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隨著北半球進入夏季、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變暖引發的極端天氣再度襲來。
北美、歐洲和亞洲多國從6月開始遭遇歷史高溫。日本6月氣溫首次破40攝氏度,東京都42人疑似中暑死亡。
意大利北部遭遇70年來最嚴重干旱,五個地區宣布緊急狀態。干旱將影響意大利的水力發電和波河流域的農業生產。
在南半球,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悉尼遭遇洪災,迫使近5萬人撤離。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宣布自然災害狀態。
意大利北部緊急狀態
據法新社7月5日報道,周一,意大利宣布北部倫巴第大區、皮埃蒙特大區、威尼托大區等五個大區進入緊急狀態,緊急狀態持續到12月31日。
為協助各大區應對70年來的最嚴重干旱,意大利政府宣布撥款3650萬歐元支援受災地區。受干旱影響,北部地區的125個市鎮開始實施飲用水配額制度;意大利經濟中心米蘭上周末暫停噴泉噴水,并禁止居民洗車。
在遭遇40攝氏度高溫之前,意大利已度過了干燥的冬季和春季。意大利國家科研委員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五個月,意大利的平均降雨量僅為過去30年同期的一半。
持續少雨讓意大利最長河流波河嚴重縮水。波河全長超過650公里,從西北部阿爾卑斯山脈流入東部的亞得里亞海。波河流域管理局統計顯示,目前波河的水量只有正常水平的六分之一,為有記錄以來最低。
歐洲航天局也發布了衛星圖像對比2020年6月和今年6月的波河。圖像顯示,河道明顯變窄。

波河水量減少影響到了意大利的水力發電。水力發電通常提供了意大利15%的電力所需,但今年的水力發電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波河流域是意大利最重要的農業區,該國有40%的大米、小麥、西紅柿等農產品都來自波河流域。意大利全國農民聯合會警告,波河流域的干旱已經威脅到該國30%的農業生產。
協會預計,受干旱影響,今年意大利的大米、大麥、谷物等收成將減少30%到40%。牲畜飼養也會受影響,宰割期或被迫提前。
在波河流域的水量減少同時,亞得里亞海海水面積卻在擴大,已經漫入波河三角洲至少10公里。海水流入耕地進一步威脅到農業生產。意大利全國農民聯合會預計,今年的干旱將給該國農民造成20億歐元損失。
同樣受氣候變化影響,上周日,意大利北部威尼托大區阿爾卑斯山一處冰川發生坍塌,造成至少六人死亡、八人受傷。本月以來,發生冰川坍塌的馬爾莫拉達峰氣溫高達10攝氏度,為歷史最高。
悉尼洪水
從上周末開始,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就遭遇強降雨。截至5日,暴雨和洪水迫使約5萬人撤離。這也是悉尼在16個月內第四次遭遇洪水。
周二,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宣布進入自然災害狀態,為23個受災地區提供應急資金。
澳大利亞氣象局統計,短短三天內,悉尼及周邊部分地區的降雨量達到了澳大利亞年平均雨量。到周二,部分地區的降雨量超過800毫米。

受洪水影響,大悉尼地區有1.9萬戶居民斷電,一名男子落入水中身亡。周末,悉尼所有主要大壩均出現溢流,周一有所緩和。澳大利亞當局已經派出200名士兵和兩架直升飛機協助災區救援。
新南威爾士州當局警告,暴雨威脅還將持續到周三。澳大利亞氣象局預計,部分受災地區周二將出現大風,風速高達90公里/小時。
今年3月,大悉尼地區已經遭遇了一次強降雨,降雨導致20人喪生。當時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48億美元。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去年發布的報告警告,隨著全球變暖,熱浪、暴雨、火災、干旱等極端天氣出現的可能性會更高,措施扭轉這一趨勢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
《環境研究:氣候》期刊今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由于溫暖的空氣中含有更多水分,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將越來越頻繁。
在某些地區,此前10年一見的強降雨現在的頻率為10年1.3次或1.4次,濕度高6.7%。如果全球平均溫度比前工業化水平高出2攝氏度,10年一見強降雨的頻率將提高為每10年1.7次。
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引發極端天氣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極端高溫越來越多。前工業化時期每10次中出現一次的極端熱浪現在的頻率是每10次中2.8到3.2次,且氣溫要高出1.2攝氏度。一旦全球升溫達到2攝氏度,則極端熱浪出現的頻率將增至每10次中5.6到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