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彭新
隨著NFT、在線購物等相關話題在海外的不斷走紅,社交媒體平臺Twitter也正加大對金融科技、電商的投入,積極挖掘跨境支付、在線購物等相關領域的新機會。
Twitter大中華區電商和金融行業總監王薦懿(Erika Wang)近日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稱,Twitter上的話題和討論是金融科技需求發展的重要推力,能夠幫助品牌在本地取得更多成功。同時,Twitter已開始對電商和購物方面的產品和功能進行探索,希望能讓用戶更好地在Twitter上進行購物。
當下,廣告仍是Twitter的主要收入來源。2022年一季度,Twitter營收為12億美元,其中11.1億美元為廣告收入。2018年至2021年,Twitter全年總收入分別為30.4億美元、34.6億美元、37.2億美元和50.8億美元,廣告收入占比分別是86%、86.5%、86.3%和88.7%。
王薦懿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Twitter 2021年的所有話題中,金融相關討論增量排名第一。通常人們會認為電影、電視相關的娛樂性話題在Twitter上更受歡迎,然而數據顯示,在美國地區,金融相關的討論是電視、電影討論量總和的1.7倍。若細分來看,NFT相關的話題討論量,甚至比疫情期間熱門的“居家辦公”話題還要多出17倍。
海外數字經濟的逐年增長,也與Twitter話題熱度并駕齊驅。王薦懿表示,Twitter通過調研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數字銀行的需求正日益增長。其中,數字銀行用戶已年均增長16%,但仍有71%的用戶尚未使用數字銀行。從增量角度來看,海外市場仍然是金融機構的一片藍海。
Twitter數據顯示,在未來半年內考慮使用數字銀行的人中,Twitter用戶相較于非用戶要高出27%。而在銀行各項服務之中,Twitter用戶最看重可靠的移動應用的比例高出了50%。
“然而在當下,他們所期望的服務并不是很普及,所以對于有意進行金融技術或金融服務出海的中國品牌,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王薦懿說。
去年4月,Twitter開放專業版賬號(Twitter for Professionals),讓企業、非營利組織、出版商與創作者將其業務進駐Twitter,提供如信箱、電話、地址、營業時間等新功能設定,借助專屬賬號主頁向公眾直接展示品牌、產品及服務的亮點內容。專業版賬號用戶除了可以追蹤Twitter使用者的流量及有興趣的內容外,也能了解如何促成商業變現,被視為Twitter向內容變現和社交電商走出的一大步。
隨后,Twitter還推出了Twitter商店等功能,并在今年6月宣布與獨立電商建站服務平臺Shopify合作,讓后者的商戶能夠更好地通過Twitter達成銷量轉化。
王薦懿稱,跨境電商行業中,社交電商的興起已有明顯趨勢,人們的線上購物開始更多地被社交和體驗所驅動。僅東南亞地區,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就有5300萬條與購物有關的推文,增長率達到了36%。
她強調,在“社交電商”大類之下,不同的媒體上社交電商的表現形式也有明確的區別。Twitter對電商相關產品功能的探索,都基于對平臺用戶的需求和特色洞察。目前Twitter平臺針對社交電商和購物的討論,也成為Twitter自身發展的參考。
對于Twitter社交電商功能的演進,王薦懿稱,Twitter正在嘗試直播購物,此外還有品牌選購區,允許品牌集中展示與直播內容相關的所有產品。在觀察到品牌對DTC(Direct to Customers)的需求后,Twitter還優化了過去的網頁解決方案,推出了新的廣告產品——網站訪問量優化(Site Visits Optimization,SVO)工具,幫助廣告主精準地觸達受眾。
盡管海外數字金融、電商需求巨大,但跨境支付領域中國品牌出海仍存在諸多挑戰。王薦懿提醒,因為涉及到外匯和跨境結算,討論中國跨境支付和跨境電商出海時,合規性是第一個門檻。
因金融牌照給予品牌的權力存在國界的限制,Twitter認為無論品牌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的目標市場,獲得牌照并在監管下合規運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市場對支付場景和需求有所不同,如歐美市場信用付款體系已非常成熟,中東市場的消費者對于現金支付、貨到付款這樣的模式接受度會更高,因此,對于跨境支付和電商品牌而言,加深對目標市場環境的理解至關重要。