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燃次元 陶 淘
編輯|曹 楊
繼雪梨、薇婭、辛巴等頭部主播頻繁“翻車”之后,曾經依賴于網紅直播帶貨的商家們,走上了店播之路。
店播,顧名思義,即品牌官方在自己的直播間展開直播帶貨的行為。2020年直播帶貨大火,但彼時,店播業務,還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階段。36氪未來消費報道,2019年、2020年,抖音品牌商(即店播)在直播帶貨中的比例分別為16-17%和30%,占比并不算高。
然而,到了2021年下半年,店播卻迅速成為了直播帶貨場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抖音數據顯示,2021年,抖音店播在所有電商直播中的占比達到了58%左右,同比增長近100%。
“店播的興起多少是因為達人直播的坑太多。”百田森鞋業(以下簡稱“百田森”)品牌負責人蕭先生談到,高昂的坑位費、高額的傭金,以及與達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等因素,讓很多商家成為了“韭菜”。
百田森也曾經是“韭菜”中的一員,而為了盡早降低損耗,2021年7月29日,百田森開啟了店播。
珍珠品牌Z早于百田森一個月在抖音和快手開啟了店播業務,其直播負責人蘆笛透露,頭部帶貨主播狀況頻出后,達人直播的數據就開始變得極其不穩定。
“帶貨數據不好,庫存就會大量積壓。此時,不僅銷量跟不上,和主播合作的風險也會隨之大幅提升。”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品牌Z在半年內將店播的比例從10%大幅度提升到了80%。
在直播業務中,大幅提高店播占比的還有預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園。燃財經了解到,從2020年10月開始做直播的珍味小梅園,如今的品牌店播與達人直播比例,已經調整到了8:2左右。
然而,盡管店播看似熱鬧,但對于商家而言,作為電商直播行業的后來者和業余選手,在直播賽道上想與達人分得一杯羹,著實不易。
“宣發與運營成本,是壓在許多品牌肩頭一座難以移走的大山。”蘆笛告訴燃財經,冷啟動階段品牌Z先后在抖音、快手這兩大平臺上的流量投放比例,大約占到了GMV(總銷售額)的15%。珍味小梅園的負責人阿贊直言,其早期的流量投放資金更是高達七位數。
除此之外,消費者對店播相對單一的產品類型容易產生的審美疲勞,也是商家面臨的難以突破的困境。
以最近爆火的東方甄選賬號的數據為例,據抖怪獸數據顯示,6月21日至6月27日,東方甄選直播帶貨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從6月21日的174件下降到了6月27日的132件,其中6月26日最低值為110件。
就直播觀看人數而言,東方甄選自6月21日起至6月27日,最高看播量1977.1萬人次,最低1083.1萬人次,近乎減半。
圖/東方甄選帶貨數據,來源/抖怪獸數據 燃財經截圖
圖/東方甄選觀看人次數據,來源/抖怪獸數據 燃財經截圖
不過,盡管達人直播已經逐漸被不少商家邊緣化,從業內人士看來,店播想要撐起電商直播行業的未來,還任重道遠。
實際上,店播之外,在此之前,虛擬主播也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但中小商家顯然對此心存顧忌。
蘆笛此前便曾尋求與一家業內做虛擬主播技術頂尖的公司合作,不過,他表示,“目前的虛擬人主播發展還在初期階段,尚未成熟,無論是技術,還是帶貨能力,都和真人之間有差異。所以,我們暫時還在觀望。”
“不可否認的是,直播電商發展到今天,生態越來越豐富,達人主播退潮后,店播也好,虛擬主播也好,都處于摸索階段,前期會產生大幅的試錯成本,都有待平臺和商家共同探索和成長。”一位業內人業對燃財經表示,店播和虛擬主播,各有優劣,誰將成為接下來直播電商的主流,很難判定。“未來的直播生態,更可能是各顯神通。”
