斯化石燃料出口設置價格上限的機制,這有可能使俄羅斯進一步減產。
在此情形下,國際油價暴跌彰顯出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超過了對供應短缺的預期。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韓政己也認為,經濟衰退擔憂再次快速升溫且迅速波及到風險資產,是導致此次油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隨著宏觀層面經濟衰退及加息提速收緊流動性的預期增加,投資者對原油市場的看漲情緒逐漸消退。
彭博經濟當地時間7月5日表示,根據其經濟模型,美國未來12個月內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預期已升至38%。
據路透社報道,金融機構BOK Financial負責交易的高級副總裁丹尼斯·基斯勒指出,對美國夏季駕車季需求可能在7月4日假期后下降的擔憂,也令市場承壓。
面對油價暴跌,高盛分析師Damien Courvalin則在報告中表示,雖然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在上升,但石油市場將屈服于這種擔憂還為時過早。
“全球經濟仍在增長,今年石油需求的增長將明顯超過GDP增長。”Damien稱。
日前,摩根大通分析師警告稱,如果俄羅斯以削減原油產量作為對七國集團(G7)制裁的報復,全球油價可能會達到每桶380美元。
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7月5日表示,日本提出限制俄羅斯石油價格的建議,將大幅減少市場上的石油,并可能推動油價突破每桶300-400美元。
截至北京時間7月6日上午10時許,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漲0.75%,報100.2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漲1.07%,報103.87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