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沉寂許久的醫藥細分行業再添重磅產品。今日傍晚,國內首批疫苗ETF和首批中藥ETF齊齊獲批。
具體來看,此次獲批的3只疫苗ETF分別來自華泰柏瑞、國泰、富國三家公募。這三只產品是同日申報,同日接收材料,同日獲批,距離申報后不到1個月即拿到批文;4只中藥ETF分別是華泰柏瑞、鵬華、銀華、匯添富旗下產品,從上報到獲批時間不等。

這兩批ETF跟蹤的指數分別是中證中藥指數(930641.CSI)和國證疫苗生科指數(980015.CNI)。
其中,中證中藥指數發布于2015年5月19日,選取涉及中藥生產與銷售等業務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樣本,以反映中藥概念類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截至7月5日,該指數的50只樣本中,僅有14只樣本的權重占比在2%以上。其中,片仔癀(600436.SH)、云南白藥(000538.SZ)、同仁堂(600085.SH)三只樣本的權重分別為10.645%、9.513%、7.95%。

目前,跟蹤該指數的產品僅有匯添富中證中藥LOF一只。作為場外指數基金,該產品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今年一季度規模為24.13億元,成立至今回報率為19.72%。
國證疫苗生科指數則從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生物藥物等)、生物檢驗、生物技術服務等細分領域選取個股。按近半年日均總市值排序,由高到低依次入選,直至選入50只樣本股。該指數發布于 2015年2月16日,目前尚未有跟蹤該指數的產品。
國證指數網站顯示,截至7月5日,權重占比超過5%的樣本依次為恒瑞醫藥(600276.SH)、藥明康德(603259.SH)、邁瑞醫療(300760.SZ)、長春高新(000661.SZ)、智飛生物(300122.SZ)。

除了今日獲批的7只ETF外,另外多家頭部基金公司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局疫苗和中藥主題基金。
證監會公布的基金行政審批進度表顯示,嘉實基金于6月2日提交了A股疫苗產業主題指數型發起式基金的申報材料。6月10日,鵬華基金也向證監會提交了旗下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ETF的申報材料,華夏基金則于同日上報了一只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指數發起式基金。
緊接著,在6月17日,博時、招商、嘉實3家公司同日提交了中證疫苗與生物技術ETF的申報材料。
目前,上述申報材料已被接收,正在等待審批中。
為何扎堆布局疫苗和生物科技行業?談及布局的初衷,國泰基金表示,2019年《疫苗管理法》正式頒布,促進疫苗行業發展。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我國國家突發性傳染病應急疫苗市場迅速崛起。全民對于疫苗接種的意識獲得極大提升,與此同時疫苗領域投資活動迅速攀升,大量資本涌入,本土中大型疫苗企業紛紛上市實現產業升級。總體來說,相關產業市場需求較大,疫苗與生物科技賽道投資價值凸顯。
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張羽翔則表示看好中藥的前景,前期中藥板塊在較長時間內處于谷底的迷茫期和困境期,2022年有望迎來困境反轉;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藥發展,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中藥創新藥的審批準則也在不斷標準化,供給側改革下迎來增量邏輯;在醫藥整體板塊估值回調大背景下、中藥板塊作為低估值以及政策避風港等板塊,有望迎來估值重塑。
不過,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借助基金投資疫苗、中藥等細分醫藥賽道,也應該重視投資風險。
國泰基金建議,借助基金投資,應注意逢低,分批,分散個股風險,也請注意醫藥賽道本身較高的波動性。另外,請投資者做好風險測評,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