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正在緩慢復蘇的信號愈發明顯。
7月3日,龍頭房企碧桂園發布公告稱,其6月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約345.2億元,環比增長20.21%,已連續兩個月實現環比增長;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面積約421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7.88%。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累計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1851億元;累計實現權益合同銷售建筑面積2348萬平方米。而據第三方機構克而瑞統計,上半年碧桂園全口徑銷售金額高達2469.9億元,整體銷售規模仍穩居行業首位。
今年以來,受波動的疫情和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樓市持續承壓,百強房企銷售普遍負增長。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百強房企累計銷售規模的同比降幅仍保持在50.3%的較高水平。
盡管累計銷售仍然承壓,但環比銷售情況繼續好轉,TOP100房企6月的業績規模環比增長61.2%。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商品房銷售規模在年內首次實現環比增長。5月商品房銷售額達10970萬平方米和10548億元,環比分別上漲26%和30%。
市場明顯回暖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方面是政策層面持續的利好,另一方面6月是開發商驗收成績單的重要節點,規模房企積極推盤及營銷去化,沖刺半年度成績單。
預期對市場至關重要,一系列穩樓市舉措出臺,有助于市場各方主體信心的恢復。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100余個城市共計出臺各類樓市調整政策超過300次,政策調整內容向限購、限貸等方面延伸,城市明顯向二線城市擴圍。
與此同時,房貸利率也進入下調周期,多城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25%的下限水平。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晶晶表示,房貸定向“降息”標志著房地產政策進入寬松周期,未來伴隨更多政策落地,購房意愿有望逐步趨穩。
申萬宏源等券商研究機構也均預計行業基本面將逐步恢復。
億翰智庫表示,如今調控政策的調整有利于促進城市內改善性需求的釋放,緩解企業的銷售壓力,尤其對碧桂園這樣全國化布局的房企來說,行業政策整體的放寬,將促進公司銷售在多城市實現回升。
惠譽評級亞太區公共融資業務主管兼大中華區評級業務拓展負責人洪碩亨表示,從監管的角度講,房地產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近期,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也對樓市發表了一些積極言論,他認為短期看市場已觸底,會緩慢、溫和地恢復。
在此背景下,碧桂園憑借著全國化布局的戰略定力,成為首批銷售復蘇的房企之一。
與此同時,近年來,碧桂園高度重視回款,通過強考核牽引穩固企業充裕的現金流。碧桂園2021年財報顯示,其權益回款率達90%,已連續6年達到90%或以上。今年1月-4月,碧桂園回款率更是高達95%,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下半年,隨著地方救市政策持續加碼,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漸回穩,成交整體好于上半年。但各區域、各城市市場復蘇進度不一,那些市場需求及購買力明顯透支的三、四線城市,市場真正企穩復蘇仍需時間。
除了自身造血能力不斷恢復外,碧桂園的融資能力也繼續維持行業的前列水平。
作當前為數不多的穩健運營民營房企之一,碧桂園在5月份獲批成為國內首批發行附帶信用保護工具公司債的示范性民營房企之一,成功發行5億元公司債,展現了監管機構對公司基本面及持續經營能力的認可。
6月24日,碧桂園又已以現金購買于2022年7月到期的4.11億美元尚未贖回4.75%優先票據。這一提前回購票據的舉措,進一步顯示出了碧桂園較為穩健的財務水平,同時也體現出在房企普遍面臨資金壓力的背景下,碧桂園依然擁有較為充沛的資金實力。
今年上半年,在資本市場整體信心受影響后,碧桂園曾數次主動通過回購境外美元債、境內公司債券、高管增持債券及公司股票等實質舉措,不僅以真金白銀保護投資者利益,也起到了維護市場穩定、增強投資者信心的積極作用。
在銷售回暖繼續保持行業第一,以及融資通暢、財務穩健的背景下,匯豐、申萬宏源、浙商證券等多家券商機構均看好碧桂園。今年6月,匯豐上調碧桂園評級至“買入”,稱碧桂園是目前在償還到期債務方面仍有良好記錄的民營房企之一。
“碧桂園的再融資需求較輕,加上進入債券市場的條件完好,將有助于舒緩投資者對其財務狀況的擔憂。”申萬宏源最新研報指出,行業銷售觸底改善,優質房企銷售轉正。中短期來看,目前房地產基本面底已現。從中長期來看,預計行業格局優化后優質房企成長空間將再次打開,有望實現量質雙升。維持房地產板塊“看好”評級,H股推薦包括碧桂園在內的6家房企。
據統計,截至7月初,共有29家境內外券商機構給予碧桂園“買入”評級。這代表了大多數機構仍然看好碧桂園的長期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