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鋰礦龍頭贛鋒鋰業(002460.SZ)突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7月3日,贛鋒鋰業披露公告稱,因涉嫌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內幕交易,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于1月24日決定對該公司立案。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表示,被立案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6月該公司在與江特電機(002176.SZ)洽談并購事宜期間,購買了江特電機的股票。
江特電機位于江西宜春,主營業務為鋰云母采選及碳酸鋰加工、特種電機研發生產和銷售。
官網顯示,該公司在宜春地區擁有鋰瓷石礦三處采礦權和四處探礦權,已探明鋰礦資源儲量9460萬噸,另有三處礦源處于詳查階段,合計持有或控制的鋰礦資源量1億噸以上;擁有鋰云母和鋰輝石制備碳酸鋰及氫氧化鋰(建設中)的生產線四條,年產能超3萬噸。
截至7月1日收盤,江特電機股價報收27.05元,上漲8.03%,總市值461.56億元,較2020年6月1日收盤價上漲了約18倍。
界面新聞未查詢到贛鋒鋰業和江特電機洽談并購事項的信息。但2020年8月19日,江特電機曾公告與贛鋒鋰業簽訂鋰鹽生產線合作協議。20日,江特電機收獲漲停。
該合作原計劃2020年10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但2020年10月30日,該合作宣告終止,公告原因為雙方未能就鋰鹽生產線技術改造方案達成一致意見。
雪球上也有股民猜測贛鋒鋰業被立案的原因,可能為2020年贛鋒鋰業終止與江特電機鋰鹽生產線合作事項。該公告于去年10月30日發出,江特電機股價在10月28日就已跌停。
股吧內對“某上市公司”的猜測對象還包括騰遠鈷業(301219.SZ)、智慧農業(000816.SZ)等。后據財聯社報道,可靠信源稱“某上市公司”并非智慧農業。
今年1月24日,贛鋒鋰業被證監會立案當天,該公司還于晚間披露了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8億-55億元,同比增長3.68-4.37倍。在業績預告未披露前,其股價已實現漲停。
贛鋒鋰業為全球鋰資源龍頭企業,鋰礦資源分別位于澳大利亞、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和國內青海、江西等地。
該公司表示,上述事項不會對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工作,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參考此前類似內幕交易事件的處理方案,主要為沒收相關收益,警告和罰款,并不影響公司經營和二級市場基本面。但面對不確定性,贛峰鋰業明天開盤后是否會遭機構減倉或者清倉處理,有待關注。
2022年一季報顯示,贛鋒鋰業實現營收53.65億元,同比增長2.3倍;歸母凈利潤35.25億元,同比增長6.4倍。按照計劃,贛鋒鋰業將于8月30日披露中報。
今年6月8日,贛鋒鋰業還收到深交所監管函,主要因信息未及時披露。
截至7月1日收盤,贛鋒鋰業股價報156.97元/股,上漲5.56%,總市值為2260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向贛鋒鋰業求證具體事件信息,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反饋;就上述事宜分別致電江特電機、騰遠鈷業等公司,電話均未能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