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國寶
千億規模醫療美容行業,是黑醫生、黑醫院、黑培訓機構狂歡的舞臺。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科技發展飛速的今天,可以變美的手段太多,醫療美容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今的醫療美容市場有多大?根據此前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115億。
千億級市場,向世人展現了醫療美容行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暗影,同樣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8.6%的醫美用戶有投訴醫美機構的意向,但只有0.7%的醫美用戶最終成功投訴。
這意味著,每10000個醫美用戶中便有860個人想維權,而這860個人當中僅有6個人可以維權成功。這組數據,與千億市場規模形成鮮明的對比,醫美用戶維權難,已經成為醫療美容行業的常態。
整形失敗遭遇死亡恐嚇
將時間推至2021年9月,一段關于“濟南喜悅整形工作人員毆打辱罵女顧客”的視頻在網絡持續發酵,一度惹起網友眾怒。據悉,視頻中的維權女子因眼部整容手術失敗,便將濟南喜悅整形投訴至市場監管部門。后因商討相關事宜,維權女子便來到濟南喜悅整形店中,結果卻遭遇非人待遇,不僅被濟南喜悅整形工作人員毆打、辱罵、扇耳光、威逼簽訂和解協議,濟南喜悅整形的法人劉明甚至對維權女子說出“你覺得我會讓你活著離開濟南嗎?”這句充滿死亡恐嚇的話語。
正義的光從不會缺席。
2021年10月,經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后,當地警方便對犯罪嫌疑人劉某明以涉嫌非法拘禁罪批準逮捕。
據天眼查顯示,涉事的濟南喜悅整形醫院其關聯企業為山東沃德喜悅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美容服務、醫療器械的研發及銷售、儀器儀表的銷售、技術服務等,并不具備相應的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等經營資質。
2021年至2022年,山東沃德喜悅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共發生四起案件糾紛,包括醫療損害責任糾紛、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合同糾紛等,被執行總金額11.3w。
此外,山東沃德喜悅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參保人數僅4人,招聘信息學歷要求顯示,美容整形科醫生要求為大專,其他招聘職位學歷要求為初中至大專或不限。
至此,這位醫美用戶整形失敗與維權失敗的原因便顯而易見。
山東沃德喜悅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并不具備相應的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等經營資質,且其整形醫生的學歷與職業素養過低,也并不具備取得《醫師資格證》《醫師執師證》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的條件,因此整形失敗事件必然會發生。
同時,山東沃德喜悅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狀況本身就存在諸多法律漏洞,游走在違法犯罪的邊緣。法律意識薄弱也毫無責任心的一家黑醫療美容機構,自然不會懼怕醫美用戶維權,甚至通過本次事件處理方式來看,此類暴力事件可能并非第一次發生。
這千萬規模市場里,或許還有千萬家黑醫療美容機構仍未暴露在陽光之下,山東沃德喜悅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維權事件,并非個例而是“群體性”的。
黑培訓機構的強大輸出力
每年315曝出的事件,都足以顛覆大眾對行業的認知,今年的315也不例外。每一位整形醫生手中的手術刀,都寄托著醫美用戶變美或者“重生”的希望,但這千萬規模的市場中,卻充斥了數不清的黑醫生。
據315報道,醫療美容市場中全科醫美培訓班機構數量眾多,雖學費高昂但可以做到對零基礎的人包教包會。圣嘉麗禾培訓班就是這樣一個機構,其學員并無醫學背景,但在這里經過6天的學習即可拿到一本可以用來應聘工作的“微整形美容師高級證書”。
“不管說我們是否專業,但我們得裝得專業一點。”這是圣嘉麗禾培訓班某老師對學員說出的話。
類似的培訓機構還有很多,比如開展隆鼻、割雙眼皮等醫療美容服務的美希淑顏醫療美容,在網絡通常以美希國際醫美教育的名義進行招生。還有只針對零基礎學員開班的蚌埠柏美思醫療美容機構。
正規整容醫生需要苦學數年專業知識與技術,才具備持證上崗的資格。而這些黑機構教出的黑醫生用短短幾天或者幾個月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高級整容醫生,以高頻率不斷滲入醫療美容市場中的黑醫院,滲透到上文所提到的這家山東沃德喜悅醫療美容有限責任公司。
不是每一位醫美用戶都對整形醫生的專業性有辨別的能力,多數情況下,她們只能被迫成為整形失敗案例中的受害者,掙扎的痛苦與維權無果的道路上。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其實針對上述觸碰法律底線、道德紅線的行為,國家一直在強化監管力度。
2016年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成立后,相關部門曾多次下發《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以及《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目前,《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也已正式出臺,各地區相關部門也正進行聯動,對黑醫生、黑醫院、黑培訓機構進行嚴厲打擊,絕不姑息。
當然,加強監管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辦法,但并不是有效且唯一的途徑,整治行業亂象也需要醫療美容機構的雙向奔赴。正規醫療美容機構應不斷加強對自身的行業道德要求,堅持合規經營,黑醫療美容應及時收手走向正軌。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當消費者徹底對行業失去信心,市場也將不復存在。
未來,隨著行業自律性的提高以及監管力度的持續增強,或許消費者及正規醫療美容機構會迎來守得云開見月明的那一天,只希望這一天不會讓我們等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