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美商
“每個人頭頂上都是一棟別墅。”當談論起發量問題,小米董事長雷軍曾在直播間如此表示。這句話雖略帶夸張,但很真實地道出了植發的現狀:植發價格很貴。
據植發機構雍禾醫療招股書顯示,雍禾醫療植發客單價達上萬元,毛利率高達74%。
國家衛健委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脫發人數已超2.5億,相當于每六人中就有一人脫發,其中男性約1.63億,女性約0.88億。
此外,隨著顏值經濟興起,擁有“高顱頂”的發型越來越深入求美者的內心,對發量的要求從「有頭發」的基礎要求變為了「多發量」的較高要求,進而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植發市場」消費潛力。
高昂的植發價格、可觀的毛利率、體量龐大的潛在植發需求是這個繁榮賽道的締造者,近幾年各個植發玩家更是“禿”出重圍,紛紛邁向IPO之路。
2021年,雍禾醫療成功登陸港交所上市,如今大麥植發接過了IPO接力棒,開始向IPO發起沖刺。
6月14日,證監會公布大麥植發的《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進度,目前進度已達接收材料階段。
據了解,大麥植發計劃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
雍禾醫療領跑,大麥植發后來居上?
鮮為人知的是,與拼醫生陣容的雍禾醫療不同,大麥拼技術實力,主以微針技術打造市場核心競爭力。
大麥植發分為兩種技術,無痕植發技術和微針植發技術。價格方面,無痕植發技術為10元一個單位,微針植發技術為13元一個單位。
關于微針植發特點,大麥以微創、無痕、損傷小為宣傳重點,著重強調安全性。據悉微針植發筆造成的創口則比傳統植發小約三分之一。由于創面較小,最快術后24小時即可沖洗。同時,微針植發筆植發的密度高20%至30%,又可360度旋轉以便一步精準種植。
目前,大麥植發的植發項目價格集中在4198-59893元區間,與客均單價達上萬元的雍禾醫療相比,并無明顯價格優勢。

大麥植發價格表
華福證券統計顯示,全國性民營醫療連鎖機構占據植發市場23.9%的市場份額。這一市場份額數據并不算高,可見植發醫療機構龍頭集中度較為分散,市場格局尚不明朗,而在植發醫療機構龍頭中,雍禾醫療、大麥植發、碧蓮盛植發、新生植發均表現不俗,堪稱頭部機構的“四大金剛”。
其中雍禾醫療表現最為突出,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20年,按照植發醫療產生的收入,以雍禾為代表的四家頭部連鎖專科植發機構共計獲得了23.9%的市場份額,其中雍禾以10.5%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大麥植發則以5%的市占率位居第二,這一市占率僅為雍禾醫療的一半,可見大麥植發若想彎道超車,奪得第一的頭銜并不容易。
被消費者指出存“幽靈手術”之嫌:術前“小甜甜”,術后“牛夫人”?
天下美商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發現,2022年6月,消費者針對手術過程、售后問題發起對大麥植發的投訴,要求處罰大麥植發并賠償消費者2.98萬元。

黑貓投訴
在投訴內容中,消費者提到了大麥植發存在“幽靈手術”的情況。
何為“幽靈手術”?
在業界,“幽靈手術”是指在整形手術過程中,原本應當負責的主刀醫生被調換成其他醫生代為操作。“幽靈手術”如同把消費者置于萬丈深淵的邊緣,不幸遇上的患者輕則達不到預期效果、重則毀容,甚至喪命。
除了事件陳述,消費者還列出通話錄音、醫生資質截圖、植發效果等資料加以佐證,截止發稿前,目前這一進程只停留在商家(大麥植發)已受理階段,這一投訴進程未顯示「已完成」字眼,可見大麥植發和消費者并未得到妥善協商。
針對此事的真實性以及具體的處理進度,天下美商記者以郵件和電話方式聯系大麥植發,截止發稿前,均未收到任何回復。
無獨有偶,大麥植發的服務問題在今年四月份被中國消費者報“點名”。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大麥微針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剃掉其后腦勺大面積頭發,導致消費者無法正常從事工作。
據了解,該消費者職業是一名主播,因為頭發被剃,根本無法完成工作,最后只能辭掉做了一年半的工作。
針對此事,大麥微針表示,可以給消費者免費植發際線,并賠償其離職十多天的薪資大約3000元,但中國消費者報表示,截至4月15日,該消費者仍未拿到賠償。
此外,天下美商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去詢問大麥植發的植發毛囊存活率問題時,客服和對接醫生宣傳口徑并不一致,可見植發存活率到底能控制在多少這一問題上,大麥植發并不能給消費者吃一顆“定心丸”。

大麥植發關于植發毛囊存活率的回復
不夸張的說,服務投訴問題就像埋在植發行業等服務行業的“定時炸彈”,處理得好,萬物繁榮,處理不好,寸草不生。而對機構而言,面對這一問題的態度,術前“小甜甜”,術后“牛夫人”的態度更不是經營機構的明智之舉。
對類似大麥植發的大型連鎖機構而言,客訴問題一旦處理不好深陷輿論危機,品牌影響力將受到重創,進而影響企業營收。
關于IPO,值得注意的是,據悉今年三月份,同在植發賽道分“蛋糕”的碧蓮盛植發執行總裁師曉炯表示,目前公司上市融資計劃穩步推進中。可見最終“植發第二股”到底是花落“大麥”還是花落“碧蓮盛”,仍是懸念。
聲明: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天下美商不對因采納本文信息而產生的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版權:搜揚天下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