01 商家發力店播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入場店播。
淘寶直播的數據顯示,2021年,大牌美妝的開播比例已經高達9成,其中甚至不泛DIOR、華倫天奴美妝、Charlotte Tilbury、KENZO等知名品牌。
同比增加的還有店播的營收。
淘寶直播此前發布的今年天貓“618”開場數據,品牌店鋪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長超100%。截至6月1日上午11點,成交超千萬元的店鋪直播間數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
飛瓜數據顯示,抖音在“618”好物節期間也表現不俗。
阿迪達斯、WHOO后和FILA斐樂為品牌排行榜前三名。以阿迪達斯為例,其品牌近一個月銷售額4.9億元,其中預估銷售額最高的直播間為「adidas官方旗艦店」,近30天預估銷售額為1.7億元,占比為34%;其次是adidas女子、adidas兒童和交個朋友直播間。
熱衷于戶外運動的愛麗絲就告訴燃財經,自從她酷愛的運動品牌有了店播之后,愛麗絲就成為了該品牌直播間的死忠粉,“比如,今年‘618’期間,我的戶外運動套裝,都是在直播間買的,視頻各個角度的效果要比圖文更形象,而且是自己的目標品牌,購物效率比較高。”
此前,在達人直播一統天下的時期,愛麗絲只會偶爾進直播間隨意逛逛,不會下單,“因為達人直播間的品類很多,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商品何時才會輪到,就不會特意進直播間購買。”
圖/阿迪達斯和Teenie Weenie的抖音直播間,來源/抖音 燃財經截圖
網友林芝也對燃財經表示,“店播的樂趣在于不用像達人直播間那樣蹲點,久等自己想買的產品出現。看喜歡品牌的直播內容可以紓解壓力,尤其是服裝類的品牌,就像我看Teenie Weenie,即便不買,看著也有一種‘望梅止渴’的感覺。”
林芝還談到,除了Teenie Weenie,她最近還經常會逛的直播間,基本都是品牌自播的直播間。“首先,店播價格不比達人直播間貴;另外,達人直播的一個特點在于有自己的風格,而現在,不少精耕細作的品牌店播,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因此,林芝有時候會把店播當作一個人吃飯時用來放松的BGM。
用戶對店播模式一定程度的肯定,成為了商家發力店播的動力之一。
更主要的,是因為店播還存在著諸多優勢。
比如,店播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來安排上播率,一天12個小時連續播放,更好地觸達直播間粉絲,搶占消費者的心智。“尤其對于我們這樣的預制菜品牌來說,各品牌的產品差異度相對不算太大,除了在生產端做好產品之外,多曝光也是非常關鍵的。”阿贊對燃財經表示。
平臺的扶持也成為了商家加碼布局店播、培育私域流量的其中一個因素。
據悉,包括抖音、快手在內的短視頻平臺紛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店播扶持。早在2021年4月,抖音就對商家推出了“幫助1000個商家實現年銷破億元”。今年僅“618”大促,快手平臺就給商家店播提供了百億流量的扶持。
因此,目前,珍味小梅園就加大了店播的比例,店播與達人直播比例上升到了8:2。
為了建立起直播間,各品牌都在抖音、快手等做了一些流量投放。
珍味小梅園投入了大量資金之后,投放流量與自然流量之間的比例上升到了4:6。為了吸引粉絲,在冷啟動期間,他們的產品折扣低至六折。
在店播的頭幾個月,蕭先生也在抖音前期投放了不小的資金。蕭先生介紹,投放之后,百田森的投放流量達到20%左右,銷售數據也好看了一些。
直播間硬件的置備,也是前期準備不可或缺的。在具體的布局方面,蘆笛表示,他們購買了背景板、專業攝像機、音響設備、麥克風等,一應俱全。
招募到優質的直播間人才,也是店播能取勝的關鍵。
