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摩財經
五年前,低調商人俞倪榮從中技系顏靜剛手中接盤上市公司宏達礦業,并在近兩年展開資本運作,頻頻收購醫療健康資產,改名為未來股份(600532.SH)。
隨著新能源概念火爆,未來股份的資本運作又開始掉轉方向。日前,未來股份披露了最新的資本收購方案,計劃收購瑞福鋰業和新疆東力70%-100%股權。收購完成后,未來股份將控股瑞福鋰業和新疆東力。
這兩筆收購標的公司的業務都指向新能源鋰電池行業,其中新疆東力為鋰礦石的開采企業,瑞福鋰業則是鋰電池生產商。目前這兩筆收購計劃剛剛簽訂框架協議,還未敲定具體收購份額和對價。
四次更名
自上市以來,未來股份已經歷經四次更名、三次更換主營業務。
未來股份最早叫華陽科技,主營業務農藥化工。2002年到2007年,華陽科技以營收規模節節攀升、扣非凈利潤節節敗退的吊詭增長,成為資本市場的另類。2008年之后,華陽科技開始陷入扣非虧損,期間控股股東華陽集團侵占上市公司約6億元資金并隱瞞了大量的關聯交易。
2011年1月,淄博宏達礦業以約3億元的價格拿下了已經淪為“殼股”的華陽科技大股東之位,隨后騰籠換鳥,將華陽科技原本的資產和負債全部剝離,另置入宏達礦業等數家礦產公司。經營主業也從農藥變更為鐵礦石,股票更名為宏達礦業,段連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015年之后,鋼鐵產能過剩導致鐵礦石價格大幅下挫,宏達礦業業績暴跌,當年由盈轉虧。在業績和債務壓力之下,2015年12月,淄博礦業將其持有的宏達礦業41.6%的股權,以21.47億元的對價賣給了資本大佬顏靜剛的妻子梁秀紅等人。梁秀紅成了公司實際控制人,宏達礦業開始進入顏靜剛時代。
此后,梁秀紅等人經過一系列資本騰挪,將宏達礦業26.19%股權轉讓給顏靜剛的上海晶茨,宏達股份正式成為顏靜剛的“中技系”旗下資本平臺之一。
“中技系”進場之后,先是給宏達礦業插上了“游戲”的翅膀,先披露收購英國最大的游戲開發商和發行商Jagex計劃,又宣布與上海品田創投共同合資公司宏投網絡增資。憑借當時游戲市場的火熱,2015年至2017年未來股份的股價一直維持在高位。
炒作游戲概念并未實際解決宏達礦業的業績難題,2015年起,宏達礦業一直處于扣非虧損。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1月,宏達礦業再度跨界醫療健康領域,由參股公司出資3億美元買下美國Mivip Healthcare Holdings 80%股權。不過,宏達礦業在這家參股公司中持股僅有30%,因此間接持有Mivip Healthcare Holdings 24%股權,由此帶來的醫療健康業務甚至沒能進入主營業務領域,當期未披露相關業務線營收情況。
總體來看,“中技系”掌舵宏達礦業時期,并沒有掀起什么大浪,隨著“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被查,宏達礦業又進入了下一個實控人階段。
資本玩家俞倪榮
未來股份的實控人是現年43歲的俞倪榮,其與妻子謝雨彤通過上海晶茨間接持有未來股份26.19%股權。
俞倪榮公開資料很少,坊間傳聞其出身華為,2009年創辦寰亞電力,開始做煤礦貿易生意。2017年入主宏達礦業前夕,突擊注冊了上海晟天企業發展,后者在2018年1月通過受讓顏靜剛持有的上海晶茨股份,成為未來股份第一大股東。
俞倪榮妻子謝雨彤除了持有未來股份股權之外,還間接持有玉龍股份(601028.SH)股權。2019年6月,厚皚科技從王文學手中以14.29億元的價格受讓了玉龍股份26%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厚皚科技是厚立實業的全資子公司,穿透后,由賴郁塵和謝雨彤分別持股55%和45%。
2021年5月,厚皚科技以6.54億元的價格向當時的二股東濟南高新控股轉讓了5%股份,后者成為玉龍股份控股股東。截至2022年一季末,厚皚科技持有玉龍股份21%股權,為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股份和玉龍股份有多名股東重合。截至2022年一季末,玉龍股份第一大股東為濟南高新區國資委旗下的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持股29%,后者同時也是未來股份第三大股東,持股4.92%。玉龍股份第五大股東為自然人范永明,持股1.3%,其也是未來股份第六大股東,持股2.39%。
更早之前,自然人股東朱秀芬、周東、盛建偉、湯偉芝和馮波,也曾同時出現在玉龍股份和未來股份的股東名單之中。這些人進入兩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之時,正是它們股價高歌猛進之時。
俞倪榮夫婦接盤宏達礦業時,收購價為16.38元/股,相比停牌前的10.98元/股,溢價約50%。這種高溢價收購一度引發了監管部門的疑問。
