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日前,屈臣氏河北一家分店因商品價格欺詐被罰沖上熱搜,這至少是屈臣氏第3次因為虛假促銷被罰,無疑是對門店的警醒。
不過,多位化妝品店老板和代理商感慨,即便打折線下也賣不動了,線下已然走入死局。
屈臣氏因價格欺詐上熱搜
昨日,#屈臣氏因商品價格欺詐被罰#話題沖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超5000萬,引起眾多網友討論。
這距離上一次傳出屈臣氏分店被罰不過才1個月時間,而且兩次都是虛假促銷,具體經過又有不同。
據信用中國(河北廊坊)公示的行政處罰信息,2022年3月4日,固安縣城區分局執法人員對石家莊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廊坊固安寶德購物中心分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賣場標識有巴黎歐萊雅潤養去屑洗發露原價67.00/瓶,會員價100元/3件;神經酰胺絲耀修護發膜原價75元/支、活動價75元/支(買二送一);沁潤高濃度保濕子彈發膜原價99元/盒,現價59元/盒;三生花花娘香氛洗發露原價109元/瓶,現價109元/2瓶;艾特柔潔面巾原價39.00/包,現價58.00/2包;屈臣氏牌珍珠紋洗臉巾300克原價28.00/包,現價37.00/2包;卓沿白金舒潤多效修護面膜原價89元/盒,現價89元/3盒等促銷標示。
執法人員隨即調取了上述商品的銷售記錄,未發現原價交易記錄,當事人涉嫌構成銷售商品價格欺詐的行為。

處罰書顯示,當事人銷售商品屬于價格欺詐,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及《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經營者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有償服務,采取下列手段之一的,屬于價格欺詐行為:(一)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的規定。已構成銷售商品價格欺詐的違法行為。
也就是說,固安縣市監局調取了上述商品的銷售記錄,未發現原價交易記錄,由此認為屈臣氏虛構原價。
不少網友對此表示,“一直都這樣,它的折扣價比某寶旗艦店還貴,也不知道原價怎么回事”“不敢去屈臣氏,套路太多,腦子應付不過來”“這是連鎖店的套路”......

針對處罰一事,青眼第一時間聯系了屈臣氏中國總部,未獲回復。
常見套路?
不過,一些品牌線下代理商對上述屈臣氏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均表示,按原價沒有售賣,就判定原價虛構不太合理。“難道要按原價賣一個出去,(原價)才是既定事實嗎?”
也有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妝百強連鎖老板透露,“這類現象很普遍,我有個門店也因為這個事情被查過。”
對此,青眼在屈臣氏小程序上查詢上述處罰書涉及的產品發現,商品標注的原價與處罰書吻合,且如果不是會員須按原價購買。如巴黎歐萊雅潤養去屑洗發露原價67元、屈臣氏牌珍珠紋洗臉巾300克原價28元。這或能說明以上商品原價真實存在,當然如果是會員則可享買3免1。

“原價賣不出去,只能促銷賣,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都在卷。”某線下代理商無奈道。
某化妝品店店主告訴青眼,現在線下內卷很嚴重,產品銷售不出去門店很大壓力,一般品牌的產品都會定期有一些活動促銷。“我覺得應該是門店自己為了促銷產生的行為,也不排除一些商家,自己補貼會員的差價來動銷,這也是很合理的。”
上述店主補充道:“如果是商品原價給到門店,應該有月銷任務,例如銷售10000瓶,門店完成任務后,返點60%,或者品牌會給到其他的優惠,門店拿出自己返點來補貼價格,就有了上述的會員價100元/3件。
不促不銷,化妝品店走入死局
如今,線下化妝品店打折成常態,部分化妝品店的折扣力度也在進一步加大。然而就算打折產品也賣不動,拼不過線上。
“如果不是線上線下同價,活動力度、活動單品同步的話,現在消費者只會在線下體驗、線上購買,除非線下門店的促銷價格比線上打折還便宜。”一化妝品資深行業人士表示。
在這種死循環下,據某代理商透露,“現在哪有原價賣的產品,很多歐美產品都在打折賣了,價格都被擊穿了,像以前一些歐美的產品,都是6-7折向化妝品店供貨,現在都變成4折左右,甚至更低的都有。”
他無奈道,“線上線下都在卷,同行為了生存,也只能互相傷害了。現在疫情大環境下,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一邊是低價促銷,而一邊是門店人工等成本,所以現在門店都在壓迫代理商,代理商原來給到門店五折的供價,現在3折都不一定都能上門店,未來可能沒有代理商。目前很多品牌就是直接把貨發到門店,價格由品牌方控制。”上述行業人士也表示。
另一代理商也認同該說法,“現在都是不促不銷,以后代理商怎么生存都不好說了,我認為化妝品店和代理商老板會越來越少。”
總之,線上渠道的不斷發展,品牌重心的轉移,對許多化妝品店和代理商而言,當下或許還不是最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