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6月29日發布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會議通稿、6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向媒體表達的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看法,結合有關貨幣金融數據,可以預計,三季度將迎來降準窗口,政策性利率下降的可能性則不大,結構性政策仍將占據主導位置。
繼續以結構性政策為主導
2022年上半年,總量型貨幣政策動作不多、力度不大。
具體來看,一是政策利率僅在開年調整一次且幅度較小,即在1月17日分別下調逆回購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10個基點;二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僅調整一次,幅度也比較小,即在4月25日下調0.25個百分點;三是公開市場操作幾乎零投放,從1月1日到6月28日凈回籠100億元,MLF余額已經持續4個月保持不變。
央行更多的則是通過窗口指導與再貸款的方式實施結構性政策。
比如,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引導金融機構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全力以赴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推動商業銀行增加對按揭貸款和房地產開發的支持、降低首付比例和按揭利率,等等。
再如,推動設立科技創新、普惠養老和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將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增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額度,等等。
從二季度例會和易綱行長表態看,這一政策思路還將在三季度延續。
央行重申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再次表示要用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和碳減排支持工具。央行還將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向住房消費、房地產市場、制造業、消費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供支持。
與一季度例會相比,此次例會新增了“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還新增了“推動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盡快落地,發揮好穩住經濟和助企紓困的政策效應”。對于后者,無論是國務院還是地方政府推出的一攬子措施,有關貨幣金融部分,其本質仍然是結構性政策。
上述結構性政策不可避免會增加相應主體的杠桿,而此次例會通稿去掉了“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內容,暫時為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加杠桿打開了空間。
下調政策利率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穩物價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這會限制降息的空間。
一季度例會甚至上年四季度例會均沒有提及物價或通脹問題,二季度例會則新增了三處相關內容,明顯更加重視通脹問題。一是在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中,新增了“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位運行”,突出了通脹風險;二是在對政策的總體要求中,新增了“統籌抓好穩就業和穩物價”;三是在有關中介目標內容之后、結構性政策工具之前,單列了一句“在國內糧食穩產增產、能源市場平穩運行的有利條件下,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央行對當前利率水平已較為滿意,這也限制了政策利率調整的可能。
6月27日,易綱在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約1-2%,銀行貸款利率約4-5%,同時債券和股票市場較為有效地運行。考慮到通脹水平,可以看出實際利率水平是相當低的,金融市場得以有效配置資源”。
6月2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1-4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4.39%,是有統計以來的低位,較2021年全年進一步下降了0.22個百分點。
LPR仍將是央行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重要抓手。此次例會不僅和一季度一樣,表示要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改革效能,還新增了發揮LPR的“指導作用”。此前,在2022年5月9日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與2020年9月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增刊《有序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均提到了LPR 的指導性作用。該“指導作用”意在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的下降。
目前看,LPR 繼續下降的市場動力不足,降準或可釋放出一定空間。今年以來,LPR兩次調整,第一次在1月20日,跟隨政策利率下調,1年期LPR下降幅度與政策利率相同、5年期則打了對折;第二次在5月20日,單獨針對5年期LPR,下降了15個基點,沒有調整一年期LPR,這次操作顯然是在央行窗口指導下進行的(5月15日央行下調了全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20個基點)。
降準窗口或在8、9月份
總量型工具仍然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工具籃子中。二季度例會延續了一季度例會的表述,“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易綱也明確表示“貨幣政策將繼續從總量上發力以支持經濟復蘇”。
總量政策還需要兼顧6月15日國常會提出的“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的要求。
如何在二者間做好平衡?這個尺寸的拿捏可能還得通過存款準備金與MLF的置換來實現,此舉不僅可以增加金融機構長期資金,也能降低法定存款準金率調降引起的震動,還能為LPR釋放出一定的下降空間。
截至6月,MLF余額達到49500億元,這部分資金需要向央行支付利息,其中,16,500億元的利率是2.85%,33000億元的利率是2.95%。截至5月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超過20萬億,央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的利率為1.62%、超額準備金利率為0.72%。
三季度將有13000億元MLF到期(利率均為2.95%),如果到期后通過等額發行對沖(新發行利率目前為2.85%),則資金成本僅下降10個基點;如果通過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加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高達8.1%)來置換,則可能每年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逾百億。
從具體到期日來看,7月15日到期1000億元、8月16日到期6000億元、9月15日到期6000億元。因此,8月和9月或將是較好的降準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