不過,對比顏靜剛當初的入手價格,轉讓給俞倪榮夫婦時,其實是虧本的。彼時,顏靜剛的上海晶茨從梁秀紅等人手中拿下宏達礦業26.19%股權時,花費總代價約29億元,賣出時變成了22億元,折讓約30%。
為何顏靜剛要虧本賣殼?俞倪榮夫婦受讓宏達礦業控制權時有一個小“細節”似乎可以說明。
在2018年1月25日披露的權益變動書中,中技集團稱,除已披露的股權質押事項之外,“所涉上市公司股份不存在任何懸而未決的爭議、訴訟、仲裁、司法或可能導致所涉上市公司股份權利被限制的情形”。
僅僅一天之后,宏達礦業發布公告表示南昌中院、邵陽法院分別在1月23日和24日對上海晶茨所持宏達礦業1.35億股予以司法凍結。
問題多多
顏靜剛早遭到終身證券市場禁入,傳言已身在國外。新實控人俞倪榮夫婦執掌下的未來股份則依舊是個問題孩子。
6月29日深夜,未來股份剛剛公布了姍姍來遲的2021年年報。
2021年,未來股份營收6.97億元,同比降83.72%;同時由盈轉虧,歸母凈虧損1.61億元,同比下滑超過1110%。
未來股份營收支柱還是煤炭貿易業務,2021年營收6.35億元,同比下滑83.6%;另一主業醫療服務業務,當期營收只有355萬元,毛利率為-287.4%,距離收支平衡還有一定距離。
對于這份報告,審計方中審亞太表示,未來股份內控失效,對相關負責人誠信存重大疑慮;未納入核算的賬外收支無法核實;以及部分銀行賬戶存在司法凍結。綜合上述原因,審計方對未來股份2021年財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未來股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自7月1日起披星戴帽。同時,上交所將未來股份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名單。
俞倪榮夫婦入主宏達礦業之后,先是將旗下的鐵礦石資產以10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山東金富礦業,轉而開始煤炭等大宗商品貿易生意。
大宗商品貿易,毛利率低得可憐。以煤炭為例,2019年至2021年,未來股份的煤炭貿易業務規模分別為48億元、39億元和6億元左右,毛利率分別為1.57%、2.08%和3.82%。規模越做越小,毛利率卻越來越高,未來股份這部分業務的商業邏輯有點感人。
與此同時,大宗商品貿易還需要未來股份支付大量的預付款。截至2019年底,未來股份的預付款項達到11.7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高達36.73%。隨著煤炭貿易規模下降,預付款項也隨之下降,到2021年末只有300萬元左右。
煤炭貿易這項業務越做越小,未來股份又傍上了“醫療”的大腿。2021年初,宏達礦業給自己改了一個極具想象空間的名字——上海智匯未來醫療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未來股份”。
與之相伴的,還有在醫療健康領域的頻頻收購。
2021年11月,未來股份全資子公司上海宏禹與浩峻醫療、自然人龍玲共同出資成立了未佳醫療,其中上海宏禹出資約 3942萬元, 持有未佳醫療78.84%股權。
浩峻醫療成立于2020年10月,由何穎琦、陳翊分別持股90%和10%。根據工商注冊電話查詢得知,有多家同電話公司與浩峻醫療注冊在同一棟樓,且都由自然人持股,2020年、2021年浩峻醫療社保參保人數都是0。
未來股份為何拉上這么一家幾乎寫明“皮包公司”的企業投資醫療?沒人明白。
未來股份在與浩峻醫療合作成立未佳醫療的同時,還披露了從國瑞生物手中收購西安國瑞怡康健康門診部、上海國瑞怡康國康門診部、上海國瑞怡康信息科技的計劃,這三個標的資產全部處于虧損中,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約2500萬元。
未來股份為何要出資1100多萬元,買下3個持續虧損的資產?同樣沒人明白。
這種虧本的買賣,未來股份做了不止一次。
2021年9月,未來股份以8.96億元收購了上海元慶投資管理和上海樹林投資管理,這兩家公司分別持有上海國際醫學中心14.93%股權,交易完成后,未來股份持有國際醫學中心約29.87%股權。
國際醫學中心共設有500張床位,但未來股份接盤時,床位使用率僅12%。2019年至2021年國際醫學中心凈利潤分別為-5160萬元、14萬元和-3101萬元。
2021年12月,未來股份披露了新的收購方案:計劃收購北京善方醫院不低于51%股權和新加坡綜合醫療服務平臺Fullerton Healthcare Corporation Limited。
憑借未來股份描繪的美妙醫療前景,其股價在2021年12月走出了近六年來的高點,達到19.71元。但今年以來未來股份股價逐漸回落,最新收盤價14.58元,年內跌幅超過21%。
未來股份無法解釋的疑問還不止于此。
2022年4月,未來股份在進行年報編制過程中,發現上年度年報存在會計差錯:貨幣資金被虛增6億元,預付賬款減值6億元,由此也引發上交所下發監管工作函。
