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本輪自2020年開始的大宗商品牛市可能已經結束?!鄙虾d撀撗芯繂T李爽近日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2020年4月以來,受益于經濟復蘇和需求改善,大宗商品開啟了一輪牛市。今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后,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更是進一步擴大。
但今年6月以來,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席卷大宗商品市場,原油、農產品、有色金屬等商品市場價格均開始出現明顯回調。
能源方面,WTI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從6月上旬的124美元/桶一路下跌至本月下旬的102美元/桶附近,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從125美元/桶最低跌至105美元/桶,隨后油價略有回升。
截至6月29日上午10時,WTI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為11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113美元/桶,均較月內高點跌去約一成。
有色金屬產品價格也出現了較大下跌。其中,銅、鋅、鋁、錫等金屬國際期貨價格分別在6月下旬觸及年內新低。
今年第二季度,彭博工業金屬指數下跌了25%,是近14年來最糟糕的季度表現。
截至6月28日收盤,LME銅價報收8397美元/噸,較月初下跌11%;LME鋅報收3356美元/噸,較月初下跌14.3%;LME鋁報收2486美元/噸,較月初下跌11%。
國際農產品價格同樣大幅走低。上周彭博農業指數下跌超7%,創下2011年以來的單周最大跌幅。
截至6月28日,美國小麥期貨價格已較月初下跌15.3%、美國玉米期貨價格下跌12.9%、美國大豆期貨價格下跌13.4%。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高級中國經濟學家郝航緯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反映出人們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
郝航緯表示,“盡管需求前景看起來黯淡,但要稱大宗商品價格的拐點來臨還為時尚早。”因為供應方面的限制尚未完全緩解,尤其是能源和食品供應方面。
李爽也認為,雖然牛市可能已經結束,但短期內受通脹、俄烏沖突以及供應鏈擾動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很難馬上進入下行通道,而是可能會在高位徘徊一段時間。
“尤其是俄烏沖突后,相關的油氣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未來,仍需觀察美聯儲加息縮表的節奏,以及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博弈的結果。”李爽稱。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油、氣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攀升。一時間內,俄烏沖突甚至成為影響諸多商品價格和市場情緒的首要因素。
《巴倫周刊》報道稱,亞德尼研究公司(YardeniResearch)總裁兼首席投資策略師愛德華?亞德尼(Ed Yardeni)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地緣政治局勢仍在不斷變化,大宗商品價格依舊十分不穩定。若局勢進一步改變,能源和農產品價格可能會再次經歷上漲。
對于未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如何,李爽表示,從長期視角來看,美聯儲加息會抑制全球需求,全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會降低。短期內,大宗商品走勢較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博弈的走勢。
他指出,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油氣價格大漲,直接推升了歐洲民眾的生活成本,引發了當地群眾諸多不滿。在下半年采暖季到來之前,俄烏沖突矛盾緩和的可能性較大,油氣等商品價格的供需矛盾因此會緩解。
同時,從歐美PMI變化以及銅油價格之比等表現出來的經濟信號來看,歐美經濟即將迎來滯脹或已陷入滯脹。李爽預計,下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頂點將會由此形成。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對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則持更為樂觀的態度,該分析機構預計,目前大宗商品的價格尚未達到頂峰。
彭博社近日報道稱,杰弗里·柯里(Jeffrey Currie)等高盛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當經濟衰退的時間足夠長時,大宗商品的需求會下降,價格也會隨著下降?!叭欢?,我們還沒有達到那種狀態,當前經濟增長等只是在放緩,而不是徹底下降。”報告中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