為此,品牌Z在每個直播間招募了高素質的2位主播,并且聘用了2位負責從事人員對接、調度、策劃等相關工作的幕后人士,他們大多來自大廠,有助于店播的專業化運作。
02 苦達人直播久矣
盡管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嘗試店播,但在商家逃離之前,達人直播曾紅極一時。
做過很多年線下鞋業品牌推廣的蕭先生,至今依然清楚地記得,2019年第一次和 “快手一哥”辛巴合作時,直播間的銷售數據給他帶來的震撼。“短短幾秒鐘的時間,成交單數就已經破萬,GMV更是達到了千萬元,這與傳統電商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昔日,達人直播相比商家自運營直播間,有著諸多的優勢。
“達人直播作為先入局者,在直播行業中更熟稔產業鏈;達人直播間的巨型流量保證了產品的高曝光率與高GMV;達人直播間品類多,消費者在直播間容易停留較長時間,易被種草;達人主播相對不易跳槽,這種穩定性能一定程度為其合作品牌的質量背書。”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對燃財經表示。
然而如今,電商直播行業從藍海變成紅海,有著較多的經驗可循,達人直播很難再維持其運營的“獨家秘訣”,這也為店播的發展創造了可能。
“對于第一撥紅遍大江南北的主播來說,他們也是有生物周期的,帶貨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流量也會因此降低。”莊帥談到。尤其是一些當紅達人主播如薇婭等淡出之后,下一撥頭部達人尚未冒出,達人直播多少有幾分青黃不接之勢。
這些都是商家轉戰店播的原因之一。
更主要的是,在過去的幾年間,品牌商“苦達人直播久矣”。
蕭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從接觸到達人主播后,蕭先生就計劃將抖音、快手等平臺作為品牌推廣和產品銷售的主要渠道,但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品牌連續兩年踩了達人帶貨和代運營機構的坑。
“一方面,達人直播信息、數據不透明,粉絲、銷量刷量現象成‘常態’。另一方面,達人直播間坑位費黑產混亂叢生。”蕭先生直言,品牌通過七、八萬元坑位費搶到的達人直播間名額,實際上只需1萬元,高價是幾經黃牛轉手而來的。除此之外,達人直播昂貴的傭金,占據整體GMV的20%。
據《財經天下》報道,一份業內流傳的“中介機構避坑表”中,有超200戶商家敘述了自己被MCN機構、網紅達人們“坑騙”的經歷。
而即使擠進了達人直播間,上播率也很難得到保障。
“達人直播有著上播的局限性,即上播率的限制。如一個月或一周只能上一場,這種情況下,在達人直播間就只能上新品。”阿贊表示。
對于上述幾家品牌來說,他們之所以加碼店播,正是因為達人直播間高昂的坑位費、傭金與產品的低頻曝光率。
更重要的是,達人人設的塌房,更是給商家帶來了巨額的損失。
去年年底,部分網紅的負面新聞,也使得與頭部達人重倉合作的品牌Z,產品銷售數據忽上忽下,并出現了貨品庫存大量積壓的情況。
“曾經,我們達人直播比例達到了90%;如今,我們開始大幅度加碼店播,也是為了降低庫存積壓的風險。”蘆笛表示。
而在蘆笛看來,當前火熱的代播機構同樣難以撐起電商直播市場。
代播機構指的是為品牌直播時提供運營、主播、場地等服務的直播服務商。在直播三要素:人、貨、場負責人和場。但其與達人直播的不同之處在于,代播機構打的是品牌方的名號,并且主播也沒有一定的粉絲量與知名度。
據蕭先生透露,在與達人合作失利之后,他曾短暫與代播機構合作,但再次遭遇了滑鐵盧。
“當時我們覺得,至少相對于商家而言,代播機構會專業一些。”蕭先生表示,然而,令他頗為驚訝的是,百田森早期和代播機構合作時,一個月4萬多元的費用,業績產出居然為零。“這讓我逐漸意識到,代播機構實則是一種比較雞肋的存在,專業度不足。畢竟,如果水準足夠,就會選擇做達人直播,而不是給別人做嫁衣了。”
03 店播或成直播帶貨趨勢?