數次延期之后,未來股份終于在年報出爐前回復了監管工作函。該會計差錯的詳情為:2020年12月底,未來股份全資子公司深圳宏達,是在無審批的情況下,由資金經理劃轉向上海啟寧劃轉6億元資金。根據未來股份的說法,上海啟寧已經于 2021 年 6 月至7 月期間歸還了6億元資金。
除此之外,深圳宏達還在2019年7月和2020年12月分別用7億元定存單和5億元定存單為上海啟寧做擔保,同樣影響了當期財報結算。
上海啟寧成立于2014年,有自然人股東倪允峰和湯芹虎分別持股90%和10%。在未來股份過往年報中,上海啟寧都不是其重要客戶或供應商。
為何深圳宏達會對上海啟寧無償借款,且多次為其違規擔保呢?未來股份并未給出答案。
與此同時,未來股份和實控人的麻煩也在持續。
2018年1月,俞倪榮夫婦接盤未來股份時,曾公開承諾將在三年內逐步采取多種方式解決寰亞電力與未來股份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但時至今日兩家公司仍然都開展煤炭貿易業務,處于同業競爭中。
2021年底,未來股份實控人俞倪榮夫婦,因信披違規、未能履行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等原因,收到上海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2022年5月,未來股份因未按時披露年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除此之外,顏靜剛時期帶給宏達礦業的糾紛仍未完結。目前,未來股份因虛假陳述正在訴訟中,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的多家律師事務所正在持續征集索賠者信息。
兩被“退貨”的瑞福鋰業
未來股份最新盯上的瑞福鋰業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同學。
瑞福鋰業不是第一次被上市公司看中。早在2016年6月,江泉實業(600212.SH,現綠能慧充)就計劃通過換股的方式將瑞福鋰業置入上市公司,后續重整方案又改為現金+股權的方式收購瑞福鋰業約三分之二股權。彼時,這筆交易被看作是鄭永剛的“杉杉系”為了完美退出江泉實業提出的解決方案,一度引起市場關注。但經歷了9個月的討論之后,2017年3月,江泉實業最終以國內證券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為由,終止了這筆交易。
新疆東力由和田瑞福礦業全資持有,后者股東與瑞福鋰業高度相似。事實上,在瑞福鋰業試圖參與江泉實業重組時曾披露,和田瑞福礦業系瑞福鋰業子公司,也就是說,新疆東力實際上也是瑞福鋰業的資產。
參與江泉實業重組失敗后,瑞福鋰業并未放棄牽手上市公司。2017年10月,美都能源(600175.SH,已退市)披露了收購瑞福鋰業的計劃。2019年3月,這份收購計劃同樣終止,瑞福鋰業退回了美都能源先期支付的股權轉讓金約6億元。
瑞福鋰業創始人是山東商人王明悅,后者起家于山東新泰,后來通過收購肥城大型國企成立了明瑞化工,2010年依靠福州大學的技術團隊又切入鋰電行業,成立瑞福鋰業。由于和一家叫永惠食品的企業互保,后者在2014年5月跑路后留給瑞福鋰業過億元債務,一度導致瑞福鋰業破產重整。
瑞福鋰業參與江泉實業重組前后,“明天系”旗下天安財險曾經在股東名單閃進閃出。對此,王明悅曾表示天安財經持股變動僅僅出于投資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未來股份計劃收購瑞福鋰業的交易對手為王明悅、亓亮和濟南駿華。工商信息顯示,瑞福鋰業和新疆東力的第一大股東均為亓亮,持股50%以上,王明悅并未持股,其中是否存在代持?
2016年計劃參與江泉實業重組時,瑞福鋰業估值為22億元,到2017年準備參與美都能源重組時,估值漲到36億元。但兩次被“退貨”,瑞福鋰業的實際資產價值也被外界打上了一個問號。2018年上半年,受市場環境變化影響,瑞福鋰業凈利潤為8501.1萬元,僅為向美都能源承諾業績的20%,這也是導致美都能源終止收購的核心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參與美都能源重組時,瑞福鋰業年產2.5萬噸的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還未建成,最大產能只有8000噸,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年產3000噸的高純碳酸鋰生產線。目前,瑞福鋰業年產2.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和年產1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都已經建成,還有一條年產4萬噸鋰鹽生產線在籌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