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冰柯
6月30日,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正式開拍。土拍信息顯示,此次集中出讓涉宅地塊共45宗,分布在杭州十區,總起拍價529.5億。
最終,整場土拍攬金557.2137億元,在已經完成二批供地的城市中暫居第一。
土拍分為上午線上競價和下午線下競價兩部分。上午場,33宗地塊成交,12宗地塊轉入下午一次性報價階段。
上午場成交的地塊中,有23宗底價成交,占比51%。拿地開發商多為地方國企,主要為蕭山經開、城投、城建拖底為主,9宗底價成交的拿地房企,有7家是地方國企以及城投公司。
濱江依然是杭州土拍市場上的大買家,上午場結束時,濱江已經聯合多家企業拿下10宗地,購地資金達到140億。這些地塊分別為主城區的錢江新城二期、東新、三墩北、蕭山湘湖地塊、余杭云城、勾莊,臨平翁梅以及富陽富春地塊。
另外,綠城拿地兩宗,分別是未來科技城地塊和之江地塊,均為低密宅地,拿地總金額近39億。
下午場轉入一次性報價的地塊有主城區的錢江新城二期、東新、華豐、之江轉塘、浦沿,蕭山區的湘湖新城,余杭區的閑林、瓶窯,以及臨平區的臨平老城、翁梅和東湖新城。
重磅地塊是錢江新城二期地塊,濱江以總價61.82億,樓面價37523.06元/平米競得該地塊,溢價率10.2%,限價53000元/平米。
競拍難度最大的是臨平新城南區塊LP3105-23地塊,該地塊進入一次報價環節,共有18家房企報價,最終9家房企以次高價進入最終搖號環節,中簽率僅11%。
總體來看,此次土拍的47宗地無一流拍。從拿地開發商來看,國企競得16宗,占比36%;民企競得26宗,比重為58%,另有3宗為國企民企聯合競得,占比6%。
拿地金額最多的房企是濱江,共攬下12宗地塊(2宗聯合競得),分布于7個區,總拍地金額達到225億元,占總金額40%。
在今年4月份的杭州第一輪供地中,濱江曾以總價184.35億元拿下11宗。從今年杭州的兩輪供地來看,濱江總拿地金額已達到409.35億元,拿地數量達到23宗,成為杭州土地市場最大的贏家,也成為杭州2022年土拍以來收獲最大的開發商。
在第二輪供地中,拿地金額第二多的是綠城,本次拿下了西湖和余杭區2宗地塊,總耗資39億元,占總金額7%。
排名第三的為浙江交投,均以聯合方式拿下2宗地塊,耗資達36億元。
根據拿地寶分析,與2022年第一批次相比,本次土拍溢價率下降了1.2個百分點,封頂率也下降了12個百分點,而底價率上升了5個百分點,說明縱向比較,杭州整體熱度還是有所下降的。
另外,這次土拍沒有出現龍湖這樣的優質名企,可見即使在杭州這樣去化良好的城市,房企也依舊持謹慎的態度。
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研究報告稱,二批次出讓熱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地塊素質整體不如第一批。
杭州第二批次土地多數為外圍區域,部分地塊雖然新房限價有明顯提升,但地價也在上漲,預期利潤率下降。而且新房限價提升后,能否按頂格房價快速銷售的不確定性增大。
近期的630半年報的節點,讓很多上市房企出于報表壓力,更加難以騰挪出資金交保證金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