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周二發布消息稱,針對近期生豬市場出現盲目壓欄惜售等非理性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正研究啟動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并指導地方適時聯動投放儲備,形成調控合力,防范生豬價格過快上漲。
最近半個月來,豬肉價格持續大幅上行。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7月4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5.74元/公斤,比上周五上漲4.8%,比6月21日上漲21.5%。
分析師指出,能繁母豬存欄量自2021年7月起連續10個月下降,豬肉市場批發價格自2022年4月起連續2個月環比上漲,可以說,新一輪豬周期上行拐點已基本確立。
不過,他們認為,由于目前需求端偏弱加上豬肉供給較為充裕,今年年內豬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對界面新聞表示,近期豬肉價格的上漲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短期企業行為的加成。
“從四年一輪的豬周期來看,今年第二季度就是低點,往后豬肉價格進入上升通道、豬企養殖利潤會改善。從短期看,部分企業出現了壓欄的情況,階段性推遲生豬供給?!彼f。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今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飼料價格上漲,市場需求低迷,致使生豬產能去化,出欄數量持續減少,進一步削減了生豬供給。另一方面,隨著疫情防控趨穩向好,需求不斷回暖,同時市場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壓欄惜售與二次育肥等行為,疊加部分媒體渲染漲價氛圍,致使豬價不斷上漲。
市場對豬肉價格的看漲預期也反映在期貨市場。7月4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209收報22695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7.7%,盤中一度觸及22755元/噸,創2021年9月30日上市以來的新高。
除周期性因素和企業壓欄行為外,分析師認為,最近南方的暴雨天氣以及國家連續收儲導致的供給方心態變化也是這一輪豬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瑞達期貨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南方暴雨造成生豬調運困難,屠宰企業拿貨較難,加上養殖戶看好后市,壓欄限制出欄,造成短期內生豬供應偏緊。另外,國儲不斷發布收儲消息,雖然成交較少,但對市場的心態造成了影響。
今年以來國家多次托底收購凍豬肉,穩定生豬產能,截至6月末一共發布13批收儲計劃。根據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統計,中央儲備計劃收儲51.8萬噸,實際成交10.14萬噸,成交率只有19.6%。
展望后期的豬價走勢,分析師認為,下半年豬價仍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漲幅可能會有所放緩。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李超表示,受能繁母豬去化度邊際轉弱以及需求端疲弱的影響,生豬價格預計呈溫和上行的趨勢。
“一方面,能繁母豬存欄量難以大幅減少,將基本維持在正常保有量水平。另一方面,消費恢復存在一定滯后性,終端消費目前仍比較疲弱,豬肉價格持續大幅上行的壓力較大。”他稱。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表示,經過此前的豬價波動,現在國家非常重視能繁母豬存欄量,要求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5月這一數據為4192萬頭。雖然豬肉價格進入上升周期,但是由于產能穩定,豬肉價格上漲的空間有限,預計年內豬肉批發價格會在30元/公斤之內。
“發改委這次已經釋放了抑制豬價過快上漲的信號,隨著國家適時釋放豬肉儲備,以及打擊企業惡意囤積的行為,后續豬價上漲速度預計會有所放緩?!睎|吳證券稱。
付一夫也認為,豬價繼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較小。他說,短期來看,這波豬價反彈使得養殖企業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復,后續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壓欄惜售意愿,因此本輪豬價上漲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不過,考慮到近期豬價漲幅已經較高,隨著國儲釋放儲備等操作,豬價大概率會維持高位震蕩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判斷豬價漲跌重要指標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出現了階段性轉正。6月16日,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隨著豬價上漲,生豬去產能已經接近尾聲。5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結束連續10個月的回調,環比增長0.4%。
此外,銀河期貨在研報中指出,盡管從趨勢上看,下半年豬價易漲難跌,但近期的存欄惜售可能導致整體存欄群體體重重心上移,未來不排除因大豬數量增加導致的豬價再度恐慌性回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