在達人直播和代播機構頻頻翻車后,店播或許是商家一條相對可行的路徑。
直播銷售額相對穩定、直播數據透明、產品上播率高、沒有高額坑位費對利潤空間的擠壓……對于商家而言,店播相對于達人直播,優勢不一而足。
不過,對于大多數布局店播的商家來說,想要真正玩轉店播,還極具挑戰。這種挑戰性,首先體現在各個階段耗費的資金。
在店播的冷啟動階段,對于包括品牌Z在內的所有商家來說,每個直播間搭建的硬件設備,需要的花費不少于5萬元。
相比小額的直播間硬件支出,更大的負擔來自流量投放。
在店播的頭幾個月,阿贊和蕭先生也在抖音前期投放了大量的資金。尤其是珍味小梅園,據阿贊介紹,他們的資金投放達到了七位數。
“品牌Z最初大概花費了GMV中15%的資金用于快手投放。”蘆笛介紹,相較于抖音,快手更需要流量投放,“因為快手是典型的‘老鐵’文化,以主播IP為主,公域流量標簽雖然不如抖音清晰,但私域流量更集中一些。”
硬件設備與流量投放之外,人力成本更是成為店播的主要支出。因此,優秀的主播或專業的團隊也成為了店播擲重金的一部分。
“我們每位主播每月的收入大概是2-3萬元,比同行平均水平要高一些。”蘆笛介紹,“對于有著一定行業準入門檻的中控人員,我們一般都會給出3-4萬元的月薪。這樣一來,一個直播間2位主播、2位中控,每個月我們會付出12-13萬元的成本。”
燃財經了解到,由于直播間的硬件投入、人力支出加上流量投放等費用,品牌Z在剛做店播的頭幾個月,只獲得了微薄的利潤。“微薄利潤都是不錯的收益,這還得益于前兩年我們的淘寶直播經驗。更多商家在早期都是虧損的。”蘆笛直言。
人員流動性高和主播的直播積極性不足,是商家面臨的第二大挑戰。
莊帥就對燃財經表示,“店播的主播由于收入與達人相比,依然微不足道,因此流失率相對較高,這也會影響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度。另外,店播的主播是打工人,而達人多半是有股權的老板,直播間收入與個人收入緊密相關,因此,后者直播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蘆笛就是注意到了這一點,才給出了主播高于同行的收入,來盡可能維持主播人員的穩定性。
也正是基于此,蕭先生則總結出了一套降低主播流動性的經驗之道。“我覺得主播的流失更大原因可能是沒有足夠的上升通道。我們逐漸將外部招募主播的機制,改為內部招募,包括招募線下導購、店長等,給他們提供培訓、晉升的空間。”
就這樣,通過內部選拔機制和專業化的培訓,百田森鞋業培養了一批優質主播,不僅能夠將產品的特性闡明,還有著高昂的直播激情,店播數據也自然有所提高。
珍味小梅園則是通過建立直播間的賽馬機制,來提升主播積極性與產品銷售額的。即,對GMV、粉絲量高的直播間加大運營、主播、客服團隊等相關人力的投入,從而充分調動直播間的積極性,激發每一個直播間的潛能。“有競爭,才會有持續地成長。”阿贊表示。
不過,店播面臨的困境,還不止于此。
杭州某數據分析企業的一位電商分析師Rusky認為,店播的不足,在于商品品類的垂直性使之難獲流量,更難沉淀用戶。“店播業務就如同‘王婆賣瓜’,用戶極易對內容產生審美疲勞。”
蕭先生補充道,店播要想脫穎而出,關鍵還要靠差異化、吸引人的內容來獲客。與此同時,還要注意直播受眾與下單客群之間的高匹配度,而不是噱頭。
但即便如此,哪怕對于知名品牌或者老牌企業來說,店播的熱度從巔峰直瀉而下,仿佛也是在朝夕之間。“一家自播的品牌店有了話題度之后,進去逛逛,下個單,主要是圖個新鮮,如果不是這個品牌的重度愛好者,或者粉上了該品牌的主播,一般很難持續關注。”一位抖音重度用戶表示。
也正因為如此,盡管在不斷發力店播,但像珍味小梅園、品牌Z等品牌,都沒有完全放棄與達人的合作,達人帶貨的GMV也占據著整體GMV的20%。
除此之外,燃財經了解到,在垂類帶貨主播里,腰部主播的力量不可忽視。“與我們有合作的‘天宮院小吃’、‘張喜喜’、‘小貝餓了’等,這些百萬量級的食品主播,用戶進入直播間的活躍度更高、消費目的性也更強,因此轉化率很可能高于綜合類頭部達人。”阿贊透露。
或許,正如Rusky所說,頭部網紅頻“翻車”后,商家布局店播已是毋庸置疑,但輔之以精準達人的內容直播,或是電商直播未來趨勢。
參考資料:
《抖音商家直播,沒想象中賺錢》,36氪未來消費;
《聚劃算直播賣法升級,618合作品牌店播場均成交超千萬》,南早網;
《中小商家,逃離直播電商》,AI財經社。
*文中蘆笛、阿贊、Rusky、愛麗絲、林芝為化名;品牌Z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